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等教育评估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6月8日公布的“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 再次验证了亚太地区大学的国际评价日益提升的事实。与去年一样,来自亚太地区19所大学进入前50名,34所进入前100名。除新加坡国立大学继前年和去年继续保持第11名外,由5年前的第38名逐年上升的北京大学此次排名到了第12名,有望成为亚太地区首所跻身前十的大学而颇受瞩目。
入选QS“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TOP200的九所日本大学(图:JST客观日本)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已连续11年高居榜首,排名前十的大学此次依然为欧美的大学。第二名及以下的大学依次为剑桥大学(英国)、斯坦福大学(美国)、牛津大学(英国)、加州理工学院(美国)、伦敦帝国学院(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英国)、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瑞士)和芝加哥大学(美国)。虽然排名有所变化,但前10名大学也与去年相同。
34所亚太地区的大学进入Top 100
另一方面,继位居第11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第12名的北京大学之后,前20名内有4所亚洲的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大陆)位居第14名,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位居第19名,与去年相同。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排名较去年都有上升。从前50名来看,第21名为香港大学,第23名为东京大学,第29名为首尔大学,第30名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地区合计有19所大学进入前50名,前100名则有34所亚太地区的大学入榜。虽然排名先后有所变化,但前50名和前100名的亚太大学都与去年完全相同。
按国家和地区来看,澳大利亚的大学较多。前100名里有7所澳大利亚的大学,高于中国大陆和韩国的6所以及香港和日本的5所,前50名里也有5所澳大利亚的大学,与中国大陆相同,高于香港(3所)、新加坡、日本和韩国(均为2所)。前200名里有14所澳大利亚的大学,比去年增加1所,高于同样比去年增加1所、排名第二位的日本(9所)等。中国大陆和韩国也分别增加1所,各有8所大学进入前200名。
“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前200名的亚太地区大学
(THE2022排名为《泰晤士高等教育》“2022年世界大学排名” 的名次)
世界排名 |
去年排名 |
前年排名 |
THE2022排名 |
大学名称 |
国家・地区 |
11 |
11 |
11 |
21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新加坡 |
12 |
18 |
23 |
=16 |
北京大学 |
中国大陆 |
14 |
17 |
15 |
=16 |
清华大学 |
中国大陆 |
19 |
12 |
13 |
46 |
南洋理工大学 |
新加坡 |
21 |
22 |
22 |
=30 |
香港大学 |
香港 |
23 |
23 |
24 |
=35 |
东京大学 |
日本 |
29 |
36 |
37 |
=54 |
首尔大学 |
韩国 |
30 |
=27 |
31 |
=54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
澳大利亚 |
33 |
37 |
41 |
33 |
墨尔本大学 |
澳大利亚 |
=34 |
31 |
34 |
60 |
复旦大学 |
中国大陆 |
36 |
33 |
38 |
61 |
京都大学 |
日本 |
38 |
39 |
43 |
49 |
香港中文大学 |
香港 |
40 |
34 |
27 |
66 |
香港科技大学 |
香港 |
41 |
38 |
40 |
58 |
悉尼大学 |
澳大利亚 |
=42 |
41 |
39 |
=99 |
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 |
韩国 |
=42 |
45 |
53 |
=75 |
浙江大学 |
中国大陆 |
45 |
43 |
44 |
70 |
新南威尔士大学 |
澳大利亚 |
46 |
50 |
47 |
84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大陆 |
=50 |
47 |
46 |
=54 |
昆士兰大学 |
澳大利亚 |
54 |
53 |
48 |
=151 |
香港城市大学 |
香港 |
55 |
56 |
56 |
301~350 |
东京工業大学 |
日本 |
57 |
58 |
55 |
57 |
莫纳什大学 |
澳大利亚 |
=65 |
66 |
75 |
91 |
香港理工大学 |
香港 |
68 |
75 |
72 |
301~350 |
大阪大学 |
日本 |
70 |
65 |
59 |
301~350 |
马来亚大学 |
马来西亚 |
71 |
81 |
77 |
=185 |
浦项工科大学 |
韩国 |
73 |
79 |
85 |
=151 |
延世大学 |
韩国 |
74 |
74 |
69 |
201~250 |
高丽大学 |
韩国 |
77 |
68 |
66 |
=113 |
国立台湾大学 |
台湾 |
79 |
82 |
79 |
201~250 |
东北大学 |
日本 |
87 |
=85 |
81 |
=137 |
奥克兰大学 |
新西兰 |
90 |
93 |
92 |
=132 |
西澳大学 |
澳大利亚 |
94 |
98 |
93 |
8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大陆 |
99 |
97 |
88 |
=122 |
成均馆大学 |
韩国 |
109 |
108 |
106 |
111 |
阿德莱德大学 |
澳大利亚 |
=112 |
118 |
110 |
351~400 |
名古屋大学 |
日本 |
123 |
143 |
132 |
601~800 |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
马来西亚 |
=129 |
144 |
141 |
601~800 |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 |
马来西亚 |
133 |
131 |
124 |
=105 |
南京大学 |
中国大陆 |
135 |
137 |
124 |
501~600 |
九州大学 |
日本 |
137 |
133 |
133 |
=132 |
悉尼科技大学 |
澳大利亚 |
=141 |
145 |
139 |
501~600 |
北海道大学 |
日本 |
=143 |
147 |
142 |
601~800 |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
马来西亚 |
=155 |
186 |
185 |
301~350 |
印度科学理工学院 |
印度 |
157 |
156 |
146 |
351~400 |
汉阳大学 |
韩国 |
=172 |
177 |
172 |
― |
