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让荒原变沃土的日本技术专家们(上)

2021年05月17日 人物往来

三条大江汇流形成的冲积平原——中国三江平原,分布有一片中国最大的沼泽区,历史上一直因为排水不畅,导致农作物无法健康生长。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派遣退役的人民解放军战士进驻开垦,也未能解决问题。最终帮助中国政府达成夙愿,在三江平原成功进行排水造田的,是日本的技术专家们。

title

图片:湿地三江平原,1979年9月(图片:中山辉也)

曾是“不毛之地”的三江平原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中国的粮食生产实现了显著增长。其中,位于东北地区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盛产大豆、玉米和大米,如今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粮食供应基地。历史上曾被称作“不毛之地”的三江平原变身为中国大粮仓的背后,离不开曾任新潟市龟田乡土地改良区理事长的佐野藤三郎(已故)等一批日本技术专家的支持。

三江平原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条大江汇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与美国密西西比平原和乌克兰平原并称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派遣已经退役的人民解放军到这片面积约1500万公顷的广阔平原开垦拓荒。

title

然而,由于这片沼泽湿地排水不畅,作物生长受到阻碍,大量枯萎死亡,让垦荒人员感到十分头疼。对于着力推进粮食增产计划的中国政府而言,在三江平原种植谷物,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夯实农业基础一直是多年的夙愿。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中国政府恳请日本为三江平原的农业开发提供帮助。龟田乡土地改良区接下了这个任务。土地改良区是农户团体,他们代替政府实施基于公共投资的土地改良事业。龟田乡土地改良区在新潟市的湿地地带龟田乡建设排水器安装场地,治理沟渠,整备耕地,成功实现了旱地化改造,将过去被称作“地图上看不到的湖泊”的这一地区变成为县内屈指可数的水稻产区。

中国方面注意到了这件事,向时任理事长的佐野投去了橄榄枝,1978年,三江平原农业开发项目正式启动。

因为专业技术和访华经历,成为考察团成员

配合项目的启动,新潟县日中友好协会组织了一个三江平原农业基本建设考察团。协会动用佐野的人脉,从大学、研究机构和民间企业等方面物色了考察团成员。当时,总公司设在新潟市设立的北日本技术咨询公司(现在的Kitac)老板中山辉也,作为水库地质的技术人员入选为考察团的一员。

title

作为地质技术专家参加了考察团的中山辉也。Kitac株式会社董事长。1937年生于新潟县。新潟大学理学系毕业后,进入东京一家建筑业咨询公司工作。之后曾供职于新潟县政府,1973年创立北日本技术咨询公司(现在的Kitac),出任董事长。2017年起任现职。目前还兼任公益财团法人新潟县国际交流协会理事长、NPO法人新潟县对外科学技术交流协会理事长、公益社团法人日本技士会顾问等职。

生于1937年,曾在新潟大学攻读地质学的中山,毕业后去了东京一家刚创业不久的公司。这家名为“应用地质”的公司,主要承包地质勘察业务。中山在一线工作中掌握了水库地质勘察技术。后来,他回到新潟,在县政府当技术职员期间,考取了“技术士”资格。三年后,他辞职开了自己的公司。这些职业经历成为了他入选考察团的决定因素,在以佐野为团长的12人中,42岁的中山最年轻。当年佐野对中山说的一句“一起去趟中国怎样?”,成为了他此后长期从事国际技术交流活动的机缘。

中山被选中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曾有过访中经历。1979年1月,中山所属的日本技术士会策划了首次技术交流,目的地就是中国。当时,前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刚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不久的中国,还需要从香港中转入境。中国内地与香港的边境管理极为严格,入境内地时,他必须拖着沉重的箱子走过一座简易木桥。

在内地一方的入境管理局,或许是虚荣心的表现,工作人员一直面无表情地反复翻阅中山那本崭新的护照,拖了不少时间。中山回忆到,那个时候他想起了前苏联被称作“铁幕”,中国被称作“竹幕”,“至今仍对当时的紧张感记忆犹新,觉得自己来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方”。

中山等人在大约两周的时间内,相继前往广州、上海和南京等地,考察了人民公社的灯泡工厂、自行车工厂和农业研究所等单位。当时他并不曾想到,第一次的访华经历,竟然会对后来参与三江平原项目产生积极影响。

任务开始

1979年8月,考察团乘坐特快列车从上越新干线开通之前的新潟站出发,接着从东京成田机场飞往北京,计划在中国逗留两个月。到了北京后,坐软卧包厢花了17个小时到哈尔滨,然后又坐了10个小时的火车,从哈尔滨来到作为三江平原前线基地的佳木斯。

抵达佳木斯后的大约一周时间,从早到晚听取中方关于三江平原农业情况的介绍,日方人员作了关于本国先进技术的说明报告。为了培养本国技术人员,每次有外国技术调查团来访时,中方都会召开研讨会,评估技术水平。

