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国际学术和专利信息调查咨询企业“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了“2025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评选出了在技术研究和创新领域引领全球的100家企业/机构。日本共有33家企业/机构入选,虽较上年减少5家但仍为入榜最多的国家。其中,第3名为本田技研工业(去年第3),第4名为佳能(去年第2),第5名为丰田汽车(去年第4),第6名为精工爱普生(去年第5),第8名为富士胶卷(去年第8),日本企业占据榜单高位。
“2025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上榜日本企业
排名 | 企业 | 排名 | 企业 | 排名 | 企业 |
3(3) | 本田技研工业 | 25(33) | 东京电子 | 57(65) | TDK |
4(2) | 佳能 | 26(25) | 住友电器工业 | 58(69) | 日本电产 |
5(4) | 丰田汽车 | 31(19) | 日立制作所 | 59(66) | 理光 |
6(5) | 精工爱普生 | 39(39) | 电装 | 60(62) | 三菱重工业 |
8(8) | 富士胶卷 | 46(-) | 日本电信电话 | 61(61) | 日东电工 |
13(11) | 三菱电机 | 48(48) | 京瓷 | 63(47) | 矢崎总业 |
14(17) | 松下控股 | 51(59) | 铠侠 | 65(58) | 信越化学工业 |
17(18) | 索尼集团 | 52(41) | 富士通 | 87(79) | 小松制作所 |
21(21) | 村田制作所 | 53(60) | 兄弟工业 | 71(55) | SCREEN控股 |
23(24) | 东芝 | 54(85) | 大金工业 | 73(53) | 住友化学 |
24(9) | 发那科 | 55(54) | 欧姆龙 | 88(88) | 日本电气 |
(数据出自科睿唯安“2025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2024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表示未上榜。()中的数字表示前一年的排名)
科睿唯安14年前开始每年发布“全球百强创新机构”名单,但自2024年起,才开始对第1位到第100位进行了排名。作为第2次进行排名,今年和去年一样,韩国的三星电子蝉联第1位,此外,中国腾讯从2024年的第16位飙升至第2位,显示出日本以外亚洲地区企业的高评价也值得关注。
“2025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上榜国家与地区的企业/机构数以及过去5年的数据
国家/地区 | 企业/机构数 | 排名最高企业/机构名(排名)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日本 | 33 | 本田技研工业(3) | 38 | 38 | 35 | 29 | 32 |
美国 | 18 | 雷神技术(10) | 17 | 19 | 18 | 42 | 40 |
台湾 | 13 | TSMC(台湾积体电路制造)(18) | 11 | 11 | 9 | 5 | 4 |
韩国 | 8 | 三星电子(1) | 8 | 5 | 5 | 5 | 3 |
德国 | 8 | 西门子(15) | 7 | 7 | 9 | 3 | 4 |
法国 | 7 |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30) | 6 | 7 | 8 | 3 | 5 |
中国 | 6 | 腾讯(2) | 5 | 4 | 5 | 4 | 3 |
瑞士 | 3 | 斯沃琪集团(66) | 4 | 3 | 4 | 3 | 3 |
荷兰 | 2 | 飞利浦(38) | 3 | 3 | 3 | 2 | 2 |
瑞典 | 1 | 爱立信(33) | 1 | 1 | 1 | 1 | 1 |
芬兰 | 1 | 诺基亚(83) | 0 | 0 | 0 | 1 | 1 |
英国 | 0 | 0 | 1 | 2 | 1 | 0 | |
沙特阿拉伯 | 0 | 0 | 1 | 1 | 0 | 0 | |
加拿大 | 0 | 0 | 1 | 0 | 1 | 1 | |
西班牙 | 0 | 0 | 1 | 0 | 0 | 0 | |
俄罗斯 | 0 | 0 | 0 | 0 | 0 | 1 |
(数据出自科睿唯安“2025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以及2020年~2024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
韩国和台湾的企业也获得高度评价
与以往一样,此次日本和美国的企业依然占榜单的半数以上。但近年来,引人关注的是亚洲国家和地区企业的评价显著提升。日本在2022年以35家入选企业超过大幅减少至18家的美国,时隔两年成为入选企业最多的国家。今年,日本以33家企业连续第四年蝉联第一,远超过第二名美国的18家公司。韩国除第1位的三星电子外,LG化学排名第7位(去年第7),LG电子第11位(去年第15),现代汽车第16位(去年第29),SK海力士第19位(去年第40),起亚汽车第20位(去年第26),三星电机第29位(去年未上榜),三星SDI第74位(去年第57),共有8家企业上榜,与去年持平,但最大亮点是多数企业的排名均实现了提升。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入选的企业较去年增加2家至13家,仅次于日美。而在5年前的2020年只有4家企业上榜,可见台湾企业的实力正在迅速增强。除作为半导体代工制造企业迅速崛起的台积电(TSMC)获得18位(去年23)外,半导体、电子和计算机设备相关企业以及作为台湾科技发展重要基地的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也榜上有名。
中国企业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中国的上榜企业较去年增加1家至6家。除第2位的腾讯外,还包括第7位的华为技术(去年第7)、第12位的京东方科技集团(BOE科技集团,年第12)、第77位的蚂蚁金服集团(去年第52)、第90位的瑞声科技(AAC科技,去年第84)、第91位的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去年未上榜)。
