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人物】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机器人专家——福田敏男

2021年09月14日 人物往来

福田敏男,1948年12月12日出生于日本。福田敏男致力于机器人学领域的研究,是全球首位提倡微纳操作机器人注1的专家。

说起福田敏男进入机器人学研究领域的契机,就不得不提到给他童年带来极大震撼和乐趣的日本卡通形象“铁臂阿童木”了。福田敏男几十年来研究过的机器人不计其数,但至今仍让他难以忘怀的,是那个双腿喷火、风驰电掣的 “铁臂阿童木”。那时,还在上中学的福田敏男对“铁臂阿童木”这一人物形象产生了强烈的好奇:“这是会飞的机器人?”

福田敏男1973年从早稻田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到美国耶鲁大学留学,1977年获得东京大学产业机械工程博士学位,之后先后担任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研究员、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客座研究员、东京理科大学助理教授、名古屋大学教授等职位。

在中国栽下“两棵树”

1995年,应时任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的邀请,福田敏男首次到中国交流访问。此后他又多次往返于中日之间,并担任了几所高校的客座教授。作为外籍教授的福田敏男表示,想要在中国栽下“两棵树”:一是发展和壮大中国机器人技术领域的研究,二是在中国培养该领域的研究人才。一次采访中,福田敏男说到,“中国以往大多引进国外技术,现在需要做属于自己的机器人,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尤为重要。根不扎实,树也长不高,只拿国外的技术,树干不粗壮,树也不能枝繁叶茂。”

作为中国政府引进的外国专家,2013年福田敏男正式进入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并率先实现了两个“首个”——一是创建了世界首个跨尺度协同生物组装机器人系统,实现了200微米人工微血管的自动化加工;二是创建了世界首个纳米操作机器人系统,实现了单细胞原位特性表征,为重大疾病诊断与个性化诊疗开创了新技术。这两项成果可谓所在领域研究的里程碑,被誉为未来高端医疗诊治机器人的代表技术,在国际上均获得高度评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骄人的成果背后,是福田敏男巨大的付出。福田敏男的团队骨干、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石青曾介绍说,研究进入关键阶段的时候,福田敏男经常废寝忘食,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而在福田敏男的学生们看来,老师对研究忘我的投入则源于他自身对科研的极大兴趣,遇到任何疑问,福田敏男都会第一时间仔细、认真地研究清楚,绝不会拖到第二天。

福田敏男不光自己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指导的学生也是尽职尽责,是业内出了名的“高标准、严要求”。福田敏男希望学生能跳出所在大学的有限的圈子、着眼于更高的学术目标,他常对学生说,“和业内交流的同时,也要敢和斯坦福、哈佛这些世界顶尖名校的学生比拼。”福田敏男会要求学生在学术会议上做成果展示前必须练够100遍以上,对自己发表的内容达到极致熟练的程度之后再上台演示。迄今为止,福田敏男在中国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超过30名,有些学生如今也已成长为中国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其中不乏世界瞩目的学者。福田敏男学术团队的壮大,极大提升了中国在世界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地位。

除了自身精于研究和治学,福田敏男还充分发挥了中日间的学术桥梁作用,经他介绍,日本建设机器人学会前会长、IEEE注2会士(IEEE最高等级会员,在学术科技界被认定为拥有权威的荣誉和重要的职业成就)、日本大阪大学新井健生等教授也担任了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科研团队的专家,由此中心的科研团队力量更上了一层楼。

福田敏男作为全职教授加入北京理工大学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负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一系列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也给出了一份毫无争议的满分答卷——所在团队提出了基于跨尺度机器人协同细胞组装等一系列生物制造技术,突破了人工微血管、人工肝小叶等新型病理学、药理学模型的机器人化构建,为再生医疗、组织工程领域精密人工器官构建提供了全新方法和理论。团队还先后于IEEE Trans系列、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在IEEE ICRA等机器人领域著名国际会议中获得优秀论文提名奖8项,并获得了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

title

福田敏男所在的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图片: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立足中国,载誉前行

2010年,福田敏男摘得工程技术领域的“诺贝尔奖”——IEEE总部颁发的最高奖“终身成就奖”。 2014年,福田敏男倡导筹建了IEEE 机器人及自动化学会北京专业委员会,同年,福田敏男荣获由中国政府颁发的为表彰具有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项“友谊奖”。2015 年,中国主办世界机器人大会,福田教授受邀担任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邀请到了时任 IEEE 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主席Raja教授等世界顶级专家前来交流,之后又广邀全球机器人领域顶尖学者来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参观交流,有效地扩大了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2016 年,福田敏男联合主席之一在北京理工大学创办了“机器人—人功能单元融合仿生系 统(CBS)”IEEE 技术委员会,并于 2017 年 10月在北京首次主办 IEEE CBS 国际机器人大会,同年,福田敏男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这也是中国在技术研究领域学者的最高荣誉。2018年,又创办IEEE Transactions on CBS 期刊。通过福田敏男的牵线搭桥,日本电气通信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为中日间的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继续添砖加瓦。2019年,福田敏男当选为2020年IEEE总主席。在2019至2021的连续三年中,参和管理IEEE全球事务。值得一提的是,这是IEEE历史上第一位来自亚洲的总主席。

title

福田敏男(右一)与历任IEEE总主席合影(图片:北京理工大学

2019年,时任原北京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梅宏接受中国高校研究媒体的采访时,激动地提到:“福田院士从最初的客座教授,到全职的外国专家,再到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的经历塑造了外籍学者在高校成长、成功的学术路径,并创造了所在学科国际高端人才聚集效应,是中国广大高校国际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良好范本,包含了丰富的教育、科研和大学国际化内涵。”

福田敏男在中国的研究生涯,还在继续之中。

撰稿:中日双语杂志 《聴く中国語
编辑修改:JST 客观日本编辑部

注1:微纳操作机器人是尺度介于微纳米级别,可以对微纳空间进行精细操作的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疾病诊断治疗、靶向递送、无创手术等场景。
注2:IEEE即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致力于电气、电子、计算机工程、通信、自动化工程等有关领域的开发和研究,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