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灵长类动物对死亡也有认识

2019年08月06日 生物医药

根据考古记录,早期的人类就已经开始做一些其他灵长类动物不做的事—有意识地用土掩盖死者。从这种简单的事情开始,人类创造了丧葬习俗,使人类对待死亡的态度成为了人类这个物种的一个标志。随着对其它生物的理解日益加深,人类发现并不是人类是唯一一个在面对死亡时会发生行为变化的物种。研究者们从认知、心理和生理方面广泛研究了非人类动物的死亡,这也被称为“比较性死亡学”1*。

在对灵长类动物的“比较性死亡学”进行的第一次深入研究中,京都大学灵长类动物研究所的André Gonçalves和牛津大学的Susana Carvalho分析了200多年来关于非人灵长类动物怎样面对同伴死亡的文献记录。该研究汇集了比较性死亡学所涉及的多个领域,包括考古学和心理学等,也涵盖了殡葬活动的演化时间轴。该报告发表在“生物评论 (Biological Reviews)”上。

在野外与人工饲养过程中的相关观察以及事实取证都可以追溯到19世纪。Gonçalves报告称,“虽然这些早期的报告中存在拟人化的嫌疑,但这些观察到的行为模式与如今观察到的仍然是一致的。” 该研究团队汇编并审查了240份报告的大量记录,以实现三个主要目标:编档历史,收集和解释已有数据,以及研究灵长类动物对死亡反应的演化框架。

虽然灵长类动物对死亡的某些反应经常因物种而异,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某些共同的行为:灵长类动物会保护死去的同类免受侵害,会将同类的尸体带在身边,甚至会表现出能够被称为“悲伤”的情绪反应。“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表现出与死亡相关的各种行为,其中最常见的是母亲将夭折的后代带在身边。许多因素促成了这种行为,但我们发现他们能够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抓住物体的能力,” Gonçalves继续说道。 “有趣的是,尽管不断尝试,狐猴或绢毛猴等灵长类动物并没有表现出这种行为。所以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它们缺乏抓握能力。”

骷髅前的猴子

图1. “骷髅前的猴子”,出自画家Gabriel von Max

当成年动物死亡时,该团队也观察到动物的一些不同行为模式,例如保护、瞻仰尸体,以及为尸体守夜。该团队报告称,这些行为可能是依恋关系的副产品。他们还推断,这将使灵长类动物从尸体中了解重要信息,也是将群体中的个体按照生死重新归类的方式,并借此通告群体层级结构发生的潜在变化。

此外,该团队提出,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能够隐约意识到死亡。“这不是一种要么全有要么全无的能力。对死亡的认识包括诸如对有生命、无生命的区分,或感官上对生存、死亡个体的区别对待,” Gonçalves解释说。 “人类在3岁之后才能意识到死亡概念。我们可以推断出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也具有对死亡某些方面的意识,但到目前为止,只有人类才能将其概念化。”虽然一些事实表明,类人猿可能确实有像人类一样的对待死亡的概念,但Gonçalves和Carvalho表示这种假设仍需在实验中验证。

该团队打算将这一发现应用到关于比较性死亡学的进一步研究之中,并希望其他科学家也能探索不同的研究途径以揭示人类独特的死亡观。

[用语注解]

1* 比较性死亡学
死亡学,即对死亡的科学研究,是一门综合了生命科学、医学、法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专门研究个体生命的终结。尽管一些定义将死亡学限制于对人类的研究,但长期以来人们也一直关注死亡对其它物种的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很明显,并非人类死亡学的所有方面都适用于对其他物种的死亡反应的研究。

参考文献:
Biological Reviews
https://doi.org/10.1111/brv.12512
“Death among primates: a critical review of non‐human primate interactions towards their dead and dying.”

英文新闻发布全文

供稿 钟维
编辑修改 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