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日本学术会议论坛:中国推出新的科技振兴政策,改变单纯重视论文的评价方法

2020年09月07日 科学・技术奖

中国2月份公布了一项方针,作为评价科研人员、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研发主题的方法,改变单纯重视论文数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的评价方法。中国的科技进步惊人,在日本,认为中日两国的科技实力差距正在扩大的危机意识在日本科技界不断升高。中国的这一新方针的特点是,不满足于现状,认为过度重视国际上广泛利用的以论文为基础的研究评价方法存在危险,将进行大幅度修正。在8月29日日本学术会议主办的论坛上,该方针作为中国进一步立足未来的新动向备受日本科学家的关注。

title

日本学术会议以在线方式主办的学术论坛“实现有助于促进学术振兴的研究评价”

中国于2月20日公布了教育部和科技部印发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SCI是指国际信息服务企业“汤森路透”的文献索引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该索引收集了全球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据,不仅供研究人员用于自己的研究,还作为评价研究人员以及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水平及成果的基础数据而得到了全球的广泛采用。

现行评价方法的弊端逐渐显现

关于中国教育部和科技部的这个通知,日本学术会议8月29日以在线形式主办的 “实现有助于促进学术振兴的研究评价” 学术论坛上,东京大学总括项目机构特任教授中村荣一将其作为中国的新动向进行了详细介绍。中村首先介绍了中国的科技发展史,自文革以来,中国在明确的国家方针下积极致力于资金和人才投资,并制定评价框架,由此迅速提高了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能力。中村强调,其基础是对提高大学能力有强烈的意愿以及重视对大学的事业评价。据其介绍,在政府的强大压力下,为了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目前各大学也在实施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培养教师的能力。

在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研究环境大幅改善、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研究水平及待遇都得到提高。在论文和专利总数及被引用次数等方面也跃居全球领先地位。近年来,激发研究能力的基础就是利用SCI提供的论文数值指标。向在高被引用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被引用论文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提供优厚待遇的政策受到重视。

另一方面,由于偏重研究成绩,一些教师对教育、管理运营和社会贡献失去了兴趣。研究方面也出现了问题,比如很难将时间花在源于知识好奇心的独创性研究上,而是选择容易在短时间内出论文的研究题目等。由于晋升标准变得严格,一些大学里有相当数量的教师都放弃了晋升。虽然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但从学位审查到人事考查、研究经费分配以及大学和研究机构排名等,所有目的都使用SCI指标的弊端变得明显。中村还提醒日本的科研人员注意中国目前存在这些问题。

中国一定会执行吗?

中村认为,中国教育部和科技部印发该通知的目的是,纠正“SCI论文至上主义”,确立2020年以后的新评价体系。过于重视研究生产效率导致评价的最初目的——激发研究人员的能力和研究生院教育被忽视,另外,过于关注论文发表导致有助于社会发展的创新停滞。中村认为,发布此次的通知正是出于对这些问题的反省。

实际上,通知中提出了很多要求彻底改变此前的观点和做法的具体对策。比如“在研究评价中,不把SC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注意研究领域的特征,同时确立高度透明的同行评审体系”、“大幅减少评价项目,为合理的审查系统分配具有战略眼光的专家,确保充足的评审时间”、“取消直接依据SCI论文指标对个人的奖励”、“不将SCI指标作为授予学位的限制性条件”、“不公布数值指标的排名,也不用于研究人员、专业领域和大学的评价”等。

另外,通知中还要求大力改变对待研究价值的观点,“对于基础研究,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评价重点是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造,以及实际的产业贡献”。这些具体对策明确要求彻底改变研究的目的和评价方式,对此中村表示:“中国一定会执行的。日本也有很多应该向中国模式学习的地方。”

title

论文总数比较(排名前25位的国家和地区)(图片来自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的“科学技术指标2020”)

不仅是论文总数,中国发表的被其他研究人员引用的高被引用论文数量也在快速增加,对此日本从数年前就开始高度关注。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8月7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最近发布的2016~2018年自然科学类年均论文总数中,中国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一消息被大篇幅报道(被引用次数进入前1%和前10%的高被引用论文数量均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日本的论文总数勉强排在第四位。但被引用次数排前10%的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次数排前1%的论文数量均位居第九位,持续低迷。引人关注的是,日本不仅高被引用论文数量的排名低,数量也均比中国低一位数,差距非常明显。

title

林幸秀很早就指出了中国的研究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2017年4月7日,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综合研究·樱花科技中心主办的研究会)

17年就指出了中国的问题

从论文的比较来看,日本与中国存在明显的差距,另一方面,关于中国此次自己指出的问题,日本国内其实很早就有人指出过。在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综合研究·樱花科技中心于2017年4月主办的研究会上,当时担任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研究开发战略中心高级研究员的林幸秀(现为生命科学振兴财团理事长)报告了自己参与调查的《关于发表高被引用论文的研究人员的调查报告~中国研究人员的案例~》结果。

调查显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研究资金和人才大量增加,由此,论文数量开始增加,而且研究人员的数量也比较多,因此,评价体系主要以论文数量为中心,而不是从科学角度仔细进行评价。所以很难采用国际上广泛实施的由专业研究人员相互评价论文内容的“同行评审”方法。林幸秀介绍了中国的这种状况,同时认为:“由于同行评审在中国尤其难实现,因此只能重视论文这种定量评价体系,此外,竞争性研究资金容易集中在有能力的研究人员手中,而研究人员往往集中在热门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上,论文也呈迅速增加的趋势。另外,欧美流的科学研究是在文革结束后才开始活跃起来的,彻底追求真理,尊敬科学和科学家的文化没有在社会上完全扎根应该也是原因。”

林幸秀根据在中国的调查结果,2020年4月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暂译名)的专著。书中介绍,中国在生命科学研究的领域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还指出中国存在以下问题。“关于中国的研究课题,首先要指出的是缺乏独创性,这在中国的其他科技领域也存在。另外就独创性而言,目前还赶不上欧美等的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

此外,持续追踪中国科技动向的科学记者仓泽治夫也于6月份出版了图书《中国对科技霸权的野心——太空·核电·华为》(暂译名),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取得的显著发展,同时指出了中国存在的下述课题。“中国要想掌握世界霸权还存在决定性的不足。在科技的世界里,要想赢得尊重,必须有‘理想’。中国的科技政策过于重视‘强国主义’,缺乏‘追求真理’和‘为人类做贡献’等‘理想主义’。”

日文:小岩井忠道(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相关链接】
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中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
日本学术会议主办的学术论坛“实现有助于促进学术振兴的研究评价

【相关报道】
第103届CRCC研究会“关于发表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人员的调查——以中国研究人员为例”(2017年4月7日举行)报告“光凭被引用次数评价论文质量存疑”
书评《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
书评《中国对科技霸权的野心——太空·核电·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