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THE公布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香港的大学包揽前4名

2025年04月09日 高等教育

3月19日,英国教育杂志《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公布了“2025年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从排行榜单1至217位来看,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连续6年获得高评价的香港5所大学排名均有所上升,不但包揽前4名,余下的1所大学也位列第11位。THE分析指出,香港凭借其作为“东西方桥梁”的长期成绩,加上近期学术交流限制以及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激烈竞争等地缘政治变化,使其在吸引全球人才和促进跨境合作方面继续保持优势。

排名前11位的学校具体如下:第1位仍是香港城市大学(与去年排名相同);第2位为香港科技大学(去年第9位);第3位为香港理工大学(去年第10位);第4位为香港大学(去年第6位);第5位为阿布扎比大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去年第2位);第6位为牛津大学(去年第3位);第7位为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去年第5位);第8位为剑桥大学(去年第4位);第9位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瑞士,去年第7位);第10位为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去年第8位);第11位为香港中文大学(去年第13位)。

title

香港排名前4的大学

科研强国的高校排名出现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前11名中除香港外的6所大学均较去年出现了排名下降。从整体排名来看,美国、中国、德国、法国等科研强国的大学虽占据榜单前列,但排名下降的大学远远多于排名上升的大学。其中美国、中国、日本、韩国的大学尤为明显。在入围的40个国家和地区中,仅有8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评价较往年有所提升。英国牛津大学等名校的排名也有所下滑,同样,澳大利亚排名最高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也从去年的第15位跌至第22位。

THE指出,英国和澳大利亚,以及整体评价上升的荷兰这3个国家的优异表现恐难持续。本次评价未纳入2024年数据,这是由于明年的排名将包含这3个国家政府推出限制留学生招收政策后的2024年数据。

国际化导向的评价体系

THE每年都会发布多种大学排名。其“世界大学排名”基于五大指标:教育环境(评价比重29.5%)、研究环境(评价比重29%)、研究质量(评价比重30%)、国际性(评价比重7.5%)、来自企业的收入和引用研究的专利数(评价比重4%)。其中,“国际性”指标由“外籍教师比例”、“留学生比例”、“含至少一位外籍合著者的论文比例”三项构成。而“2025年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在上述三项指标基础上,还纳入了“世界大学排名2025”的学术评价调查结果。

学术评价调查是让世界著名的研究人员分别列举出其本专业领域中教育和研究方面最优秀的15所大学。该调查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分别用于“教育环境”与“研究环境”的评价,在整体评价中所占的比重合计达33%。在“2025年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中,只有入围“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并且在学术评价调查中至少获得400票,此外在本国或本地区内至少获得200票,或者至少获得总票数10%的大学,才有资格进入该排名。

“外籍教师比例”、“留学生比例”、“含至少一名外籍合著者的论文比例”、“基于学术评价调查的国际评价”这四个评价比重均为25%。由于“2025年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与“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的评价方法有很大不同,所以此次两个排名的结果也依然存在很大差异。“2025年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第1名的香港城市大学在“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中仅位列第78名,第2名的香港科技大学位列第66名,第3名的香港理工大学位列第84名,第4名的香港大学位列第35名,第5名的阿布扎比大学位列第191名。

与来自中国内地学者的合著论文效果显著

香港排名显著提升且优势有望延续的原因是:首先在香港的各大学中,来自中国内地学生和教师被视为“留学生”与“外籍教师”,同时,这些外籍教师与中国内地研究人员合著的论文被视为“国际合著论文”。因此,香港的5所大学的“含至少一位外籍合著者的论文比例”均整体上升。2019至2023年间,香港与中国内地学者的合著论文总数增长约70%。除了这些对香港高校有利的情况外,THE还援引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黄福涛教授的观点指出:

“香港的大学一直很受外国人青睐,由于学术交流的限制以及中国与西方各国的AI竞争等‘广泛的地缘政治变化’,更强化了这一趋势。中国内地的学者们被香港的英语环境所吸引,更易在国际认可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合著论文比例的上升,原因可能是中国内地学者在香港高校的存在感有所增强。许多学者都与中国内地的研究机构保持着紧密的研究关系,这也是合著论文增加的原因之一。”

此外,“香港的大学凭借东西方桥梁的‘历史地位’,拥有同行认可的良好评价以及相对开放且资源充足的研究环境。尽管存在政治不确定性,但已成型的评价和国际网络,在吸引全球人才、促进跨国合作方面,持续为香港带来优势。”

