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芥川龙之介的上海行,幻想的破灭

2019年12月18日 文化历史

从明治末年到昭和初期,东京都北区的田端,便如同艺术家的“梁山泊”一样,汇居了一大批有梦为马的年轻人。

在此后的岁月里,他们的名字横扫日本文坛、艺术界。包括作家芥川龙之介、室生犀星、菊池宽,思想家冈仓天心,画家竹久梦二、小穴隆一等。如今,名士风流已随雨打风吹去,原址上只余下一座田端文士村纪念馆。

自10月1日开始,田端文士村纪念馆举办《芥川龙之介的生与死》展,《上海游记》开头部分的6页手稿,是本次展览的重点。

芥川龙之介,中国读者对他最为熟悉的,大概是充满了妖气、狂气的《罗生门》与《地狱变》。而他最感兴趣的,则是中国的唐传奇和清志怪小说。在生涯140多篇作品里,有12篇都改自中国的怪谈,很擅长中为和用,旧说新写。

芥川龙之介的上海行,幻想的破灭

1921年,芥川龙之介以《大阪每日新闻》海外观察员的身份,前往上海,用了一百二十余日,游历了南京、九江、汉口、长沙、洛阳、大同、天津、沈阳等地,目睹了“老大国”步入民国阶段的第一个十年的现状,包括政治、文化、经济、风俗……并将自己的所遇所思所感,写成了一本《上海游记》。

大概笔者最近与芥川龙之介有缘。在观览过《芥川龙之介的生与死》后,11月27日,又受邀参加了NHK放送中心的试映会,观看了《异乡人——上海的芥川龙之介》。NHK电视台用8K影像还原了100年前的中国“魔都”。其实就连“魔都”这个叫法,也是从日本作家村松梢风的上海游记——《魔都》而来。

本次拍摄的绝大部分是在中国完成,剧组里有180名工作人员都是中国人,占到了9成。影片制作讲究,负责配乐的稻本响,使用的是100前的钢琴;扮演芥川龙之介的松田龙平穿着的西装,是拓植伊佐夫按照100年前的缝纫法制成。

芥川龙之介的上海行,幻想的破灭

影片,从他抵达上海后下船的那一刻开始,黄包车司机如同抢匪,卖花的老太婆贪得无厌。芥川龙之介难掩失望。“现代中国有什么呢?政治、学问、经济、艺术,难道不是悉数堕落了吗?特别是艺术,嘉庆道光以来,有一件值得夸耀的作品吗?国民不分老幼却都在高唱太平盛世。诚然,在年轻国民当中也许能看到一点活力。然而,他们的声音纵然能在全体国民胸中回响,事实上也缺乏巨大的热情。我不爱中国了,即使想爱也不能爱。”

他眼中的城隍庙是病态的绿色池塘,“那隆隆作响、斜着注入池塘的一股尿,是帝国没落的辛辣可怖的象征”。他从前读中国小说,看到不少浪荡子或神仙装扮成乞丐的样子,但现实看到的中国乞丐,“却浪漫的叫人退避三舍,膝盖上的肉腐烂得像剥开的石榴”。

芥川龙之介的上海行,幻想的破灭

电影对《上海游记》里的场景和出场人物还原度极高。比如扮演《玉堂春》里苏三的名角绿牡丹,脸部妆容都没有褪去,“就将那漂亮的衣袖一抖,用手指擤了一泡鼻涕,摔在了地板上。”据说这位绿牡丹,其实是年轻时的白牡丹荀慧生。

比如章太炎那双如线一般的细眼,蜡黄蜡黄的脸,和稀稀拉拉少得可怜的胡须,以及客厅里高悬着的一个鳄鱼标本。再比如大清遗臣郑孝胥,面色红润,腰板挺直,甘于清贫,却住着三层楼房,坐拥竹林香花,就连笔者也生了芥川之叹。“这样的一种清贫,我任何时候都甘于接受。”

还有“道道非常道,天天小有天”里见到的书寓先生——爱春、时鸿、洛娥、天竺和林黛玉。芥川龙之介看南国美人,偏爱耳朵,甚至“对中国女人的耳朵颇怀敬意”。因为日本人的耳朵太平板,肉厚者居多,像长在木头上的蘑菇,常藏身于涂抹了发油的鬓发后面,而中国女子的耳朵是处在春风吹拂下的。

可以说,芥川龙之介的上海之行,不仅仅让他认识到了彼时在混乱、变革中挣扎的民国,也改变了他对日本的看法,甚至萌生了一些反战的意识。尤其是章太炎的一番谈话。

章太炎告诉他,自己最讨厌的日本人,是那个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桃太郎。“我最讨厌的日本人,是桃太郎,他联合鸡、狗、猴子去攻占邻岛——鬼之岛,难道邻岛上的鬼就没有自己的生活吗?他们安居乐业,热爱和平……”这真是令芥川龙之介诧异不已。

电影里没介绍的是,芥川龙之介在章太炎的启发下,于归国后的1924年,发挥旧说新写的特长,发表了小说《桃太郎》。

桃太郎号令狗、猴、山鸡这三个随从,闯入了犹如世外桃源一般的鬼之岛。“那里椰林耸立,极乐鸟婉啭,是一片美丽的大自然乐土。生活在这片乐土上的鬼们当然也是爱好和平的鬼。”桃太郎见鬼便杀,狗见鬼便咬,山鸡见到鬼的孩子便用尖锐的喙戳死,猴子见到鬼的女人们,在绞杀之前总要先凌辱一番。

一切都仿佛是日后侵华战争的预言与写照。把书房命名为“我鬼窟”的芥川龙之介,或许一早就知道,谁才是真正的鬼子。

芥川龙之介的上海行,幻想的破灭

电影,结束于李汉俊的死讯传来。《桃太郎》,结束于鬼的不肯屈服,他们在柔美的月光下计划着如何复兴鬼之岛。芥川龙之介,结束于1927年7月的服药自杀,死时还穿着在上海买的布料制成的浴衣。

供稿 庄舟
编辑修改 JST 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