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为老年痴呆药物开发带来线光明,“去除原因物质与改善症状相关”——东京大学教授岩坪威访谈

2022年10月24日 生物医药

Eisai(卫材)公司于9月28日宣布,与美国Biogen公司共同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 “lecanemab”在最终的临床试验中确认了可抑制症状恶化的效果。2022年度内将在美国、日本、欧洲申请药品审批。此次,我们向专门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东京大学教授岩坪威询问了有关治疗药物的开发动向。

title

东京大学教授岩坪威

——阿尔茨海默病占痴呆症的60%~70%,其发病机理已经明确到了哪一步了?

被称为β淀粉样(Aβ)蛋白质出现在脑神经细胞的外侧,成为毒性较高的低聚物后进一步凝聚,形成淀粉样蛋白原纤维。Tau蛋白会被变成了被称为神经原纤维变化的纤维状结构,从而导致神经细胞死亡。这就是阿尔茨海默症状的基本机理。

“Aβ假说有两个意义。首先,Aβ的聚集是阿尔茨海默症的原因。这一点从因为遗传容易产生Aβ聚集的人早期就罹患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就可以看出,Aβ与致病原因相关是毫无疑问的。第二个就是通过去除Aβ是否能获得治疗效果”。

——Lecanemab以及2021年6月在美国有条件批准的、Biogen与卫材开发的“ADUHELM”对Aβ也起作用。

“近年来,以Aβ作为靶点的抗体临床试验开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实施临床试验的6个Aβ抗体数据综合来看,可以说Aβ去除率与临床认知功能的改善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然而,即便是有抑制病情发展的效果,也只能将认知功能下降的速度减缓20%~30%左右的程度”。

——Lecanemab在最后的第3期临床试验中达成了主要评价。

“第2期与第3期相比,抑制病情发展的效果约3成具有一贯性。已经到了可以讨论该药物的临床有效性的程度了。类似脑浮肿等有害情况的发生频率较低,临床使用便利。但是每月2次的给药频率高于其他(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今后的课题是找出有效的对象、普及生物标志物诊断、完善治疗制度等”。

——出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前,也就是在Aβ虽有聚集但几乎没有症状的时期去除Aβ的研究也在进行中。

“使用美国伊莱·莉莉公司开发的‘Solanezumab’,从病症早期阶段开始持续给药的临床实验已经进行了4年半,目前日本已经结束了给药期,2023年上半年将会出结果。至于Lecanemab,日本也于2021年9月开始了临床试验,预定进行4年的追踪”。

卫材的临床试验成功让研究迎来重大节点

title

卫材与Biogen公司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病候选药物“Lecanemab”

卫材公司此次宣布,以1795名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对象的Lecanemab第3期临床试验中获得了有意义的结果。服用了1年半Lecanemab的患者,与另一组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重症恶化指标被抑制了27%。

该药今年7月已经在美国申请快速审批,审查结束预定为2023年1月6日。因为已经通过了主要的评估项目,所以向获得许可迈进了一大步。

以Aβ为靶点开发的药物过去有过诸多失败,所以有不少专家认为很难取得成功。去除Aβ的Lecanemab在临床试验中取得的成功,为Aβ的异常聚集正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原因的Aβ假说提供了正确性依据。

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迎来了重大的节点。国内外制药公司以Aβ为靶点的药物开发,有望取得重大进展。

日文:藤井宽子、《日经产业新闻》、2022/10/3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