中国内地知名大学排名普遍低位

与此同时,虽然中国内地的大学为香港的大学排名上升作出了贡献,但自身排名下滑的高校却很多。首先,在入围排名的20所大学中,只有两所大学的排名较去年有所上升:分别为比去年提升2位的同济大学,排名第146位以及去年未上榜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215位。更引人注目的是,与《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等近年来取得显著进步的许多其他大学排名的结果相比,越是知名的大学在“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中的排名反而越低。同济大学(第146位)是本榜单中排名最高的中国的大学,高于其在《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第154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215位)也高于《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第251-300位。天津大学第183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201-250名)、东南大学第207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301-350名)在“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中也获得了更高的排名。南开大学第203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201-250位)、北京理工大学第204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201-250位)、四川大学第205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201-250位)、中山大学第212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201-250位)和西安交通大学第216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210-250位)则排名基本相同。

但是,北京大学第147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13名)、南京大学第173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65名)、浙江大学第174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47名)、上海交通大学第181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52名)、复旦大学第192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36名)、北京师范大学第196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146名)、清华大学第195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12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208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53名)、武汉大学第210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134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第213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152名)、华中科技大学第217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166名),这些在“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较高的知名大学,在“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中普遍评价较低。

日本11所高校排名也全部下滑

日本也有类似的结果,但与中国不同。近年来日本的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排名持续低迷,所以,相比“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下降明显的只有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其他大学则差距较小,甚至有不少大学在“2025年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中的排名更高。更引人注目的是,入围的11所大学排名都较去年有所下降。排名最高的是东京大学,位列第164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28名),比去年下降了5位。接下来是下降8位的东京工业大学,为第169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195名)、下降8位的日本东北大学,为第171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120名)、下降16位的早稻田大学,为第176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801-1000名)、下降13位的大阪大学,为第188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162名)、下降10位的京都大学,为第190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55名)、下降20位的筑波大学,为第192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351-400名)、下降12位的九州大学,为第198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301-350名)、下降14位的北海道大学,为第201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351-400名)、下降16位的名古屋大学,为第206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201-250名)、下降14位的庆应义塾大学,为第211名(“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601-800名)。

(编者注:东京工业大学于2024年10月1日与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合并,更名为东京科学大学)

与世界大学排名相比,美国大学的落差也很明显

美国的大学虽然在国际化排名中有多大学名列前茅,但在排名上下降的大学远远多于排名上升的大学。首先从整体来看,美国的大学与在“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的排名差距非常明显。麻省理工学院(“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2名)排名最高,位列第33名,比去年下降了3位。接下来是哈佛大学(“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3名),比去年下降1位,为第45名、加州理工学院(“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7名)下降2位,为第49名、普林斯顿大学(“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4名)下降2位,为第52名、斯坦福大学(“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6名)下降4位,为第53名、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8名)下降2位,同样位列第53名、康奈尔大学(“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20名)下降4位,为第62名、哥伦比亚大学(“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18名)下降6位,为第63名、卡内基梅隆大学(“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24名)下降10位,为第68名、耶鲁大学(“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第10名)下降4位,为第69名。排名前10的高校排名都比去年有所下降。由于美国的大学在“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中的排名均居于高位,因此其与“2025年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之间的落差更加明显。

