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的专业是地方自治,一向立足于“彻底的现场主义”,曾在东京都新宿区做了9个月垃圾回收员的工作。通过这一体验,笔者了解到垃圾清运工作的深层。
东京都新宿区的垃圾车
为期9个月的垃圾回收现场体验
笔者在读研时就听说寄本胜美老师(*1)曾坐在垃圾车上研究市政的垃圾清运工作,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体验一番这种垃圾现场的研究工作。后来我偶然得到了一次东京都新宿区垃圾清运现场的机会,便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从2016年6月到2017年3月,在大约9个月的时间内,我断断续续地去新宿东清扫中心上班,负责垃圾回收工作。
我在那里全方位体验了新宿区的垃圾清运工作,包括驾驶压缩式垃圾车回收可燃垃圾,驾驶小型垃圾车在狭窄的巷子里回收垃圾,到独居老人家里上门回收垃圾,在无视垃圾分类标准的新宿2丁目巡视和回收垃圾,通过拆袋分拣作业从不可燃垃圾中分拣出可燃物,对不遵守垃圾分类标准的人进行指导,在小学开展环保教育,等等。无论严冬酷暑,在近1年的时间内,我以一名清洁员的身份工作在垃圾回收现场,并请求对方允许我进行参与式观察,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最终找到了深入东京垃圾回收工作的切入点。
日本某公司内的垃圾分类箱
垃圾回收作业现场的诸多体验超乎我的想象。垃圾回收工作干得时间长了,会惊讶地发现自己连呼吸都散发着垃圾的臭味。把面包房废弃的面粉状垃圾堆到垃圾车上加压后,袋子破裂,弄得全身都是面粉。肉店扔掉的没卖完的肉,拿到垃圾车上一压,肉汁飞溅得浑身都是,刺鼻的臭味一天都下不去。诸如此类的经历,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垃圾回收作业对腰部的负担很重。如果每天要回收的垃圾量有6辆车的话,那么第二天就会感到腰部无力,甚至无法站到讲台上讲课。面对永远也清理不完的堆积如山的垃圾真是无计可施,有时只盼着赶紧清理完毕。更有甚者,还有大量可以派上用场的物品被当作垃圾扔出来,让人不由得担心地球资源终有一天会枯竭。
日本某大学教学楼内的垃圾分类箱
不按规则扔垃圾后患无穷
工作在第一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清洁员对工作的满腔热忱。虽然不能断言所有人都是这样,但很多工作人员确实心怀强烈的使命感为居民创造健康的环境,并充满热情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这份工作谁都不愿干,还会遭人白眼,他们却勤勤恳恳日复一日。笔者看在眼里,内心深受感动。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不尊重别人辛勤劳动、乱扔垃圾的居民,很多时候我都觉得非常失望,甚至愤怒。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种不规范的垃圾丢弃方式。
东京都某小区要求饮料瓶撕去塑料包装纸,但也有不守规则,未撕去包装就丢弃的
首先是“没控干水分的垃圾”。垃圾中的水分很沉,装车费力气不说,当垃圾车的压板将垃圾压入时,袋子破裂会导致里面的垃圾飞溅到路上,造成严重后果。有时甚至飞溅到近3米远的地方。如果飞溅到周围的房屋、车辆或行人身上,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所以清洁员不得不挺身而出,充当“肉墙”以阻挡垃圾向四周飞溅。
其次是“未系紧垃圾袋的垃圾”。在垃圾收集点回收垃圾时,可能会阻碍行人或车辆通行。为了尽快完成装车回收作业,清洁员会提起垃圾袋的封口,迅速将垃圾塞进车里。如果封口没系紧,拎起垃圾时袋子散开,里面的垃圾就会散落一地。这样一来,行人和车辆就要等待更长的时间,直到清洁员将散落在地的垃圾收拾干净。
最后是“不按地方政府的规定进行分类的垃圾”。在可燃垃圾中混入喷雾罐、打火机及充电宝之类的物品,有垃圾车因此发生火灾。垃圾车报废后需要以新车替代,政府就得花掉纳税人约800万日元的税金。
