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上挂着门牌,上面写着房主的姓名。这个门牌上只有女主人的名字,男主人已经去世许久了。现在女主人也过世了,房子已经无人居住。在芦川,这样的空房越来越多,整个村落正快速走向人口高龄化和过疎化。
这是莺宿地区的背阴场所。从山的另一边投射过来的阳光最多只能到达屋顶,家中常年照不进阳光。一旦下雪,房屋周围全部是积雪,整个冬季都很难融化,房屋会变得更加寒冷。由于院子里晒不到阳光,洗好的衣物要拿到道路对面的河边晾晒。年年岁岁都这样。
在前人修筑的石墙水渠间快速流淌的泉水。作为美丽景观是芦川的特点之一。泉水主要供村民洗漱饮用、做饭洗菜等,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泉水冬暖夏凉,非常适合生活使用。不过,由于卫生方面的原因,使用泉水的自来水设备现在已经普及,水渠中的泉水的作用已经少了许多。
正如在后记中介绍的那样,这个房间是两间相连房间中的里间。平时自家人并不使用,只用来接待来客住宿。门框上端的横木上挂着匾额,榻榻米上摆放着鲜花和雉鸡标本,随时欢迎客人的到来。
独自居住的老奶奶家。老人站在佛龛前与家人的遗照一起拍了照片。允许我拍摄佛龛,说明老奶奶已经不把我当外人,我也怀着感谢之情按下了快门。后院的苹果树,老人自己已经无法修剪,所以拍完照,我帮忙修剪后才离开。
山路旁边的石佛群,被称为百番观音。正如字面意思那样,这里供奉着100尊观音佛像。相传这些佛像是大约450年前流行传染病时,为保佑居民平安而建造的。在雨水的冲刷下,山石佛时有倒塌,居民每每都亲手扶正。
山梨县的很多地区在做法事时会制作分叉卒塔婆。这是保留树枝的分叉削制而成,不过按照习俗只有在50周年忌日的法事时才使用,所以来做法事的亲戚中已经有很多不认识亡者的人了。这种习俗在日本全国都比较罕见。
先丈夫一步离开这个世界的女主人。照片是葬礼结束后的祭坛。两旁供奉着紫阳花和南天竹等院子里生长的当季鲜花。高龄的男主人忍耐着内心的悲痛招呼着来宾。照片中的女主人,芦川生芦川长,最终又回归到了芦川的故土。
芦川众多空房中的一座,据说已经空置了10多年。木墙板大块大块地腐朽,已无法再遮风雨,室内也破旧不堪。再看院子里,虽然主人已经不在,但紫红色的紫苏依然茂盛地生长。这幅场景反而令人更加伤感。
石头铺成的小路,感觉像是在暗示芦川的未来。高龄化和过疎化会进一步加剧?自然环境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前人的智慧继续得到传承?芦川村的未来究竟会怎样?每每想来不免令人思绪万千。
后记:我为什么要拍芦川----土门拳文化奖获奖照片的诞生(三)
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是获得土门拳文化奖的第三组照片,也是该系列的最后一组作品。拍摄于当时芦川还是独立村庄的2002年,总共历时9年,拍摄了几千张,从中选出30张做成了这个"芦川"系列。
最后这组照片专为传递芦川居民的精神而挑选。希望能通过门牌、石佛、卒塔婆(灵牌)、祭坛等,让大家感受到"芦川的生活"。另外,截至本文介绍的30张照片,先后在山形县酒田市土门拳纪念馆、东京都新宿尼康沙龙、相模原市Space Yu的摄影个展上公开展出过。
正如此前通过文字和图片介绍的那样,芦川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村落,拥有屋顶形状酷似武士头盔的房屋、涌泉、石墙和历史古道。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村民年复一年生活的武士头盔式房屋。
一进屋门便是泥土地的玄关,紧挨着的是设有吊炉的地板房,它的旁边是榻榻米房间,里面是另一间榻榻米房间。这种两间榻榻米房间相连的结构,在日语里被称为"二间续",里间的榻榻米房间还设有壁龛,通常挂有字画和花瓶,来客便住在这个房间里。除此之外还有用来存放物品的储藏室。
榻榻米房间的外部设有开放式走廊,走廊与榻榻米房间之间设置了拉门。二楼通常用来养蚕,为了通风,二楼地板之间都留有缝隙。二楼的房屋通常无天花板,直接露出屋顶的茅草。这便是标准的武士头盔式房屋的构造,不过现在已经安装了玻璃窗等进行了多种改进,居住起来更为便利与舒适了。
文、照片 摄影师 髙橋義一(髙橋ぎいち)
翻译编辑 JST 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