国际学术信息服务公司“科睿唯安”9月22日公布了被视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引用荣誉奖”的 16名获奖研究人员。其中包括可能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岸本忠三和平野俊夫,可能获得化学奖的泽本光男共3名日本研究人员。这16人中,除日本外,美国有9人入选,法国、意大利、韩国和新加坡各有一人入选。
白细胞介素‐6的研究
大阪大学免疫学前沿研究中心教授岸本忠三与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理事长兼大阪大学名誉教授平野俊夫的获奖理由是:通过发现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白细胞介素‐6”(一种细胞因子)并明确其重要作用,为很多药品的开发做出了贡献。利用二人的研究成果开发的治疗药物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卡斯尔曼氏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成为可能。
中部大学先端研究中心教授兼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泽本光男的获奖理由是:发现并开发了利用金属催化剂制作名为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通过开发能精确控制聚合反应的方法,对很多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岸本和平野二人的成就以开发此前尚无治疗方法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而闻名,但科睿唯安日本公司强调两人的论文对后来急剧增加的众多“白细胞介素‐6”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从逐年增加的“白细胞介素‐6”相关论文可以看出,以免疫学这个基础研究领域为首,“白细胞介素‐6”的研究还扩展到了药学和药理学及医学研究等多种应用研究领域。
(图片由科睿唯安日本提供)
还具备预防新冠病毒重症化的效果
在科睿唯安日本公司当天举办的在线记者发布会上,岸本介绍说,海外的研究人员报告了“白细胞介素‐6”可在预防新冠病毒患者重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最近研究成果。另外,平野也强调了自己发现白细胞介素-6在慢性炎症中发挥核心作用的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同时表示:“今后将探索早期发现慢性炎症的检测技术,为实现健康长寿的社会做贡献”,对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充满期待和热情。
岸本介绍“白细胞介素‐6”可在预防新冠病毒患者重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科睿唯安日本公司提供的视频截图)
平野俊夫介绍了研究成果的意义和对未来的研究进展的期待(科睿唯安日本公司提供的视频截图)
有望提高锂电池的性能
泽本光男的研究成就对很多领域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样可以从大量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的图中看出来。他于1995年发表的论文后来不断被其他研究人员引用,截至2021年,仅一级引用次数就达到2,868次。二级引用进一步扩大,截至2021年合计达到18.0659万次。从引用的论文中也可以看出来,影响的领域正在扩大。在一级被引论文领域,聚合物科学(高分子科学)占73.7%,但在二级被引论文中这个比例下降至46.5%,而材料科学和纳米化学等应用领域的论文增加。这表明,随着可以精确控制聚合反应,能生成研究人员想要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被开发出来,应用范围从一般的材料科学领域扩大到了医学和生物学领域。
(图片由科睿唯安日本提供)
在记者发布会上,泽本就今后的应用领域表示:“希望能为可持续发展社会所需的可持续材料开发做出重要贡献”。对在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领域的应用期待尤其高,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被认为能提高已广泛用作手机、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内置电池,而且随着纯电动汽车(EV)的普及需求势必会爆发性增长的锂电池的性能。
泽本光男对研究成果的未来应用寄予期待(科睿唯安日本公司提供的视频截图)
甄选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科睿唯安从2002年开始在诺奖人选确定前公布“引用荣誉奖”的获奖名单。选拔获奖人员时采用以该公司的学术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为基础,从被其他论文引用的次数(被引次数)尤其多的研究人员中评选出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获得诺奖的研究人员的方法。自1970年以来,在“Web of Science”发表的约5,200万篇论文和会议记录中,被引用2,000次以上的只有6,500篇(0.01%)。该奖评选方法的特点是,不单单重视首先从过去30多年发表的论文中选出被引用次数达2,000次以上的重要论文的作者这种定量方法。还会考虑这些研究人员是否是研究成果的主要发现者、是否获得过其他有力奖项,以及研究领域是否是过去的诺奖得主预测的今后可能成为诺奖获奖对象的重点领域。首先分别在医学·生理学、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领域锁定三个重点领域,然后评选在各个领域做出最大贡献的1~3个人成为每年的获奖者。
基于论文被引次数多是衡量论文价值的重要指标这一观点比较个人、研究机构以及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能力的尝试非常普遍。该机构发布的中国的研究能力正在逼近长期位居榜首的美国的分析结果最近广受关注,但光凭论文被引次数多的事实还无法断定这项研究成果就是原创的,并且很有希望为产业等做出社会贡献。
引用荣誉奖的评选方法的特点是,不仅是论文被引次数这种定量比较法,还采取自主分析的定性法。自2002年以来,获得引用荣誉奖的376人大部分是美国的研究人员。日本获奖者包括今年的3人在内共31人,相对比较多。不过,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的获奖者比较少。此前的获奖者中共有59人获得诺奖。其中日本为4人,分别为山中伸弥(2012年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村修二(2014年物理学奖,现为美国籍)、大隅良典(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本庶佑(2018年生理学或医学奖)。
日文:小岩井忠道(科学记者)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相关链接】
科睿唯安日本“发布2021年科睿唯安‘引用荣誉奖’的获奖者”
【相关报道】
2021年08月27日「【人物】将研究的精髓带入医学——岸本忠三(上)」
2021年09月07日「【人物】将研究的精髓带入医学——岸本忠三(下)」
2021年09月08日「THE发布世界大学排行:“新冠病毒”的研究,让中国大学提高排名」
2021年08月20日「中国在高影响力论文中排名第一,被引次数位于前10%的论文超过美国」
2020年06月02日「【日本人与诺贝尔奖】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为人类带来白色照明——中村修二」
2019年07月31日「日本研究力下滑,诺奖教授山中伸弥撰文敲警钟」
2018年10月03日「【独家】本庶佑故事:思想自由驰骋、治学鸡蛋里挑骨头」
2018年10月02日「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京都大学本庶 佑教授和美国德州大学James P. Allison教授」
2017年06月29日「诺贝尔奖与日本人(2):获奖时间大为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