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日本国会议员与科学家应密切进行信息与意见的交流,致力于制定拥有科学依据的政策。基于这一强烈共识,日本国会议员与日本工程院(EAJ)成员于3月6日发布了一份文件,提出了让日本在“材料科学”与“材料产业”领域重新引领全球的具体策略。这是五年来持续讨论日本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的“政治家与科学家对话会”首次以政治家与科学家双方共识的形式发布文件。日本在多个领域都面临国际竞争挑战,而且材料领域的实力下滑尤为显著,因此此次共识能否推动材料科学研究与相关产业振兴而备受关注。
共有对国际竞争力下滑的危机感
日本工程院与日本政府机构——日本学术会议及日本学士院不同,是完全不接受政府资金支持的高度独立的科学学术机构。其成员不仅包括了大学及公立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还涵盖了产业界与政府机关中从事研发及科技政策制定的人员。日本工程院长期发布日本科技相关建议,近年来尤其关注日本的科技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下降问题。在2017年5月发布的《紧急建议——阻止日本工程与科技实力衰退》中,日本工程院向政府与产业界提出了改革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善大学与产业界共创协作条件等具体措施,以培养青年科研人才。
由于政府等机构的反应迟钝,日本工程院于两年后的2019年6月再次发布了同名《紧急建议》,向政府提出了更具体的应对要求:为推动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建议将对博士生的资助金纳入大学与教师获取外部资金的体系并建立机制;通过扩充民间资金,改革现行制度,以便能够灵活运用和促进产学共创与协作。此外,建议中还警示日本的研究趋于保守化、偏离国际趋势,呼吁大学培养新兴领域研究人员,并要求国家通过竞争性资金等积极支持此类举措。
近年来,日本工程院在持续提出建议的同时,也在着力加强与立法机构的合作,具体来说就是与重视科技政策与学术政策的国会议员合作。2020年7月,工程院内设立了“政策共创推进委员会”,目的是实现立法机构与科学家的政策共创,重点推进与国会议员的信息与意见的交换。积极响应工程院倡议的是自民党与公明党的国会议员,其中多数毕业于理工科专业或曾在大学、企业从事研发工作,或在日本中央省厅参与科技行政事务。自2020年12月以来,“政治家与科学家对话会”已举办了十次。
在全球率先构建知识价值链
此次发布的共识文件汇总了3月3日在日本众议院第二议员会馆的会议室召开的“第十次政治家与科学家对话会”的讨论结果,讨论的对象是日本工程院成员受国立国会图书馆委托、于去年3月完成的《材料科学——尖端领域与未来选择》报告。在2024年6月召开的“第九次政治家与科学家对话会”上,工程院成员对该报告进行解说,并与议员交换了意见。报告中提出,材料科学是通过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实现附加值最大化的社会“循环经济”系统的重要支柱,双方在强化材料科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上达成了一致。

(第十次对话会现场。中央发言者为日本自民党众议员大野敬太郎。3月3日摄于众议院第二议员会馆会议室)
经过3月3日“第十次政治家与科学家对话会”的再次讨论而最终形成的共识文件提出:日本应通过材料科学的成果向产业界转化、并将产业需求反哺基础研究的“知识良性循环”,在全球率先构建“知识价值链”,以实现持续创新。
对话会取得的重要进展是对“循环经济中动脉产业(用原材料制作产品)、静脉产业(废弃物再生)与学术界的合作”进行了三阶段汇总。第一阶段:当前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处于并行但割裂状态;第二阶段:目前正在以产业界为中心探索建立动静脉产业协作示范案例;第三阶段:学术界介入,提升“知识良性循环”,通过逐步减少原料需求与废弃物的产生、开发新材料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资源效率。