过去14年来,有16家企业连续入选“全球百强创新机构”。其中日本9家、美国4家、韩国2家、瑞典1家。科睿唯安评价称,这一结果显示日美韩作为全球创新大国对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长期贡献。同时科睿唯安认为,中国有两家企业跻身前10名——腾讯大幅跃升至第2位、华为保持第7位,是“第二个在总体排名中取得显著进步的国家,这证实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尽管与美日欧等传统技术领先国家相比,中国在全球重要发明数量上虽然仍较少,但中国创造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发明,已成为创新的主要发源地。报告高度评价了在过去十年间,中国建立起了坚实的知识经济体系,为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事实。





(数据出自科睿唯安“2025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
多维度严格评估专利价值
评选提供创新知识全球领先企业的“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是如何评选出来的呢?首先,企业与机构需要满足自2000年以来申请500件以上的专利,且在2019至2023年的5年间注册100件以上专利这两个条件,约有3000家企业/机构符合条件。此外,还有四项指标:按照对他人技术创新的影响所计算出的发明技术领导力水平(影响力);有效新颖创意产生的经济资产水平(成功率);对发明投入的资金和地区投资水平(地域投资);技术发展的水平(稀有性),通过这四项指标严格对企业/机构所拥有的专利价值进行评估。
此外,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福祉(Well-being)、流动性((Mobility)、互联性(Connectivity)和自动化(Automation)也是评估的重要考量因素,以确定真正符合全球百强创新企业/机构。根据科睿唯安的数据,入选百强的企业/机构将创新置于商业战略核心,平均将8.8%的营收投入科学、工程、产品设计和问题解决方面。
科睿唯安的评估基于其庞大的专利数据库,与既往侧重财务增长和收益性的评估方法不同。例如,美国虽有18家公司入选,仅次于日本,但其中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谷歌的控股公司Alphabet仅位列67位。然而,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为社会提供不可或缺的服务和产品,同时还拥有极高市值的美国五大IT企业“GAFAM”(Alphabet、亚马逊、Meta、苹果和微软)中,除了Alphabet,其余四家均未入选“全球百强创新机构”。
科睿唯安日本的一位知识产权信息官对亚马逊、Meta(前身为Facebook)、苹果和微软落选的原因进行了说明。
“与硬件相比,软件专利往往更难获得稳定且广泛的专利。平台型企业更多依靠自身规模和广告效应维持市场,而非以专利保护为核心。这类企业更倾向以品牌力和技术(商业秘密)保护知识产权。相比之下,与自行开发和销售硬件的企业相比,通过专利形成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必要性对于GAFAM这样的平台型企业来说并不高。例如,iPhone、Echo等GAFAM的最终产品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中,许多自主开发并制造销售零部件的企业进入了百强。”
制药、医疗和生物技术相关企业入围较少
按行业领域划分有哪些企业/机构入选呢?入围最多的行业是“电子和计算机设备”,比去年进一步增加到28家。其次是“半导体”(12家),“工业系统”(11家)比去年有所下降,而“汽车”(11家)则比去年有所增加。接下来是“化学材料”7家(比去年减少)、“航空航天和国防”6家(比去年增加)、“工业综合企业”6家(与去年数量相同)、“电信”5家(与去年数量相同)、“能源和电力”3家、“软件、媒体和金融技术”3家、“政府和学术研究”3家(均与去年数量相同)、“消费品和食品”2家、“制药”1家(均较去年下降)、“医疗和生物技术”1家(与去年数量相同)。“电子和计算机设备”、“半导体”、“工业系统”和“汽车”等与工程相关的企业,与“制药”、“医疗和生物技术”等生物技术企业,在业绩和评价上有着显著差异。

(数据出自科睿唯安“2025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
造成这种显著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科睿唯安日本的知识产权信息官解释道:“在医疗和生物技术领域,每项专利的范围和价值往往大于电子领域。例如在电子领域,标准化进程中往往涉及大量企业的众多专利,企业之间需要频繁进行专利互用,或通过交叉许可共享多项相关专利,这使得依靠单一专利进行技术保护变得极不可能。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新的专利,并且需要对庞大的专利组合进行维护和管理。”
此外,关于“全球百强创新机构”的整体评选结果,还显现出了以下特点:这是基于科睿唯安公司独有的专利数据库,对全球的发明数据进行系统且基于经验的分析后得出的评选结果。因此,与其说是选出了纯粹的创新企业,不如说更倾向于选出了那些在知识产权活动方面对创新贡献了力量的企业。
日文:小岩井忠道(科学记者)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相关网站】
科睿唯安「Top 100全球创新机构 2025报告」(要登録)
【相关报道】
2024年03月12日 全球创新机构百强中日本企业占38家,其中6家排名前十
2023年03月06日 世界百强创新企业,日本38家上榜创历史最多,企业专利获得评价
2022年03月17日 科睿唯安发布“2022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日本35家企业上榜时隔2年重登榜首
2021年03月02日 科睿唯安发布“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29家日本企业上榜,日美合计占70%
2020年02月28日 最具创新力企业Top100:日美继续领先,中国仍仅3家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