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PM2.5中的“黑碳”成分增加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风险上升——日本分析4万余名患者数据得出结论

2025年09月30日 能源环境

既有研究指出,PM2.5可能参与了呼吸道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甚至癌症的发病过程,但对于PM2.5中所含的哪种粒子与何种疾病存在关联,此前并不十分清楚。

日本樱十字八代康复医院的小岛淳副院长(熊本大学客座教授)、东邦大学医学部的道川武纮副教授、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国立环境研究所的高见昭宪研究员、吉野彩子主任研究员等人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7个都府县的观测数据与一般社团法人日本循环器学会的“循环系统疾病诊疗实况调查(JROAD)”数据,揭示了若PM2.5中约占3%的黑碳含量增加,会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塞发病风险。小岛副院长表示:“虽然此前已有PM2.5危害健康的说法,但具体是什么成分有何危害呢?本次研究发现,仅占构成成分3%的黑碳会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今后,将通过验证PM2.5各成分对健康的影响,将获得的知识应用于政策制定等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期刊《Communications Medicine》上。

title

左起为国立环境研究所的吉野彩子主任研究员、高见昭宪研究员、樱十字八代康复医院的小岛淳副院长、东邦大学医学部的道川武纮副教授(供图:科学新闻社)

本研究使用的PM2.5和成分数据,采用了日本环境省在全国10个地点设置的大气气溶胶化学成分连续分析装置中,采用了北海道、新潟、东京、爱知、大阪、兵库、福冈7个地点所采集的观测数据。此外,研究团队从JROAD中登记的、2017年4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因急性心肌梗死在日本国内828家医院住院的10万2233名患者中,按40岁以上、居住于研究对象地区、非紧急入院等条件进行筛选后,将4万4232人确定为分析对象。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当日及前一日的PM2.5总浓度每立方米上升7.9微克时,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就会上升2.4%。即便经过其他大气污染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光化学氧化剂)等因素的校正后,结果也基本保持一致。

此外,按构成成分进行分析后发现,入院前一日与当日的黑碳浓度每上升0.3微克,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就上升2.75%,即便经过其他成分校正后,相关性仍持续存在。另一方面,针对水溶性有机化合物、硝酸根离子及硫酸根离子未观察到明确的关联。道川副教授表示:“目前已知当黑碳浓度增加到1微克左右时,风险会按该比例同步上升。但由于黑碳原本的含量就较少,当浓度出现10倍这类极端增长时会产生何种影响,目前尚不清楚。”

日本PM2.5的环境基准为年平均值15微克、日平均值35微克,2015年以来的实际浓度持续低于这一基准。吉野主任研究员表示:“虽然中国的排放量减少产生的影响很大,但黑碳无法扩散至日本境内,所以需要考虑日本国内的排放源。”高见昭宪研究员表示:“日本在制定环境基准时,已规定会根据需要进行修订。此次的数据也将纳入参考,交由环境省审议。”

原文:《科学新闻》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论文信息】
期刊:Communications Medicine
论文:Components of particulate matter as 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DOI:10.1038/s43856-025-01095-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