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日本的防灾训练:让每个人知道该怎样做,注重邻里互助

2021年09月10日 衣食住行

疫情下的减灾避难训练

9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早上8点,笔者住地的上空回荡着警报声和高音喇叭的通知,公寓里各家的报警器里也传来急促的呼叫:“这是演习,这是演习。刚刚感受到强烈晃动!请注意安全,打开电视和收音机,大家自行收集相关信息。请确认炉火是否关上,家人是否安全。请把‘磁贴告知牌’或‘安全确认牌’挂在门外。”

此时,无论楼房公寓还是一户建平房,名古屋市热田区的社区居民们都把事先预备好的“安全确认牌”挂在自家门口。居民小组长确认辖区各户挂出来的确认牌户数并上报统计结果。如此层层上传,全区的统计结果汇总到热田区政府——这是今年名古屋市热田区(居民33,861户、人口66,923人)统一实施的防灾训练。

title

各家门口的“无事”(安全)挂牌和告知贴牌

9月1日被定为日本的“防灾日”, 每年这天或之后的几天里,日本全国各地都会针对预想的灾害进行疏散演习和救护训练。一般来说是公司、社区自行实施,很少有大规模的形式。笔者所在的热田区居民早在今年8月初就收到“今年全区统一实施防灾训练”的通知和相关宣传资料,资料中还夹着一张训练时需要使用的“安全确认牌”。

title

来自名古屋市热田区政府(左)和笔者居住公寓管理委员会(右)的通知

通知里详细说明了居民参加训练的方法——在演习这天早上8点把“安全确认牌”挂到门口外面的手柄上。

title

安全确认牌。右侧文字是确认牌正反面的内容概要(笔者翻译)

活动内容十分简单,不必出门,也不必接触他人,不必担心疫情。为了让居民了解、理解并参与这个活动,不同形式的宣传资料不仅在区官网和公共机构广而告之,还先后几次分发到每个家庭。

title

名古屋市热田区政府发行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说明防灾训练的意义和方法。右侧文字是传单内容的中文(笔者翻译)

笔者家今年因轮值成为本楼层居民小组长,训练当天负责登记和报告本楼层住户挂牌情况。对于当天应该做哪些事情,公寓管理委员会发来的登记/统计表格和操作说明上写得很清楚。一个全区规模数万户居民参加的演习活动,就这样静悄悄地上传下达和实施。

为什么要挂“安全确认牌”?

其实早在多年前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笔者所在公寓就为了加强防灾避难措施,特意定制了“磁贴告知牌”发给所有住户,并建议将此贴在大门内側,以便万一需要时可以立即拿出去贴在门口。

title

贴在门内侧的告知磁贴牌(右侧为笔者翻译)

磁贴牌与安全确认牌的作用异曲同工:不需要见面和对话就能对房屋里面的安危状况一目了然;提醒居民在地震后外出避难前要关掉电源总闸和自来水开关。磁贴牌还有告知避难去向和留言,方便必要时寻找和联系。

几年过去了,平安无事应该说是一种幸运,门上磁贴牌的存在也几乎被忘记。当电视报道某地灾害时,我们也会担心如果发生在名古屋,紧张慌乱中的居民是否想得起将这个磁贴牌贴到门外?告知内容是否能起到切实的作用?

为了了解热田区这项活动的来龙去脉,笔者以区民的身份事前打电话给区消防署,负责这项活动的工作人员似乎十分期待区民的咨询,对笔者的提问进行了以下的详细说明。

1995年发生的阪神大地震的教训告诉我们,灾害发生后,受灾者的自助和近邻互助是提高生命救助率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发生大范围的灾难时,大约80%受伤或被压埋者的获救来自于附近居民的行动。建筑物倒塌、道路塌陷、桥梁断裂、救助人手和设备不足等状况都会出现,据专家研究预测,需要救援的3.5万人中,2.7万人将是被邻居救出,而消防部门、警察和自卫队可救出大约8000人。

因此,让市民了解到“等到消防队到来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构筑社区人们能互相帮助的环境很重要!”,这也是平时防灾工作的一部分。热田区正是想通过这次活动,首先让全体区民体验邻里确认安危的过程,同时也让热田区的救助体制接受一次检验,为灾难发生后尽快地把握区民的状况并切实地组织救援积累经验。发给居民的资料信息中很多是加强区民防灾意识的内容,避难训练也是为了促进邻里间的来往,以便在灾害发生时邻居们因打过交道而可以自然相互帮助。

title

宣传单中的信息:阪神大地震的教训

title

宣传单上的信息:灾害发生后邻里救助场景(中文为笔者翻译)

