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海道大学遗传病控制研究所的清野研一郎教授与该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院妇产科渡利英道教授、圣玛丽安娜医科大学妇产科铃木直教授、滋贺医科大学医学部临床肿瘤学醍醐弥太郎教授、神奈川县立癌症中心临床研究所宫城洋平所长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首次确认,卵巢癌患者病灶的体液生理活性因子——白细胞介素-34(IL-34)是加大癌症恶性度的原因之一。
研究团队在经过外科手术及抗癌药治疗后复发的癌症病灶中,检出了IL-34的高水平表达。研究团队向人源卵巢癌细胞体外培养液中添加抗癌药后发现,存活的癌细胞中IL-34关联基因表达增强。小鼠卵巢癌细胞培养实验也显示,在癌细胞产生IL-34时,负责攻击癌细胞的杀伤性T细胞的比例呈减少趋势(参考下图)。
图:IL-34加剧卵巢癌恶性度
(A) 在卵巢癌患者的检查标本中,IL-34的表达水平随着癌症的恶化而升高。
(B) 源自癌细胞的IL-34通过作用于癌症局部区域的免疫环境来抑制抗肿瘤作用,抑制IL-34的表达可加强抗肿瘤作用。
临床标本的解析结果显示,3期和4期患者标本中的IL-34表达水平要比1期和2期患者高;在实施过外科手术和抗癌药治疗后复发的标本中,IL-34的检出水平要比原发灶高。此外,人源卵巢癌细胞系的实验显示,添加抗癌药后存活下来的细胞中IL-34关联基因的表达增强。
接下来,研究团队将表达IL-34的HM-1以及不表达的IL-34KO HM-1分别移植到小鼠卵巢内,并比较移植后小鼠的存活时间。经确认,移植IL-34KO HM-1的群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另外,在移植卵巢癌细胞后第10天切除原发灶卵巢肿瘤,解析了浸润到肿瘤内的细胞。团队发现负责攻击癌细胞的杀伤性T细胞在IL34KO HM-1形成的肿瘤中占比更高。
这些结果表明,卵巢癌细胞产生的IL-34可能通过作用于肿瘤内的免疫环境,加剧了癌症的恶性度。
本次成果阐明了IL-34与卵巢癌进展的关系,有望开发靶向IL-34的卵巢癌新疗法。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19年12月24日在线发布于《International Immunology》期刊上。
论文信息
题目:Interleukin-34 expression in ovarian cancer: A possible correlation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
期刊:《International Immunology》
DOI:10.1093/intimm/dxz074
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翻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