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东京大学等发现自杀者体内锂浓度比非自杀死亡者要低

2022年12月27日 生物医药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系研究科的安藤俊太郎副教授等与顺天堂大学医学部松川岳久副教授、东京都监察医务院、东京都医学综合研究所组成的共同研究团队宣布,发现自杀者眼睛房水中的锂浓度低于非自杀死亡者。由此认为体内微量锂浓度的下降与自杀可能相关。这一研究成果有望验证微量锂对预防自杀的效果。相关成果已刊登在国际科学杂志《Translational Psychiatry》11月7日号上。

title

图1:自杀组与非自杀死亡组房水中锂浓度的比较(提供:东京大学)

全球自杀人数每年高达70万人,日本每年也有2万人以上自杀。近几年,年轻人群的自杀有增加倾向,需要相应的预防对策。自杀由各种各样的复合因素引起,据推测,应激反应系统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而能达到预防效果的药剂非常有限。碳酸锂作为药剂之一,在1949年被导入到抑郁症治疗中,临床试验也证实了其对自杀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由于副作用等多种原因,碳酸锂没有被广泛使用。

至今为止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食物等被摄入体内的微量锂似有预防自杀的效果。另外,有报告显示通过近年的Meta分析表明,饮用水中微量锂浓度的高低与该地区自杀率成负相关。另一方面,自杀者体内的微量锂浓度与自杀的关联性则尚未明确。

为此研究团队对自杀者与非自杀死亡者体内的微量锂浓度进行了比较。以2018年3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东京都监察医务院被尸检或解剖的29人为对象,排除事故死亡和死后变化加剧的病例,对取得亲属同意的12名自杀者及16名非自杀死亡者,进行了房水中锂浓度的比较。所有死亡者均未服用碳酸锂情绪安定药物。

虽然有报告称房水在死亡后的变化很小,但研究团队仍在部分病例中间隔16小时收集了2次样品,对其变化进行了验证。通过细针穿刺角膜取到房水后,迅速将其放置在4℃环境下保管,并由顺天堂大学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测定,同时采集了血清,调查其与房水中锂浓度的关联性。

结果表明,自杀者房水中的锂浓度低于非自杀死亡者。自杀者的平均值为0.5μg/L,而非自杀死亡者的平均值为0.92μg/L。结果还确认了血清与房水中的锂浓度相关,明确了房水中的锂浓度在死后没有变化。另外研究还明确了血清也可利用的可能性。

安藤副教授指出:“在本研究中,虽然样品数量少,但依然获得了有意差,这是很有意义的一点。今后我们将再次验证结果是否具有再现性,并进一步探讨其他体内矿物质的影响,以及自杀者体内锂浓度变低的机制。另外,我们还希望研究一般人体内锂浓度与包括自杀相关行为在内的心理健康指数的关联性”。

原文:《科学新闻》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论文信息】
杂志: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论文:Comparison of lithium levels between suicide and non-suicide fatalities:Cross-sectional study
DOI:10.1038/s41398-022-02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