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 |
印度 |
=174 |
185 |
193 |
― |
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 |
印度 |
177 |
180 |
168 |
351~400 |
国立清华大学 |
台湾 |
185 |
193 |
196 |
201~250 |
伍伦贡大学 |
澳大利亚 |
=190 |
206 |
223 |
301~350 |
RMIT大学 |
澳大利亚 |
192 |
197 |
197 |
251~300 |
纽卡斯尔大学 |
澳大利亚 |
193 |
=194 |
217 |
251~300 |
科廷大学 |
澳大利亚 |
194 |
225 |
194 |
157 |
武汉大学 |
中国大陆 |
=195 |
200 |
214 |
192 |
麦觉理大学 |
澳大利亚 |
=197 |
201 |
191 |
601~800 |
庆应大学 |
日本 |
=197 |
212 |
=197 |
=178 |
蔚山科学技术大学 |
韩国 |
(本表根据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2023/2022/2021和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制作)
QS排名更重视来自学术界的评价
“QS世界大学排名”的特点是,更加看重来自侧重教育和研究质量的“学术界评价”。排名使用了对全球13万多名从事高等教育的学术界人士实施的大规模调查结果。学术界评价的分数在综合评价中的占比也是最高的,达到40%。其他评估项目还包括:以针对7万5,000多名雇主调查大学向社会输送了多少优秀毕业生的调查结果为基础的“雇主评价”、“教师人均论文被引次数”、“学生人均教师比例”、“外国教师比例”和“留学生比例”共6个指标。
在有名的世界大学排名中,英国教育期刊《泰晤士高等教育》(THE)每年公布的排名也广为人知。与QS排名不同的是,THE的评价指标多达13项,评价指标是QS排名的一倍以上,包括“博士学位与学士学位持有者的比例”、“博士学位数量与教职员数量的比例”、教师人均研究补助金等收入、论文数量、国际合著论文数量以及来自产业界的收入等都是QS排名中所没有的项目。
根据去年9月公布的最新“2022年THE世界大学排名”,进入前50名的亚太地区大学仅8所,前100名有22所,前200名有39所。而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相应的数字分别为19所、34所和56所,均高于“2022年THE世界大学排名”的数量,进入前50名的大学更是达到THE的2倍以上。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进入前200名的56所大学中,排名比“2022年THE世界大学排名”低的大学只有6所。很明显,QS排名对亚太地区大学的评价更高。“QS世界大学排名”对亚太地区大学的评价给予了更多的肯定。
QS和THE拥有不同的评价项目和分数占比
两个排名之间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QS排名只有6项评价指标,这便意味着QS的多数评价项目与THE的相同评价项目相比具有更高的分数权重。THE的“学术界的评价”分数占33%,而QS占40%,THE的“学生人均教师比例”分数占4.5%,而QS占20%,“外国教师比例”和“留学生比例”方面,THE均占2.5%,而QS均占5%。另一方面,THE的“教师人均论文被引次数”分数占30%,而QS占20%,“雇主评价”方面,THE占15%,而QS占10%,QS也有分数占比较低的评价项目。此外还有一些评价是THE中出现的,但在QS中则没有,比如“博士学位与学士学位持有者的比例”、“博士数量与教职员数量的比例”,以及教师的人均研究补助金等收入、论文数量、国际合著论文数量和来自产业界的收入等评价项目。
纵观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评价结果就会发现,两国在“学术界的评价”一项中都获得了80分和90分(满分为100分)的高分,这一分数的占比在QS排名中占比是最高的。尤其是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大学,在分数占比较高的“外国教师比例”和“留学生比例”方面得分都在100分(满分)或90以上。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很多大学在QS分数占比低于THE的“教师人均论文被引次数”项目中也获得了90以上的高分,因此整体得分较高让人额首。
那么,在过去连续7年只有两所大学进入“THE世界大学排名”前200名的日本此次的排名又如何呢。在评价研究能力的指标“教师人均论文被引次数”方面,日本各大学均远不如澳大利亚和中国,日本大学的“外国教师比例”和“留学生比例”也远远低于澳大利亚。可以推测这些因素是日本的大学在THE大学排名中表现持续低迷的原因之一。但在QS的评价方法中,“教师人均论文被引次数”的分数占比小于THE,从而减低了低评价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分数占比较高的“学者评价”和“学生人均教师比例”方面,日本的大学获得了高分从而整体拉高了对日本大学的评价。
在“2022年THE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第301~350位的东京工业大学此次在QS排名中为第55名,同样位居第301~350位的大阪大学此次为第68名,在THE中位居第201~250位的东北大学此次为第79名,东京大学为第23名,京都大学为第36名,继上一年今年继续有5所日本大学进入前100名。紧随其后的是名古屋大学(第112名)、九州大学(第135名)、北海道大学(第141名)和庆应大学(第197名),进入前200名的日本大学达到9所,比去年多出一所。
日文:小岩井忠道(科学记者)
原载于JST Science Portal Asia Pacific 网站
翻译编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相关链接】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3: Top global universitie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相关报道】
2022世界大学排行榜:日本8所大学进入前200,为亚洲最多
2021年亚洲大学排名出炉:东京大学第六,京都大学第十,清华北大依然领先
《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日本大学排名:东北大学继续蝉联榜首,东京大学位居第二,大阪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并列第三
《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世界大学声誉排名,中国大学在人文和社会学领域的评价也在上升
《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日本大学排名:东北大学蝉联第一,东工大首次升至第二
《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2021年最国际化大学排行榜:日本大学中东大最高,排名第132位
《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世界大学排行:“新冠病毒”的研究,让中国大学提高排名
中国在高影响力论文中排名第一,被引次数位于前10%的论文超过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