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新版1万日元上的涩泽荣一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

2019年04月12日 文化历史

日本宣布将于2024年启用新版纸币,其中1万日元正面人物将采用涩泽荣一的头像,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涩泽荣一到底是日本历史上的怎样一位人物。

新版1万日元上的涩泽荣一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

新版1万日元图案(照片:共同社)

涩泽荣一被尊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他以基于《论语》精神的经营哲学教导后辈。在担忧全球资本主义过度化的声音日益高涨的今天,提倡经营活动要追求“公益”的涩泽荣一的理念,再次受到关注。

新版1万日元上的涩泽荣一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

位于东京大手町常盘桥公园里的涩泽荣一铜像,守护着其正对面的日本银行总部(摄影:nippon.com日本网 编辑部)

论语和算盘能够两立

涩泽荣一(1840-1931年)一生创办和培育了包括日本最早的银行——第一国立银行(现为瑞穗银行)在内的大约500家银行和企业,人称“日本资本主义之父”。在这显赫的经营业绩背后,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他。那就是主张“道德和经济兼顾”的所谓“道德经济合一论”。他从自己信奉的儒学、特别是《论语》中去寻找根据,用“论语”指代道德,用“算盘”指代经济,主张“让论语和算盘融为一体是很重要的”。

“道德经济合一论”的理论构造是这样的:①对于经济来说道德不可或缺,②对于道德来说经济也不可或缺;因此,道德与经济互为表里,不可分割。道德,又分“不做不该做的事情”的消极道德,和“做该做的事情”这种积极道德。涩泽荣一主张:①对于经济来说消极道德不可或缺,②对于积极道德来说经济不可或缺。

涩泽荣一的“道德经济合一论”和他以此为理论基础倡导的“合本主义”,从2008年雷曼冲击前后起,在日本再度得到重视,同时在海外也日益引起关注。其背景,在于人们对于过度追求私利的全球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存有不信任感和危机感。

没有道德就没有经济

涩泽荣一认为,要想使经济活动顺利运转并获得持续不断的利润,消极道德是不可或缺的。这个消极道德,具体来说可归纳为以下两点:“不能有不诚信的行为”和“不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做买卖如果老老实实是很难赚钱的”。这个道理不但在日本,在任何地方可能都是被人们经常说道的。但涩泽荣一却主张“对于商人来说,信用才是根本”,“我可以断言,不说谎话照样可以做好生意”,而且他还引用自身经历,强调诚信对于经济活动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他还警告说,做生意不诚信可能一时也能赚钱,但那样的利润是“绝对不可能长久持续的”。

和“不要有不诚信的行为”不同,可能很多人对于在经济活动中“不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种道德观会觉得不太对劲。因为,“只要遵照规则,拼命追求自己的利益是没错的”,这是市场经济的常识。可是,涩泽荣一是这么思考的:“如果大家都把自我利益放在第一位来做买卖的话,结果就会形成互相争夺利润而两败俱伤的局面,这就谈不上经济。只有相互以他人利益为第一考虑,才有可能形成顺畅的经济活动。”

对此,大概有人会反驳说,“老好人式地做买卖的话,利润就会被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竞争对手抢走”。但涩泽荣一引用孔子在《论语》中说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只有以他人利益为第一考虑,自己最终才能获得持续不断的利益”。这种道德要求在经济活动中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但绝不是劝诫放弃追求自我利益本身。

没有经济就没有道德

涩泽荣一虽然重视上述那样的“消极道德”,但他同样不偏不倚地重视“积极道德”——“应该使人们在生活上没有经济方面的担忧,变得更加富有”。这种道德同样来自《论语》。孔子说,若能“博施济众”,“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涩泽荣一认为,这一点才是“《论语》最重要的地方”。把“博施济众”换个词来说,就是“追求公益”。涩泽荣一思想的核心就在于此。

原本,“富民”是当政者的责任,不管在孔子的时代还是在明治初期的日本,这都应该是个常识。但涩泽荣一为其赋予了新意。他认为,“今后,我们民间人士必须通过经济活动,成为能够担负起这个责任的核心力量”,“如果希望国家昌盛,那么必须先使国家富强起来。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发展科技,并通过工商业活动才有可能实现”。这是涩泽荣一的基本看法。

“没有经济就没有道德”的其中一层意思是指,“如果不使经济活动活跃起来,那么就无法实现追求公益这一积极道德的目标”。这一想法,才是涩泽荣一毕生创办和培育500多家企业的原动力。

“没有经济就没有道德”还有另一层含义。涩泽荣一认为,为了实现追求公益的目标,必须使经济活动活跃开展,为此就要让那些参与其中的企业或个人能够期待得到充足的利益(“私利”),这也是不可或缺的。人们只有能够期待“通过做事业自身也获利”,才会热心并耐心地投身于增进公益的终极道德事业中去。从这个意义上讲,同样“没有经济(私利)就没有道德(公益)”。

道德经济合一论的精髓:公益第一、私利第二

企业或其经营者为获得更大利益,不惜犯险做坏事,结果反而导致企业破产,甚至有时对整体经济造成沉重打击。我在过去的20年里,多次看到这样的事情在世界各地发生。我们有必要再次倾听涩泽荣一的教诲:“只要诚信就一定能够获利,而且所获利益是持续不断的。”这一教诲并非道学家的说教,而是作为一位创办了众多企业、为近代日本产业和经济打下基础的实业家和经营者——涩泽荣一通过自身实践证明了,并向大家传递的一个信念。

本来,遵守规则开展经济活动,不用涩泽说也是理所当然的。主张自由市场理论的亚当·斯密也提出要“公平竞争”,把不做坏事作为开展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斯密还认为,只要每位个体专注于追求自己的私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发生作用,使社会整体实现有序和繁荣。根据斯密的说法,个体没必要总想着公益,甚至不那么做更有利于社会。这一点,可以说不仅仅是斯密的主张,更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常识。

但涩泽荣一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参与经济活动的人们都必须负有积极道德的义务。他期待人们开展事业活动时,能够想着使大家都富有幸福这个公益目标。社会如果变得富足,作为结果,个体也能变得富有。在他的设想中,是先公益后私利这么个顺序。

而斯密设想的则是先私利后公益的顺序,而这个顺序成立的关键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令人遗憾的是“看不见的手”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贫穷、收入差距、环境破坏等问题滋生,人们正苦于如何缓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看不见的手”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有多方面的原因。我觉得原因之一,是人们被豁免了在私利之前追求公益的“积极责任”。而涩泽荣一重视通过商业活动追求公益理念,有可能为今后的全球经济指明一个光明的方向。

只是,在此需要特别附加说明的是,他的道德经济合一论并不是禁欲式地单纯追求公益。他是完全认可参与促进公益事业的人们的私利的,只要这种私利不是通过不诚信或通过排挤他人、以自我为中心得到的。因为,私利是促使人们倾力追求公益的原动力。

因此,说道德经济合一论的精髓为“公益第一,私利第二”是妥当的。所谓“私利第二”,并非说“私利是次要的,无所谓,要藐视它”。而是说,私利和追求公益是同等重要的,但在顺序上应该把私利作为公益的自然结果来看待。

“公益第一,私利第二”的理念,为思考今后资本主义的形态和新兴国家经济的发展方略提供了一种方向或启发。“论语和算盘”潜藏着贡献世界的可能性。

作者 田中一弘
本文转载自日本网
《客观日本》编辑部对部分文字及段落进行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