自去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每年的防灾避难训练存在“密切接触”和“密集聚集”的问题,为了在疫情时期也能实施防灾避难训练,今年我们挑选了去年一个社区实施的方案向全区推广。在名古屋市,我们是第一个尝试全区统一使用“安全确认牌”演习的行政区。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活动,加强区民“首先确保自己的安全,在有余力时查看和帮助邻居”的意识,以便在灾害发生还来不及得到公共救助时,通过平时建立的邻里圈子提高生命救助可能性,减少受灾、共度难关。

当笔者因询问占用了对方很多时间表示歉意时,电话那头的消防署员却一个劲地表示感谢,说与区民谈论防灾减灾,这是他们平时的本职工作。

“自然灾害在被忘记时而至”

今年年初,笔者在神户采访时,参观了为纪念1995年阪神大地震而建立的“人与防灾未来中心”,这个设施除了让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地震发生时的场景,学习一些防灾逃难的知识之外,还致力于将大地震的经验教训传承于后世。

title

展馆一角展示“生死分歧点”

“人与防灾未来中心”活跃着一群亲历了地震灾害的老年志愿者。一位小学退休教师把他和他的学生及家人在受灾最严重地区的种种经历做成大图片集便于向参观者介绍。这种面对面的讲述和一问一答让人印象深刻。

title

志愿者介绍他和他的学生的受灾抗灾经历

title

当笔者被告知最严重的受灾地区被救助队(自卫队、急救队)救出的人命只占2% 时,难以置信的惊讶大概与所有来访者相同。志愿者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这里听到救护车的鸣笛已经是地震47小时之后!地震发生后,居民们首先是确认自己的安全,然后救助家人,之后就会想到熟人、邻居的安危。在迟迟得不到外来救助时,我们除了相互救助没有其它办法。那些平时不来往的人,关系不好的人一时也不会被想起,只有等到统计人数是才会发现少了某个人,被救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所以平时搞好邻里关系非常重要。

阪神大地震的教训让日本一直以来的防灾意识逐渐朝“防灾减灾”方向转化,现在日本各地的防灾避难训练的很多内容都是吸取了阪神大地震和东日本大地震的教训不断完善而成的。

“自然灾害在被忘记时而至”这句话是上个世纪20年代一位日本科学家的名言,在日本广为人知。这位科学家在1934年还指出:“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程度会随着文明的进步而增加。本来应该在平时采取预防措施,但这往往很难做到。其原因在于这种自然灾害很少发生,当这种灾难被人类忘却时,便会重蹈覆辙”。

接受这种告诫,日本一直在推进各种防灾减灾措施,其中之一是制作详细的全国“灾害预测地图”——是一种预测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并描绘出破坏程度的地图。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在地图上显示预测的受灾地区、疏散路线和疏散地点等防灾地理信息以及紧急避难场所的位置。通过使用灾害预测地图,居民能了解自己居住地区有哪些危险,比如对可能发生的大地震,自己所在地区的震级,暴雨季节有可能被淹没的深度等,指导人们发生灾害时快速准确地进行疏散,避免遭受次生灾害,对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极为有效。

title

笔者社区的“受灾预测地图”和受灾后的状况,应该采取的行动。右侧文字说明(笔者翻译)

title

楼层组长登记各户挂牌情况

笔者公寓的自治管理委员会在演习开始10分钟后收集了各楼层的统计结果。大多数住户除了挂出这次活动的“安全确认挂牌”之外,还贴出了本公寓特制的“磁贴告知牌”。理事们将对这次演习活动的状况和效果进行总结反省,上报给区政府。不久之后,全区居民都将会通过热田区公报了解到这次活动的实施情况,本公寓的住户还将通过公寓管理委员会的报告了解自己居住环境的邻里意识和行动状况。

对小区居民来说,一个只需要把牌子挂在门口的简单配合带来的效果是警钟长鸣,这就是日本社会每年定期防灾避难训练的意义所在。

欧陽蔚怡【社团法人 异文化理解研究会】法人代表
图 除特别标注外,均为笔者拍摄
编辑 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