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nac Holdings与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科从2024年起,便开始了以硅晶圆制造过程中的废弃物(硅渣)和二氧化碳(CO₂)为原料制造碳化硅(SiC)粉末,用作功率半导体SiC单晶生长原料的基础研究,目前基础研究已完成,双方正式启动了面向实际应用的全面研究。该技术实用化后,SiC功率半导体不仅可以作为产品节能,在其制造过程中也能实现CO₂减排、硅渣及CO₂的再资源化,从而有望在整个产品周期内降低环境负荷。

硅渣与CO₂的再资源化示意图(供图:Resonac Holdings Corporation)
CO₂的减排和有效利用已成为全球性课题。特别是在制造业,减少生产过程中的CO₂排放乃当务之急,同时还需推进废弃物的再资源化。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板不可或缺的硅晶圆,切割时产生的硅渣作为工业废弃物被大量废弃,其再资源化亟待推进。
为此,日本东北大学正在推进CO₂与硅渣反应合成SiC的研究。通过CO₂与固体反应产生的矿物来实现碳循环的技术,可将硅渣与CO₂再资源化,创造出有价值的SiC原料,该技术作为替代传统高能耗工艺的低环境负荷技术而备受期待。
Resonac正在制造一种在SiC单晶基板上生长外延层的SiC外延晶圆。SiC外延晶圆是用于电动汽车(EV)及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重要材料。与传统的硅(Si)晶圆相比,SiC外延晶圆制作的器件在转换电力时的电力损耗和热量更少,可贡献于节能。然而,SiC的合成需要高温和高电力,降低制造过程中的环境负荷成为一项课题。
为解决此课题,Resonac与日本东北大学于2024年,启动了将硅渣和CO₂为原料制成的碳化硅(SiC)粉末,用作功率半导体用SiC单晶材料生长原料的基础研究。东北大学在碳循环实证研究基地,通过微波加热硅渣与CO₂来合成SiC粉末,Resonac则将该SiC粉末应用于SiC单晶基板。
由于已经通过基础研究掌握了晶体特性等,双方决定正式推进面向应用的全面研究。
据估算,若该技术得以实用化,每100吨SiC粉末的CO₂减排效果将达到110吨当量,有望为推动可实现节能与CO₂减排的SiC功率器件的进一步普及做出重大贡献。
Resonac器件解决方案事业部SiC统括部技术开发部的保坂祥辉课题负责人表示:“Resonac在制造在SiC单晶基板上生长外延层的SiC外延晶圆方面,实现了世界最高水准的品质。与此同时,近年来,在8英寸大口径SiC外延晶圆的技术开发方面也取得了成就。此次利用能够通过CO₂和硅渣制造SiC晶圆的技术,将在供应链与降低环境负荷这两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专注SiC外延晶圆的专业制造商,我们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和知识将在本次合作研究中充分发挥作用,我坚信,合作将使我们更加接近Resonac的使命——‘以化学之力改变社会’更近一步。”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科应用化学专业福岛润助教评论道:“在全球气候变暖对策与减少废弃物成为当务之急的背景下,我校研究团队正在开发将CO₂与硅基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创新性工艺。其最大特点是能够以低能耗将稳定气体CO₂转化为高纯度SiC,有望一举解决废弃物问题和温室气体减排问题。未来,我们将以在电动汽车及可再生能源领域等广泛领域实现应用为目标,通过积累实证研究强化产业竞争力,并为实现2050年碳中和与循环经济提出具体对策。”
原文:《科学新闻》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