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北海道大学从iPS细胞制备出能诱导免疫耐受的细胞,控制排斥反应

2023年07月21日 生物医药

北海道大学的遗传基因控制研究所的清野研一郎教授和该校研究生院医学院的村田智己(研究时为硕士研究生)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报告说,从供体小鼠的iPS细胞中成功分化诱导出造血干细胞及其前体细胞(iHSPC),将其移植到受体小鼠体内,成功控制了器官移植时会产生的排斥反应。通过将两种转录因子导入小鼠iPS细胞中,成功地高效分化诱导出了iHSPC。实验证实,接受iHSPC注射的受体小鼠能存活20周以上,即使不使用免疫抑制药物,随后移植的供体iPS细胞和皮肤片也能持续存活。该成果有望为利用iPS细胞进行移植医疗作出贡献。相关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5月25日号上。

title

图1 移植实验过程。从来自B6小鼠的iPS细胞中诱导出iHSPC,注射到异体小鼠C3129F1体内。然后移植来自B6的皮肤或iPS细胞并评估其存活情况。H-2k/b等表示免疫相关的基因型。(供图:北海道大学)

在大多数情况下,器官移植后,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的受体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使用iPS细胞进行异体移植也会面临相同的问题。对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将供体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受体,使受体处于暂时或永久的血液细胞共存状态(嵌合状态),从而诱导出免疫耐受的方法,并在人体中取得了成功。

此次研究团队以诱导免疫耐受为目标,在小鼠体内建立了嵌合状态,并调查了异体移植皮肤及iPS细胞的存活率。

首先,研究人员评估了多种引入iPS细胞的分子以分化诱导iHSPC。发现引入对血液细胞的分化和诱导至关重要的两个转录因子Lhx2和Hox4是有效的。

将制备出的iHSPC注射到受体小鼠体内后,即使在免疫抑制操作的效果短暂消失后,小鼠仍然能够生存超过20周,成功诱导出了嵌合状态。

此外,研究人员进一步将供体iPS细胞以及同源的皮肤片移植到这些小鼠体内,发现无需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皮肤片也能完好地存活下来。通过注射从供体iPS细胞中诱导的iHSPC,成功地在受体小鼠体内建立了免疫耐受状态。

原文:《科学新闻》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论文信息】
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论文: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 induce mixed chimerism and donor-specific allograft tolerance
URL:doi.org/10.1016/j.ajt.2023.0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