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日本的科技政策】(一)战后重起,科学技术厅的成立轨迹

2019年07月17日 科学・技术奖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开始转型向现代化国家迈进,为此选择了“富国强兵”政策。为了让国家富裕起来,同时拥有抵御外敌侵略的强大军事力量,日本开始快速导入欧美各国的先进文化和科技。为此大量聘用了外国人,扩充了社会资本。借助他们的力量,一边模仿先进国家一边培养了日本的技术人员。这些举措激发了明治中期(1885年前后)至后期(1910年前后)的“产业革命”,日本的产业实力和技术实力在“赶超欧美”的口号下取得了快速发展。

之后,前往欧美留学的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的科学家带着研究成果回国,先后成立了理化学研究所(1917年成立)等多个研究设施,为日本众多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日本的科技政策】(一)战后重起,科学技术厅的成立轨迹

2015年改名为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的理化学研究所

到昭和初期(1930年代中期),日本已经凭借基础科学全面建立了重化工工业,还建立起了覆盖全国的输配电干线网络。然而,在推进大东亚共荣圈构想的过程中,日本的工业技术逐渐倾斜向了军国主义。

二战战败后,整个日本的经济实力、生产实力和技术实力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生产设备和研究设施被彻底摧毁。不过也有幸免的东西。那就是在战争惨祸中幸存下来的技术人员。这些被称为“技术官僚”的人员在战后第二年就汇总整理出了战后的第一项政策成果。这就是1946年9月制定的《日本经济重建基本问题的修订版》(「改訂日本経済再建の基本問題」)。这是从战后很快被废除的大东亚省调到外务省调查局的官员整理制定出的科技振兴政策。

《日本经济重建基本问题的修订版》中包括“技术研究的奖励与组织化”、“研究经费的支出”、“技术研究的实用化”、“技术的综合化”以及“重视基础研究”等现在也足以适用的建议。这些建议有很多都是战前编制的《科学技术新体制确立要纲》(「科学技術新体制確立要綱」)中已经提出过的内容,战前的科技“遗产”就以这样一种形式被继承了下来。当然也有战后新追加的题目,比如“与外国的技术交流”和“出口产业与技术研究”等。

日本战后的科学技术和产业技术主要分为两大谱系。一个是为了在战败后的饥饿和通货膨胀状态中让日本经济重新走上再生轨道而设置的经济安定本部(简称“安本”)下属的资源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由技术官僚和工科领域的大学教授等担任委员,讨论并提出各种经济重振建议。该资源委员会后来更名为资源调查会,1956年5月成立科学技术厅(2001年改编为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学术政策局)时接管了委员会并接收了其中的人才。

【日本的科技政策】(一)战后重起,科学技术厅的成立轨迹

原科学技术厅办公楼外观

另一个是作为科学技术的新学术体系于1948年成立的“日本学术会议”。当时在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GHQ)的支持下,为刷新战前的学术体制,成立了由各领域参加的学术体制刷新委员会,经过该委员会的讨论,成立了作为审议机构的“日本学术会议”,以及负责将学术会议的建议反映到政策中的机构“科学技术行政协议会”(由学术会议的代表和相关各省厅的事务次官组成)。

在这一过程中,给日本国民、尤其是科学家们带来极大自信和希望的,是日本首位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博士获奖的消息。1949年11月,汤川博士凭借基本粒子理论“介子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出现后,1952~1953年左右日本政界和学术界等纷纷呼吁,要想应对全球范围的技术革新,积极推进科技政策,就必须设置强有力的科技行政机构。

主张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势力推动了这一进程。战后,全球的科技开发核心是美国。美国是战胜国,几乎没有受到战争的重创,资金实力雄厚。战争期间作为军事用途投资研发的原子弹、弹道导弹和计算机等领域在战后发展成了“原子能”、“航空航天”和“计算机”等领域,国家资金绵绵不断地投向这些领域。战后不久即开始的全球规模的“东西冷战”构架也促进了对这些领域的研究投资。

而在这些领域中,日本被置于局外。因为这些领域的技术都可以直接用于军事用途,在《和平宪法》的限制下,美国等国家的技术信息也很难进入日本。

在这种背景下,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于1953年表达了核能技术不能由一国垄断,而应该向世界各国公开信息,在国际社会的管理下和平利用的看法,并制定了向其他国家提供浓缩铀的政策。

1955年5月,日本众议院下属商工委员会通过一项决议,即“为了推进核能的和平利用,实现科技的飞跃发展,希望在总理府设置科学技术厅,对包括原子能统括机构在内的所有科技行政机构进行综合调整和革新”。

【日本的科技政策】(一)战后重起,科学技术厅的成立轨迹

日本国会议事堂,国家政策及决定都在这里通过

同一时期,全球性的原子能和平利用运动蓬勃展开。1955年8月,联合国在瑞士日内瓦主持召开了第一届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会议,日本也派出5名技术官员出席会议,超党派国会议员团随行。会后,国会议员团视察了欧美各国,并发表联合声明,强烈呼吁制定促进原子能和平利用的基本法律,设置推进相关法律制定的科技行政机构。

关于成立科学技术厅,国会议员率先行动推进立法,政府内部也积极呼应,首先于1956年1月在总理府内设置了原子力局,同年5月终于成立了科学技术厅。

科学技术厅的组织部门包括由科学技术行政协议会的事务局变更而来的企划调整局、由总理府原子力局变更而来的原子力局,以及由资源调查会事务局变更而来的资源局,此外工业技术院的调查部门和专利厅的发明奖励部门也合并至科学技术厅的调查普及局。

文: 泷川进
翻译・编辑修改 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