即便居民如此随心所欲地乱扔垃圾,清洁员也只能采取宽容的态度默默作业。其结果是工作量、人员和设备被迫增加。我们应当意识到,居民这样做最终将自食其果。
东京某区某住宅楼早上管理员整理好的资源垃圾,等待垃圾车来回收
业务外包导致垃圾清运质量下降
到垃圾清理第一线工作后,我很快就发现外包公司派遣来的清洁员不在少数。在公务员缩编的大环境下,垃圾清运业务积极引进业务外包,目前在全国的垃圾回收工作中已占到8成左右。地方政府在国家的主导下推进行政改革的过程中,垃圾回收很容易被认为是“没有门槛”的工作,自然首当其冲地裁减人员,积极推行业务外包。但只有经过切身体验才知道,任何工作都是奥妙无穷,垃圾回收也不例外。工作一线有许多独到的知识和技能,清洁员只有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提高业务素质,并成长为能够满足居民需求的垃圾清运人才。
我曾与外包公司派遣过来的清洁员攀谈,发现很多人的想法非常明确,即“干谁都不愿意干的工作,履行责任,获得相应的报偿”。他们跟市政公务员在编的清洁员的工作积极性截然不同,感觉不到他们有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的意愿。
期待行政效能提升的居民都希望积极推进业务外包。然而,外包带来的是垃圾清运业务的质量以及服务居民水平的降低。这样的结果归咎于谁呢?无疑,归咎于我们这些居民自身。
市政委托外包的垃圾回收业者。尤其是在那些狭窄的街道,这种小型垃圾回收车辆更加轻巧灵便
为城市治安和防灾做贡献
外包浪潮汹涌而至,清洁员也在不断思考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努力开拓新的业务。
其中一项新业务就是上门回收服务。清洁员前往不便扔垃圾的独居老人和残障人士家门口回收垃圾,顺便确认他们是否安然无恙。如今“孤独死”已成为社会问题,有鉴于此,清洁部门和福利部门携手推出了这项新型行政服务。
清洁员几乎每天都会进行垃圾回收作业,他们的足迹遍及整个地区,有机会倾听当地居民的心声,因此他们能够第一时间察觉到城市道路状况和居住环境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清洁员有可能在城市治安和防灾中大显身手,是非常宝贵的行政资产。30年内发生概率为70%的首都直下型地震一旦发生,他们则有可能发挥灵活机动性,成为保护居民生命安全的强大后盾。
东京都八王子市家庭垃圾回收表
此外,东京都八王子市打出了“摆脱低含金量体力工作”的口号,让清洁员不再属于从事单纯体力劳动的低含金量工种,而是变身为对垃圾清运了如指掌的专家。
“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只能干那种工作。”在奔向下一个垃圾收集点时,清洁员偶尔会听到有家长这样教育孩子,实在令人遗憾。不过,现实却正在发生改变,与这位家长口中描述的情形大相径庭。垃圾清运工作正在从简单的垃圾回收,逐渐发展为挖掘和解决社区居民需求的高含金量工作。
今后,我们或许会看到小朋友满怀期待地指着垃圾车对家长发出豪言壮语:“我以后也要开那种车,为社会做贡献。”期待着这样的社会到来。为此,不仅需要一线清洁员进一步提高思想意识,还需要居民对兢兢业业从事别人避之不及之工作的清洁员予以尊重,并关注和参与垃圾清运事业。
【注释】
*1 行政学学者,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教授。2011年去世。
作者 藤井诚一郎
照片 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本文转载自日本网
【作者简介】 大东文化大学法律系副教授。专业为地方自治与行政学。1970年出生于广岛县福山市。同志社大学毕业后留校任职员。38岁进入该大学研究生院深造,43岁修完博士课程,获政策科学博士学位。2015年在大东文化大学法律系担任专职讲师。2018年起任现职。著作有《垃圾清运工作——坐在垃圾车上思考地方自治》(Commons,2018年)、《居民参与的实践和理论——鞆浦,景观的未来》(公人社,2013年)。
【延伸阅读】
日本人怎么倒垃圾?市政又是怎么管理的?
日本是怎么做好垃圾分类的?
日本观光,游客该怎么扔垃圾?
生活在垃圾屋里的黯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