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命馆大学(校长仲谷善雄)于2月21日在东京校区(东京都千代田区)宣布,作为2024年度文部科学省的“地区核心特色研究大学强化促进事业(J-PEAKS)”的入选项目,将开设“引领全球的身体圈研究推进与人才培养基地”。该基地将开展以体育健康科学为核心的“身体圈”研究,在提高研究实力的同时,全力推进大学改革,以实现成为新一代研究大学的目标。

立命馆尖端跨领域创新共享空间(CVIC,暂定名)概念图(供图:立命馆大学)
“身体圈”研究旨在研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如何使人们迎来从现实到虚拟的可以自由扩展身体的多重环境化社会,探讨在这种环境下对人的身心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与作用。在多重环境化的社会中,当人们摆脱了疾病和残疾等多种限制时,人际关系将随之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方法,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尊重和认可所有人的社会,以及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实现幸福感的公平社会就变得极为重要了。
研究项目不仅将与合作机构(日本大学共同利用机关法人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生理学研究所、滋贺医科大学、顺天堂大学、大阪体育大学)和参与机构(东京大学、滋贺大学、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国立长寿医疗研究中心)相互协作,还将与国际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目前,作为实验设施的一部分,立命馆大学正在滋贺县草津市的琵琶湖・草津校区(BKC)建设“立命馆先进跨域创新共享空间(CVIC)”。
CVIC是一个能够高度融合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多重环境再现研究的场所,拥有420m²的跨领域(CV)竞技场等实验区域。
目前建筑即将完工,立命馆大学将利用J-PEAKS的预算,导入包括VR影像投影装置、人工气象室、头戴式显示器等在内的一系列环境干预设备,以再现多重环境,并配备包括用以评估环境对生理和心理影响的fMRI在内的各种测量设备,计划9月开始正式开始使用。
该设施能够定量测量环境对个体、小组和群体等不同层次对象的效果和影响,尤其是CV竞技场,可以同时测量对20至30人群体的影响,这将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实验场所。
利用上述实验环境,研究团队将以多重环境化社会为背景,围绕身心机能扩展、社交关系构建、人类社会适应与进化等核心议题,并通过跨学科融合推进研究。
具体而言,研究将通过再现团体的旅游场景或灾害现场,分析群体行为相互作用模式,并开发及验证引导健康行为和安全行为的干预技术;还将以小组为对象,研究现实与网络环境下的沟通过程中的脑功能解析,以促进初次见面人群的交流互动;还将以个体为对象,探讨虚拟空间中的“普罗透斯效应”对老年人身心机能的影响等。

立命馆大学副校长伊坂忠夫(供图:立命馆大学)
立命馆大学今年将迎来建校125周年,在过去的近30年里,该校一直以成为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不断推进大学改革。
自1995年设置大学首个产学合作窗口以来,立命馆大学持续推进了多项举措,例如,2008年启动了支持跨学科研究的校内制度(R-GIRO),从2010年左右开始成功参与了GCOE和COI等大型项目,并于2021年启动了“顶尖研究者招募战略”,以吸引卓越学者引领大学研究发展。2018年,学校在“学园愿景R2030”中提出了“创造新价值的次世代研究型大学”“培育创新性、创造性人才的大学”的发展目标。自2021年度以来,该校包括基金在内的研究投资总额已超过一百亿日元。
立命馆大学副校长伊坂忠夫充满信心地表示:“立命馆大学经过30年的研究积累和人才培养,现已步入在引领全球研究的同时,致力于解决全球性课题的新阶段。‘新一代研究型大学’不仅仅是研究型大学,更意味着要将研究成果与社会应用和价值创造挂钩。此次入选J-PEAKS不仅能够加强研究能力,更是大学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原文:《科学新闻》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