黑龙江省曾计划大量利用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对日本生产的可以捕捉地下水流动状况的最新探测器表现出了极大兴趣。作为水库地质勘察专家,中山就日本国内的进行的地质分析工作极其与中国地质评估标准的匹配性等问题做了说明。

当时,中国正急于维修过去粗制滥造的水库,所以中方技术人员认真倾听,并积极提问咨询。中山回忆说,或许是因为反日情绪根深蒂固,“之前开会时,听他们的发言感觉似乎不太重视日本的技术力量,但我作了说明汇报后,中方重新认识了日本的技术水平,态度上也充满了敬意”。

title

中日两国技术人员研讨会,1979年9月,佳木斯(图片:中山辉也)

启程!奔赴三江平原

考察团一行在充分做好“预习”后,出发前往佳木斯,奔赴三江平原。他们享受了准国宾待遇,无论去哪儿,都有特警贴身保护,技术专家加上翻译、司机,共约60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大家分组乘坐按照前苏联军用汽车仿制的四驱车(北京吉普),驶向了目的地。

title

考察团成员出发前往三江平原,1979年9月,佳木斯(图片:中山辉也)

这片平原广袤宽阔,远远超出了中山的想象,遥远的地平线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这里原本是禁止外国人进入的区域,但对他们特事特办,解除了禁令,一行人一路畅通无阻。不过,有的路段泥泞不堪,有的路段泥土冻结后,冰层不断累积加高,地面隆起近一米。由于每天要在这样崎岖的道路上连续行驶300公里以上,所以就算是四驱车也颠簸不堪,头经常会撞到车内顶棚或铁架子,搞得人人腰酸脖子疼。

title

三江平原农业开发基本建设考察团,一路乘坐北京吉普,每天行驶300公里以上,1979年9月,三江平原 (图片:中山辉也)

每到一处,他们都受到了热情招待,但也遇到一点麻烦。被安排入住的公务员宿舍里没有洗澡的地方。当地居民在室内体育馆里摆上铁桶,准备好临时澡堂,用扁担挑来热水。虽然在众人面前洗澡有些抵触,但毕竟浑身臭汗,也只能硬着头皮洗了澡。

还有需要跑到距离寝室几百米远的地方上厕所也很不方便。中山苦笑说:“当地老百姓给我准备了搪瓷洗脸盆当作马桶,总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到最后也没有用。”

直面农村地区的艰苦现实

和中山结对工作的中方人员是一名水利地质技术人员。虽然语言不通,但相处时间长了,两人发现在古典音乐方面兴趣相投。在工作上,他们互相出主意,通过技术探讨加深了交流。在此期间,中山调查了道路建设、灌溉和农作物栽种等情况,初步掌握了当地现状。

在接触到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过程中,让中山印象深刻的是国营农场与人民公社的差距问题。国营农场建有烧结砖瓦住房,可以用自行车当作短距离交通工具;而人民公社却只有晒泥砖房,出门全靠一双腿。他亲眼目睹了一切有保障的国营农场与靠天吃饭的人民公社之间天壤之别的差距。

在考察地遇到的一名司机竟然是日本遗华同胞,这也成为一段难忘的记忆。逗留期间,还碰到了好几个像是遗华同胞的人,中山深切感受到战争给人们留下的创伤,痛心不已。

title

国营农场的孩子们。背后是烧结砖瓦住房,1979年9月,三江平原(图片:中山辉也)

title

人民公社的居民。他们住的是晒泥砖房,1979年9月,三江平原 (图片:中山辉也)

感受到佐野的满腔热情

考察团的原定计划是待到十月,而佐野和中山之后还有其他安排,所以先行一步离开了三江平原。在返回新潟的漫长归途中,中山有幸听到了佐野的体验感想。中山回忆道:“本以为佐野先生会大吐苦水,结果他却说起了日本今后的理想状态,还有日中关系的重要性——‘一旦有点什么事儿,还是得靠邻国帮衬啊’。”中山还说,早在日中邦交实现正常化以前,佐野就一直坚信两国关系会“解冻”,并为之不断努力,自己对他敬佩不已。

title

踏上漫长归途的佐野(中间)与中山(左)在火车上闲谈,1979年9月,黑龙江省(图片:中山辉也)

考察团结束任务回国两个月后的12月,时任首相大平正芳访问了中国。他向中国政府强调,有必要进一步促进两国在各个层面的交流,并宣布作为国际协力事业团(现在的国际协力机构,JICA)实施的技术合作事业,将向三江平原开发项目投资7亿日元。

过去一直在民间层面推进的三江平原项目,从此驶入了加速前进的快车道。(文内省略敬称)

作者:片冈优佳
本文由 日本网 授权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nippon.com所有,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均请事先联系日本网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