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日本内阁府生命伦理专门调查委员会开始讨论关于解禁用人类iPS细胞等制成的精子和卵子进行受精研究的报告书内容。委员会事务局汇总此前讨论内容的报告书草案,委员们对该书进行讨论。关于研究计划的伦理审查,有意见认为应通过研究机构的伦理审查委员会和国家审查的两个阶段审批。

调查委员会开始讨论关于解禁利用万能细胞制成的精子和卵子进行受精研究的报告书(2月28日,东京都千代田区)
人类的受精卵以及从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胚胎,如果在子宫内,就有可能成为胎儿并诞生为人。在日本,受精卵和胚胎被定位为“人类生命的萌芽”,因此对出于研究目的而进行的制作和利用有着严格的限制。
为了解明不孕症和遗传性疾病的病因,深入理解受精卵反复细胞分裂的早期发育阶段至关重要。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利用iPS细胞和胚胎干细胞(ES细胞)等万能细胞培育精子和卵子的研究在不断推进。随着技术的发展,调查委员会一直在讨论是否应该允许利用万能细胞衍生的生殖细胞进行受精研究。
事务局的报告书草案指出,利用万能细胞制成的精子和卵子受精后形成的胚胎,如果将其放入子宫内,将能成为“发育为胎儿并作为人类诞生的存在”,因此应将其与人类胚胎同等对待。草案规定培养期限为14天以内,并禁止将其移植到人类或动物体内等。
调查委员会还针对研究计划的伦理审查机制,讨论了除研究机构的伦理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外,是否还应向国家申报或接受审查的事宜。有委员指出,国际干细胞学会(ISSCR)的指南中规定,涉及受精的研究应“通过专业的监督程序进行审查”,因此建议研究计划应由政府审查。
调查委员会今后将整理研究方针等内容,讨论报告书中应包含的项目。预计将会以汇总的报告书为基础,由文部科学省等探讨修改相关的研究指南。
原文:《日本经济新闻》电子版、2025/2/28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