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首页
科学研究
生物医药
化学材料
机械/机器人
电子电气
汽车与运输
信息通信
能源环境
抗灾救灾
海洋宇宙
建筑与城市
科学家访谈
宏观政策与科学奖
农林牧渔
教育留学
高等教育
产学研合作
留学政策
留学生活
科技交流
科技交流
链接集
公共团体 财团法人
政府关联机构
日语学校一览
日本高等教育机构
ARCHIVE
关于我们
订阅邮件杂志
>
科学研究
>
能源环境
能源环境
南极藻类使用红外线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不浪费阳光
如何实现光明富足的零排放社会?(八)从大气中直接回收CO2对2050年实现脱碳至关重要
【用二氧化碳制造有用物质实现低碳社会】“生物制造”引领的低碳社会
“Catena-X”启动,企业间数据合作实现汽车脱碳
如何实现光明富足的零排放社会(七)信息社会的发展与能源消耗
冈山大学等开发榨木技术,提高木质生物质燃料的制造效率
产综研开发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智能手机稀有金属的高效回收
日本产综所与大赛璐通过混合两种离子液体,开发出可回收大气中稀薄CO2的分离膜
如何实现光明富足的零排放社会?(六)开发取得进展的各种蓄电技术
日本首个利用微波进行化学回收的大型通用实验设备完成,实现废塑料的资源化
“若维持现状,本世纪末将上升2.8℃”,UNEP于COP27召开前表明危机感
利用岩石风化回收二氧化碳,在北海道开展矿林联动实验
如何与遍布世界的毒物相处?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举办特别展
如何实现光明富足的零排放社会?(五)作为电力贮藏系统的“新型抽水蓄能发电”
JAMSTEC等在汤加大规模火山喷发中确认“佩克利斯波”,证明85年前提出的共振实际存在
如何实现光明富足的零排放社会?(四)2050年的电源构成方案
如何实现光明富足的零排放社会?(三)利用生物质挑战脱碳化
東京大学野口贵文教授:推进白碳业务,用混凝土吸收CO2
JAMSTEC发现印度洋偶极子现象的一个触发因素
彻底分解市售聚酯——减少塑料垃圾,挑战创造新材料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
生物医药
化学材料
机械/机器人
电子电气
汽车与运输
信息通信
能源环境
抗灾防灾
海洋宇宙
建筑与城市
科学家访谈
宏观政策与科学奖
农林牧渔
国际交流
专题报道
链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