“2025年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

排名 去年排名 THE2025 大学名称 国家/地区
1 1 78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
2 9 66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
3 10 =84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
4 6 35 香港大学 香港
5 2 191 阿布扎比大学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6 3 1 牛津大学 英国
7 5 9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英国
8 4 5 剑桥大学 英国
9 7 11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瑞士
10 8 32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瑞士
11 13 44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
=12 12 =36 伦敦国王学院 英国
=12 =15 30 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
=14 =17 =56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荷兰
=14 =17 =50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英国
=14 14 =22 伦敦大学学院 英国
17 11 =110 维也纳大学 瑞士
=18 =20 17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
=18 19 29 爱丁堡大学 英国
=20 =23 =53 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
=20 22 =67 瓦赫宁根大学 荷兰
22 =15 =73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
23 =20 =58 阿姆斯特丹大学 荷兰
=24 27 77 昆士兰大学 澳大利亚
=24 26 83 新南威尔士大学 澳大利亚
26 =23 41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加拿大
27 28 106 华威大学 英国
=28 33 =80 格罗宁根大学 荷兰
=28 29 39 墨尔本大学 澳大利亚
30 =35 =87 格拉斯哥大学 英国
=31 42 =58 莫纳什大学 澳大利亚
=31 =31 123 利兹大学 英国
=33 30 2 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
=33 =35 =93 伯明翰大学 英国
=35 =31 139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 爱尔兰
=35 =40 21 多伦多大学 加拿大
37 38 61 悉尼大学 澳大利亚
38 =172 杜伦大学 英国
39 37 45 麦吉尔大学 加拿大
=40 46 78 布里斯托大学 英国
=40 =40 =185 圣安德鲁斯大学 英国
42 44 =71 巴黎理工学院 法国
43 43 =73 莱顿大学 荷兰
44 39 =152 奥克兰大学 新西兰
45 =44 3 哈佛大学 美国
46 =116 阿尔伯塔大学 加拿大
47 =146 约克大学 英国
48 =47 49 卡罗林斯卡学院 瑞典
49 =47 7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美国
50 301-350 哈立德国王大学 沙特阿拉伯
51 53 =196 阿尔托大学 芬兰
52 50 4 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
=53 =65 601-800 贝鲁特美国大学 黎巴嫩
=53 49 6 斯坦福大学 美国
=53 51 8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美国
56 56 43 鲁汶天主教大学 比利时
=57 63 601-800 卡西姆大学 沙特阿拉伯
=57 54 97 哥本哈根大学 丹麦
59 =69 =110 奥胡斯大学 丹麦
=60 60 =104 柏林自由大学 德国
=60 55 =180 开普敦大学 南非
62 =58 20 康奈尔大学 美国
=63 57 =18 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
=63 62 =95 隆德大学 瑞典
=63 61 26 慕尼黑工业大学 德国
=66 79 251-300 马来亚大学 马来西亚
=66 73 =116 奥斯陆大学 挪威
68 =58 24 卡内基梅隆大学 美国
69 =65 10 耶鲁大学 美国
70 =71 16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美国
71 77 76 索邦大学 法国
72 68 =84 马萨诸塞大学 美国
73 =71 =112 莱斯大学 美国
74 =69 351-400 扎耶德大学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75 64 40 佐治亚理工学院 美国
76 74 =130 乌普萨拉大学 瑞典
77 =65 =67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美国
78 80 1201-1500 黎巴嫩大学 黎巴嫩
79 86 =47 海德堡大学 德国
=80 251-300 黎巴嫩美国大学 黎巴嫩
=80 76 =14 芝加哥大学 美国
82 75 =84 柏林洪堡大学 德国
83 81 301-350 以色列理工学院 以色列
84 84 42 巴黎文理研究大学 法国
=85 88 201-250 东北大学 美国
=85 87 =14 宾夕法尼亚大学 美国
87 127 罗切斯特大学 美国
88 82 =62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美国
89 90 38 慕尼黑大学 德国
90 92 75 波士顿大学 美国
91 89 79 普渡大学 美国
92 78 33 纽约大学 美国
93 102 401-500 艾克斯-马赛大学 法国
94 85 =90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美国
95 101 401-500 图卢兹大学 法国
96 93 601-700 伊玛目穆罕默德·本·沙特伊斯兰大学 沙特阿拉伯
97 140 柏林工业大学 德国
98 91 64 巴黎萨克雷大学 法国
=99 251-300 石溪大学 美国
=99 121 哥廷根大学 德国
=101 94 89 波恩大学 德国
=101 =95 =18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美国
=101 =103 =100 图宾根大学 德国
=104 83 =166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德国
=104 =95 301-350 挪威科技大学 挪威
=104 99 72 南加州大学 美国
=107 106 27 杜克大学 美国
=107 =103 34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美国
109 108 =199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西班牙
110 98 =128 弗莱堡大学 德国
111 97 =112 根特大学 比利时
112 107 92 亚琛工业大学 德国
113 105 =196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 美国
114 113 =183 巴黎西岱大学 法国
115 116 =58 布朗大学 美国
116 109 401-500 查理大学 捷克
=117 501-600 伊玛目阿卜杜勒拉赫曼・本・费萨尔大学 沙特阿拉伯
=117 112 201–250 米兰理工大学 意大利
119 115 =149 巴塞罗那大学 西班牙
120 123 =196 圣母大学 美国
=121 132 =102 成均馆大学 韩国
=121 =132 汉堡大学 德国
123 124 69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美国
