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血糖没问题”?的人也要注意,“血糖骤升”的风险与应对方法

2019年06月11日 生物医药
日本语
血糖没问题?的人也要注意,血糖骤升的风险与应对方法

“体检时血糖值一直正常,所以不用担心自己会患糖尿病”——以年轻人为中心,大部分公司白领可能都有这种想法。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20~30多岁的人群中,“强烈怀疑自己患糖尿病的人”的比例在男性中不到5%,在女性中甚至不到1%(包括进行过治疗的人)。

血糖没问题?的人也要注意,血糖骤升的风险与应对方法

本图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17年国民健康及营养调查结果概要”制作

不过,研究糖尿病的向英里副教授(立命馆大学)提醒说:“即使是体检时血糖值正常的人,也可能出现血糖值在餐后短时间内急剧升高的‘血糖骤升(Spike)’现象。”血糖骤升是一种很严重的现象,研究指出,不仅是糖尿病,这种现象还会增加患心肌梗塞和痴呆症的风险。

难以通过体检和自觉症状发现

血糖没问题?的人也要注意,血糖骤升的风险与应对方法

糖尿病是因为体内负责降低血糖值的激素——胰岛素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导致无法顺利调节血糖值的疾病。

健康人的血糖值在餐后约30分钟达到峰值,约2小时后恢复到稳定状态。而糖尿病患者即使不是在餐后,血糖值也比较高。由于血糖值持续高值,因此可以通过体检检查出来。

那么,血糖骤升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向英里副教授介绍说:“餐后血糖值达到140mg/dl以上的话即可视为血糖骤升。这个数值比正常人高出很多,但经过1~2个小时后会恢复到稳定状态,这一点与正常人相同。由于血糖值仅在餐后升高,所以空腹接受体检时无法发现。而且也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因此很难自己判断是否存在血糖骤升的情况。”

虽然药妆店等有尿糖试纸销售,但尿糖要在高血糖状态长期持续后才会出现,因此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也只有患病时间较长的人才会出现尿糖。所以血糖骤升现象无法用试纸检测到尿糖。

看似跟血糖值无关的疾病的患病风险也可能升高,比如癌症和痴呆症

如上所述,血糖骤升不仅难以发现,而且被指出会增加患糖尿病和心肌梗塞等重大疾病的风险。

据向英里副教授介绍:“血糖值急剧升高后,会一下分泌大量胰岛素,导致作为分泌源的胰脏β细胞被过度利用。研究认为,反复重复这一过程会造成β细胞功能下降,因此容易患糖尿病。不过,详细的因果关系尚未得到证明,包括我在内,各国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研究。”

关于血糖骤升与心肌梗塞和痴呆症等其他疾病之间的关系,目前也存在很多不明确的部分。不过,关于痴呆症,有报告显示,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症致病物质的β-淀粉样蛋白会随着胰岛素的升高在脑内聚积,该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备受期待。

血糖没问题?的人也要注意,血糖骤升的风险与应对方法

血糖骤升风险

据NHK电视台2016年播出的特别节目《血糖骤升:揭露潜在威胁》介绍,在参与问卷调查的约16万4千人中,21%的男性和6%的女性被认为“血糖骤升的风险较高”。值得注意的是,男性的21%这个数值比女性高出3倍以上。也就是说,每5位男性中就约有1人的风险较高。为什么男性的风险尤其高呢?

向英里副教授表示:“血糖骤升的原因被认为跟糖尿病一样,包括遗传基因、年龄、挑食、吸烟、运动不足及肥胖等因素。风险高的男性较多可能是因为男性中拥有这些生活习惯的人相对比较多。”

与许多其他疾病一样,血糖骤升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是生活习惯不规律。即使自己觉得“从体检结果来看,血糖值还没问题”,但如果平时的生活习惯很混乱的话,也存在血糖骤升的可能性。

通过“改变进餐顺序”、“餐后轻度运动”和“摄取氨基酸BCAA”应对血糖骤升

血糖没问题?的人也要注意,血糖骤升的风险与应对方法

与糖尿病一样,改变生活习惯对抑制血糖骤升非常重要。向英里副教授介绍了下面几种比较有效的应对方法。

“首先是很多人已经知道的‘进餐顺序’。按照‘蔬菜→肉や鱼→米饭或面包’的顺序进餐,先吃食物纤维丰富的食材,最后吃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多的食材,这样能让血糖值缓慢上升。”

血糖没问题?的人也要注意,血糖骤升的风险与应对方法

餐后运动和摄取氨基酸能抑制血糖值的上升幅度

另外,饭后15分钟后轻度运动约15分钟也比较有效果。

“餐后不运动的话,血液会集中到胃肠道。虽然有利于消化吸收,但葡萄糖的吸收量必然也会增加。因此餐后做一点轻度运动,比如散步等,会抑制吸收,能降低血糖峰值。”

此外,运动前补充人体所需的氨基酸BCAA,不但能进一步降低血糖值,运动后血糖值也会持续降低。

“BCAA是豆腐等大豆产品、奶酪和酸奶等乳制品,以及牛肉、鸡肉和鱼肉等富含的氨基酸。很多都能在便利店轻松买到,所以只需在午餐时摄入其中一种,并在餐后轻度散散步就足够了。”

这些应对方法应该都是繁忙的白领人士也能轻松做到的方法。不仅是感觉自己可能出现血糖骤升的人,认为“自己没问题”的人不妨做为预防措施尝试一下。

日文全文

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