(本图摘自日本工程院政策共创推进委员会编撰的《与国会议员共识汇总》)
共识文件同时提出了实现“材料科学循环链”必不可少的重要领域的具体措施,包括推广数据驱动型研究并宣传成功案例以“加速创新”;构建将学术界基础研究与产业界课题联系到一起的机制以“搭建研发与社会实施之间的桥梁”;将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多元化并改善其待遇,从而“吸引人才”;通过日本原创材料科学研究引领国际趋势,“提升国际影响力”。
国会议员与科学家之间的信息共享非常重要
在“第十次政治家与科学家对话会”上,议员方表达了对学术界的强烈期待,例如日本众议院议员、环境副大臣、自民党数字社会推进本部事务总长小林史明表示,“学术界的参与将极大地改变日本的政策”;日本众议院议员、自民党政调会副会长兼科学技术创新战略调查会会长大野敬太郎也指出,“在这个跨科学领域(处于科学与政治之间的、科学可以提出问题,但仅靠科学无法回答问题的领域),学术界的作用对于改变当前的状况至关重要”。
此外,曾在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当了26年信息工程专家的公明党众议员平林晃在会议上提出了“如何克服日本研究力相对下滑与大学危机”的议题。曾在企业的研究所任职的国民民主党众议员浅野哲作为首个自民党与公明党以外的政党议员也参加了该会议。
此次的共识会为今后的行动带来怎样的影响?长期开展“政治家与科学家对话会”活动的日本工程院顾问、政策共创推进委员会委员长永野博是这样回答的。
“日本研究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缺乏议员与科学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核心信息共享机制。尽管改变这一现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通过开展一系列交流活动,积累共识,转变思维模式,加强双方对彼此合作能力的认识,我希望能创造出一种文化,由双方合作制定基于坚实理念和愿景的的科技创新政策。”
材料科学领域的竞争力下滑并不例外
共识文件披露,在去年6月5日召开的“第九次政治家与科学家对话会”上,参与会议的国会议员与科学家已达成共识:日本的材料科学虽仍具实力、材料产业仍是社会经济的支柱,但国际优势正在逐步失去。这一现实可从英国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QS)每年发布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得到印证。
在2024年4月发布的《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的“材料科学”领域,日本有四所大学进入前50名,分别是东京大学(第20位)、东京工业大学(第46位)、京都大学(第48位)、东北大学(第50位)。但即便仅在亚太地区比较,日本大学的评价也并不算高。虽然新加坡仅有两所大学进入前50,分别为南洋理工大学第5、新加坡国立大学第8,但排名都超过日本。而在中国大陆,更有清华大学(第12位)、北京大学(第17位)、上海交通大学(第25位)、浙江大学(第40位)、复旦大学(第44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50位)6所高校上榜,无论是数量还是名次都高于日本。(注:东京工业大学于2024年10月于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合并,更名为东京科学大学)
韩国也有4所大学进入前50,分别为韩国科学技术院(第21位)、首尔大学(第22位)、浦项工科大学(第45位)和延世大学(第49位)。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排第30位,莫纳什大学排第33位。对比之下,即便把范围局限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日本的大学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也并非最高。
与11年前首次发布“材料科学”领域排名(《2013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时相比,更能够清晰看出日本大学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的下降态势。当时,亚太地区除日本外共有6个国家和地区的13所大学进入前50,分别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第6位)、清华大学(第10位)、南洋理工大学(第14位)、北京大学(第20位)、首尔大学(第23位)、香港科技大学(第23位)、新南威尔士大学(第25位)、上海交通大学(第29位)、台湾大学(第34位)、韩国科学技术院(第35位)、莫纳什大学(第42位)、昆士兰大学(第43位)和浦项工科大学(第49位)。
而当时日本有5所大学进入前50,分别为东京大学(第16位)、东北大学(第17位)、京都大学(第25位)、东京工业大学(第28位)和大阪大学(第36位),比2024年的排名多出1所,而且当时这5所大学的排名也均高于现在。由此可见,仅在亚太地区,日本大学的研究实力早在11年前就开始下滑,如今这一态势愈发显著。
能够体现日本在材料科学领域实力下滑的数据,还有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于2013年3月公布的调查报告《科学研究的标杆分析2012——从论文分析看世界研究活动的变化与日本的现状》。该报告显示了2009-2011年在美国发表论文的共同作者所属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情况。中国以占论文总数13.8%的比例位居第一,日本还排在英国(13.2%)、德国(12.5%)、加拿大(11.5%)、法国(8.2%)和意大利(7.1%)之后,位列第7,其占比为6.3%。从学科来看,在“材料科学”领域,日本以6.1%的占比排在中国(23.1%)、韩国(12.4%)、德国(9.3%)和英国(7.7%)之后,位列第5。其他学科方面,日本在“化学”和“基础生命科学”同样排在第5,其余5个学科的名次则更低。
从该报告还能看出另一个有趣的现象,与10年前(1999-2001年)相比,日本在所有8个学科的排名都出现了下滑。1999-2001年,日本在“材料科学”和“工程学”领域均位列第2,其余6个学科中,在“化学”、“物理学与宇宙科学”、“临床医学、精神医学与心理学”和“基础生命科学”4个领域均排名第4位。由此可见,在1999-2001年至2009-2011年的10年间,日本在所有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均有所下降。虽然“材料科学”从第2降至第4,情况比从第2骤降至第8的“工程学”相对要好,但“全学科”的排名也从第4已降至第7。

(摘自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的《科学研究的标杆分析2012——从论文分析看世界研究活动的变化与日本的现状》)
现在的情况又如何呢?2023年8月公布的《科学研究的标杆分析2023——从论文分析看世界研究活动的变化与日本的现状》中,刊登了的最新数据。在2009—2011年,日本在“全学科”的排名从第7位降至第8;各学科中,除“材料科学”仍排在第5、“基础生命科学”降至第9等,除了排在第5的“化学”和第6的“物理”未变外,其他6个学科的排名在10年间均出现了下滑。

(摘自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的《科学研究的标杆分析2023——从论文分析看世界研究活动的变化与日本的现状》)
日文:小岩井忠道(科学记者)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相关报道】
2023年06月20日 科学家团体推进讨论AI应用,政治家与科学家开始对话与共创政策
2023年02月13日 科技政策共创前进一步,国会议员向科学家提出问题
2022年10月27日 实现与生活者共创的社会——日本围绕科学建言掀起热烈讨论
2021年04月09日 日本国会议员与年轻科学家交换意见,加深对共同制定政策的理解
2020年12月24日 日本国会议员与学术界合作,实现科学制定政策
2020年07月08日 日本将开启国会议员与学术界共同制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