124 =110 122 密歇根州立大学 美国
125 =117 351-400 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 法国
126 114 25 华盛顿大学 美国
127 126 =107 赫尔辛基大学 芬兰
128 =117 =160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德国
129 100 31 西北大学 美国
130 119 =143 得克萨斯A&M大学 美国
131 =121 201-250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美国
132 125 =22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美国
=133 133 201-250 特拉维夫大学 以色列
=133 127 46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美国
135 141 801-1000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墨西哥
136 138 =146 博洛尼亚大学 意大利
=137 128 401-500 波尔图大学 葡萄牙
=137 134 251-300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美国
139 129 =98 埃默里大学 美国
=140 =130 251-300 里昂高等师范学校 法国
=140 =135 =56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美国
143 =142 251-300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美国
145 137 =189 印第安纳大学 美国
146 148 =154 同济大学 中国
147 139 13 北京大学 中国
149 145 201-250 帕多瓦大学 意大利
150 =146 =90 范德堡大学 美国
152 =142 =100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主校区 美国
153 =153 188 明斯特大学 德国
=154 120 =116 俄亥俄州立大学主校区 美国
=154 144 =143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 美国
156 =189 高丽大学 韩国
157 162 =136 亚利桑那大学 美国
158 152 =168 达特茅斯学院 美国
159 165 =172 台湾大学 台湾
=160 155 =163 弗吉尼亚大学主校区 美国
162 149 301-350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以色列
163 151 201-250 乔治城大学 美国
164 159 28 东京大学 日本
165 351-400 中东技术大学 土耳其
167 166 501-600 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 西班牙
168 156 =185 罗马第一大学 意大利
169 157 195 东京工业大学 日本
170 =146 251-300 爱荷华大学 美国
171 =163 120 东北大学 日本
172 =153 =130 佛罗里达大学 美国
173 =163 65 南京大学 中国
=174 161 =141 匹兹堡大学匹兹堡校区 美国
=174 158 =47 浙江大学 中国
176 160 801-1000 早稻田大学 日本
177 168 =112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美国
178 601-800 华沙大学 波兰
179 169 70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美国
180 170 =50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美国
181 167 52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182 171 =87 明尼苏达大学 美国
183 =181 201-250 天津大学 中国
184 601-800 朱拉隆功大学 泰国
185 =184 82 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 韩国
186 179 =102 延世大学首尔校区 韩国
187 801-1000 开罗大学 埃及
188 175 162 大阪大学 日本
189 =177 =62 首尔大学 韩国
=190 180 55 京都大学 日本
=190 =177 351-400 佐治亚大学 美国
=192 174 =36 复旦大学 中国
=192 172 351-400 筑波大学 日本
194 =181 =146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
195 176 12 清华大学 中国
196 201-250 犹他大学 美国
=198 186 301-350 九州大学 日本
=198 188 =199 圣保罗大学 巴西
201 187 351-400 北海道大学 日本
202 192 151 浦项工科大学 韩国
203 189 201-250 南开大学 中国
204 200 201-250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
205 195 201-250 四川大学 中国
206 190 201-250 名古屋大学 日本
207 191 301-350 东南大学 中国
208 194 =5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209 193 351-400 坎皮纳斯大学 巴西
210 196 =134 武汉大学 中国
211 197 601-800 庆应义塾大学 日本
212 198 201-250 中山大学 中国
213 199 =15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
214 202 201-250 印度科学学院 印度
215 251-3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
216 201 201-250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
217 203 =166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

(数据摘自Times Higher Education「Mos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2025」:=表示存在相同排名、―表示未上榜)

日文:小岩井忠道(科学记者)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相关网站】
Mos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2025: HongKong extends its lead
Mos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2025 | Student

【相关文章】
2025年02月27日 THE公布2025年世界大学评价排名:日中韩印排名欠佳
2025年02月05日 THE发布2025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亚洲大学持续崛起,日本大学表现依然低迷
2024年10月16日 THE发布世界大学排名2025:东京大学上升1位排名第28、京都大学排名第55
2024年06月11日 QS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日本的大学排名继续下滑,东京大学排到第32位
2024年02月20日 THE公布2023年世界大学评价排名:东京大学位居第10,日本有10所大学入围前200
2024年02月01日 THE公布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日本高校排名全面下滑
2021年02月02日 《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2021年最国际化大学排行榜:日本大学中东大最高,排名第13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