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鹿儿岛大学等开发颗粒状伤口敷料,可抑制癌症术后炎症

2019年08月15日 生物医药

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与鹿儿岛大学组成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了新型伤口敷料,可以覆盖消化道癌症治疗后的伤口,促进组织再生。这种敷料与目前使用的粘附性较低且效果有限的敷料相比,拥有约10倍的组织粘附性,能够抑制癌组织切除后出现的炎症。有望作为预防消化道癌治疗后发生的偶发症——狭窄及出血等的医疗材料而发挥作用。

目前,利用内窥镜切除食道、胃和大肠等发生的早期消化道癌症的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受到了广泛关注。ESD无需开腹,是利用内窥镜切除癌组织,因此能保留肌肉层等其他组织。但存在一个严重的课题,就是因切除癌组织而暴露的粘膜下层的组织容易发生严重的炎症,从而造成狭窄。目前使用片状伤口敷料覆盖伤口,不过这种敷料也存在课题,比如组织粘附性较低,导致生理组织伴随着敷料的分解而发生炎症,而且由于是片状,难以利用内窥镜覆盖到伤口部位等。

此次,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颗粒状敷料,不仅能牢固地粘附在活组织上,而且可以利用内窥镜轻松移动和喷洒。这种敷料是利用组织粘附性较高的疎水性分子对源自猪的明胶进行化学修饰,并利用喷雾干燥法将其制成颗粒状实现的。敷料的粒度非常小,达到了微米尺寸,可以利用内窥镜用喷雾装置喷洒。

研究小组利用猪的胃粘膜组织实施了粘附试验,确认新开发的敷料具有优异的粘附强度,约为现行品的10倍,为未进行疎水化处理的未修饰明胶颗粒的2倍。另外,与大鼠的全血混合后发现能够促进血液凝固。不仅如此,研究小组还向人工形成溃疡的迷你猪的胃部喷洒了这种敷料,确认其能减轻粘膜下层组织的炎症,抑制引发狭窄的粘膜下层组织的纤维化。此外,该敷料可以在体内分解和吸收,因此修复组织后无需再次手术取出。

该材料可以牢固地粘附在活组织上保护伤口,作为预防ESD后发生的偶发症的医疗材料备受期待。今后预定通过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与鹿儿岛大学的医工联合研究,推进临床前试验,以确立非临床POC(Proof Of Concept:概念验证)。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19年7月15日发表在学术期刊《Small》的网络版上。

鹿儿岛大学等开发颗粒状伤口敷料,可抑制癌症术后炎症

图1:(左)粘附试验的情况。(右)利用迷你猪胃部ESD模型验证治疗效果。

日文新闻发布全文

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翻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