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不服老的日本老人

2019年07月10日 衣食住行

日本是全球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了27%,排名世界第一。然而,随着平均寿命的增加,越来越多健康的老人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在他们身上看不出一丝负面情绪。本文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最大限度地实现着生命的价值、体会着生活之美好的日本老爷爷老奶奶们。

不服老的日本老人

早晨上班时间的电车,几乎每条线路都拥挤不堪。大部分人进站前就早早拿出月票或一卡通,一个接一个在感应器上一拍而过。这天,我跟往常一样匆匆走向检票口,正准备从包里掏月票,发现走在我前边的是一位满头白发有些驼背的老人,脚步有些缓慢。见她手里拎个包,既没有拿车票也没有一卡通,心想:“糟了。别着急了。等她慢慢找票来吧。”就在我放慢脚步准备等待的当口儿,老人抬手一晃通过了剪票口,“哇,好神气。”我不禁睁大了眼睛,赶紧跟上两步进了站。原来是智能表大显神通,老人家潇洒进站!

这样的经历不止一次。记得几年前智能手机刚刚开始普及的时候,有一天我站在公交车站等车。由于路况变化无常,东京的巴士经常晚点,原本间隔时间就很长,真急人。我在路边儿不停地探出身子张望。这时站在我旁边一起等车的一位老大爷,用满是青筋的手颤颤巍巍地从书包里取出智能手机对我说:“别着急,我帮你看看现在车开到了哪里。”说着,点开了一个APP给我看车辆行驶情况。只见手机画面上显示着这路车沿线上的每一站,在我们等车的站和前一站之间一个公交车示意图一目了然。随着图上的大巴缓缓移动,大巴示意图开始闪亮,随后我看见了我们要乘坐的公交车转过路口开了过来。

近来,不论是电视、报刊还是在人们日常谈话当中,一提起老年人,往往与痴呆、事故、疾病等联系在一起,仿佛老人就是落后,是社会的负担。其实不然,努力学习掌握新事物,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老年人不在少数。

随着平均寿命的增加,越来越多健康的老人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他们有的继续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发挥余热,也有的开启第二人生,挑战新的事物。

日本于1975年在东京设立了第一家“银发人才中心”,专门为退休老人找工作提供服务。截止到去年3月底,已经有大约1300家遍布全国,登录会员达70多万人。在这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情况,找到合适于自己的各种工作,或是临时性的、或是短期的、或是劳动强度较弱的等等。比如,清扫、除草啦、停车场管理啦,以及一些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也有一些是需要专业知识技术经验的工作,比如校对稿件、做木工活儿等。当然所有工作都是有相应报酬的,但他们当中很多人来找工作的目的,除了金钱外,还有希望找到人生价值的一面。

不服老的日本老人

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大多数公司采取55岁退休制度,但1986年出台的《高龄者雇佣安定法》规定,企业要努力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0岁。到了1990年,该法规经过修订,规定企业有义务雇佣所有65岁以下希望继续工作的人。据统计,2018年60至64岁的就业率达到了68.8%。现在退休人员大多有养老金,在泡沫时期又积累了可观的个人财产,但即便是这样,他们也还是希望有自己的工作。而今年5月15日,日本政府又发布了《高龄者雇佣安定法》修改草案概要,敦促企业对希望继续工作的70以下的员工提供再就业的机会。如果老年人的就业延长到70岁,一定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同时,对延年益寿也应该是大有好处的。

有研究表明,“社会融合度”,也就是一个人与社会上所有人,包括自己熟悉的人和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或交流程度,与其寿命长短有着直接联系。中国人说的“天伦之乐”、“四世同堂”,其实就是把这种与不同年龄段、不同辈份的人居住在一起的共同生活,看作是人生最大的享受,而且似乎也很符合今天的科学观点。人与人的交往和相互关怀,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起到自己的作用,这样才能让生活更有意义吧。

在日本,活跃在一线的老年人可以说比比皆是。例如名人当中,就有电影导演兼艺人北野武、动画片导演宫崎俊等等,他们都已经超过了70岁。登山家三浦雄一郎更是于2013年春天,在80岁高龄时第三次登上了珠峰。当然,在我们身边,老当益壮,充满活力的老年人就更多了。比如在我的学生当中,有很多都是退休后开始学习中文的人。他们自豪地对我说,一些同事退休后在家里看看电视,吃饭睡觉,而我用三年的时间学会了中文,已经可以轻松自如地和中国朋友们交谈了。还有的人参加日本国际协作机构的援助项目,前往东南亚等地教授日语或进行专业技术指导等。我居住的公寓的管理员也是退休老人。他对我说,他曾经在一家商社的会计部门工作。现在能做些体力活儿,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每天早上在我出门上班前,他已经把楼道、电梯擦扫完毕,垃圾也清理得干干净净了。

一家时尚杂志出版社,自2010年起每年举办“国民美魔女竞赛”,目前正在招募第10届竞赛参赛选手,在日本全国掀起了美魔女的热潮。参赛条件为36岁以上,在三四十岁居多的选手中,六十岁以上的入闱选手备受瞩目。我在瑜伽班里认识的两位年逾六十的朋友,也正积极准备参加今年的竞赛。

在这些老人身上,我们看不到一丝负面情绪,反而感受到的是他们饱满的精神和十足的干劲。他们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价值、体会生活的美好,令人肃然起敬。

作者 张意意
本文转载自日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