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东京科学大学等开发出铊中毒的早期诊断方法

2024年12月11日 生物医药

东京科学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发现,摄入毒物铊会导致肾脏中被称为“髓质外层”的部分形成结石。铊中毒的症状不明显,医生在诊断中很难发现。该成果可能有助于及早发现利用铊实施的犯罪和误食事件。

title

图 摄入铊后,肾脏的髓质外层会形成钙结晶(供图:东京科学大学)

铊对人体有极强的毒性,中毒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它常被用作谋杀的工具。铊中毒的症状除了脱发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表现,东京科学大学的鹈沼香奈教授表示:“因为常规检查无法检测出来,所以很容易被忽视”。

研究团队给大鼠投用铊后研究了肾脏的变化,发现在被称为“髓质外层”的部分形成了结石。

肾脏的功能是从尿液的前体“原尿”中重新吸收(Reabsorption)生物体所需成分。摄入铊后,原尿中的铊被吸收导致肾功能下降,本该被重新吸收的钙无法被正常吸收。钙会不断积聚在髓质外层并形成结石,引发严重的急性肾损伤。

通常情况下,肾脏的髓质外层不会形成结石。因此,如果在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的髓质外层发现结石,则很有可能是铊中毒导致。据称,通过投用抑制铊重吸收的药剂,有望缓解患者症状。研究团队计划将进一步研究肾脏损伤的详细机制,同时探索如何将该成果应用于医疗领域。

原文:《日本经济新闻》、2024/11/19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论文信息】
期刊:Archives of Toxicology
论文:Thallium reabsorption via NKCC2 causes severe acute kidney injury with outer medulla-specific calcium crystal casts in rats
DOI:10.1007/s00204-024-038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