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人物】帮助中国征服白浆土的日本人——新家宪

2021年04月20日 人物往来

1939年,新家宪出生在日本北海道札幌市,1961年从北海道大学农业学院农业工程系毕业后,先后在三菱重工京都制作所、本田技术研究所工作。1971年开始,新家宪又担任了专修大学讲师、北海道短期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新家宪是土壤学的专家,他曾撰写的农学博士论文的标题就是“流体泵对土壤层破坏的研究”。

新家宪同时还是农业机械领域的专家,1996年他获得了日本农业机械学会学术奖。1999年起,新家宪又开始担任专修大学名誉教授、北海道短期大学农业机械系教授、校长等,直到2010年退休。

新家宪的家族为药商,家庭条件优越,加上他本人在大学任职,生活可谓相当安逸。但他却选择了20多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并为此奋战了700多天。这究竟是出于什么缘由呢?

缘分源于“白浆土”

1990年,时任北海道短期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新家宪,偶然听朋友说起中国东北有一种奇怪的土壤,让当地的农民束手无策、叫苦连天。这激发了新家宪的好奇心。他随即出发,来到中国黑龙江垦区农作物种植地考察。

当地农民向新家宪反映,土地质量比盐碱地好不到哪里去,看似长势良好的作物,最后的实际产量都很低。新家宪翻开土层,发现只有土地的表层是黑色沃土,第二层则是厚达20公分的白浆层,不仅硬而且板结程度非常严重,结果就是影响了土壤内部的水份上下运行,阻碍作物根系生长,进而使得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而且,让新家宪十分惊讶的是,这种白浆层的厚硬程度,连他带去的土壤测定仪都扎不进去。新家宪不禁感叹道,这哪里是可以种植庄稼的土壤?

title

新家宪在当地讲授土壤知识(图片:《心系北大荒的日本人》,作者钮海燕)

黑龙江省的白浆土总面积约331.4万公顷,其中三江平原占到196万公顷。多年以来,当地的人们在白浆土的改造方面下了不少力气,但收效甚微。比如把白浆土与黑土混拌后将农作物种植其上后,发现只有当年收成还可以,第二年就开始大量减产、回到原先水平。

白浆土农作物产量低下,一旦改良成功,对于续垦和增产意义重大。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新家宪从土壤粉体工学角度找到了白浆层高硬度的原因,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保持表层黑土层位置不变,将白浆层和淀积层两层土壤按适当比例混拌。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作物可以增产,而且还能让土壤硬度大幅度下降,效果保持多年。中国的同行之前也考虑过这种做法,并且设计和生产过样机,但由于样机技术上存在明显缺陷,达不到要求的混拌效果,再加上能申请到的科研经费极为有限,就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了。新家宪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随即表示,由他来负责主持开发这种高技术性能的新型机械,并将试验放在日本北海道短期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内进行,所需经费也由他着手筹划。1994年,黑龙江省外国专家局和新家宪所在的大学签订了合作研究协议。同年新家宪就先后研制了三种犁型并邮寄到黑龙江进行试验,收集到使用意见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改进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5年,第一台三段式心土混层犁在三江平原八五三农场(国家科技攻关示范区)试验成功,这种新型犁由表土犁、白浆层破碎器和淀积层破碎器构成,牵引阻力与农场现有的机械动力相匹配——这使得白浆土的大面积改造成为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新家宪的敬业程度也让多年来配合他一起工作的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的科研人员叹服不已——每天早晨不到4点,新家宪就起床了,做笔记,整理资料,开始计划一天的工作。他的背包里一直放着一个大手提电筒,就是为下地照明专门准备的。

1996年,示范区改良后的1000亩土地上,玉米增产29%,高粱增产13%;1997年,大豆增产10%以上。产量的大幅提高让人兴奋不已,示范区面积也迅速扩大到3.4万亩。时任八五三农场场长的曹燕侠感慨到:“现在这样一改,土壤十年八年不复原,相当于为我们农场穿上了一双战无不胜的铁鞋。”同年,三段式心土混层犁获得中国知识保护产权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经国家农业部组织专家鉴定,这种专用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0年起,这种犁又被先后用于河北、内蒙古的白浆土改良。

彻底征服了中国的白浆土后,新家宪又把研究方向转到黑龙江省西部的盐碱土改良上,日本土壤专家新家宪的名字在当地变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002年到2003年的中国非典期间,新家宪也没有停止考察的脚步,始终在各地之间奔波。回到日本后,他也被足足隔离了10多天。日后受访时谈起那段往事,新家宪也只是淡淡一笑了之。

十几年来,新家宪20多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在中国累计工作700多天,改良的土地直接经济效益增加6000余万元。与黑龙江省外国专家局的合作研究期间,新家宪还向中方无偿赠送了计算机、传真机、土壤测试仪器等设备,价值累计500余万日元。在他任教的大学,他还手把手地悉心培养了3名中国籍的农学博士,继续为中国的土地改良事业做贡献。2014年,新家宪与中国学者共同发表的科研文章《白浆土心土间隔改良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也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屡获殊荣,实至名归

因其在中国做出的突出贡献,1996年,新家宪荣获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中国政府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项),由于颁奖时新家宪在西班牙马德里参加学术会议未能到场,后来中国政府专门把他和妻子接到北京,举行了一个隆重而热烈的颁奖仪式。1998年11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出访日本,新家宪和8位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日本专家一起受到了亲切接见。2004年新家宪又获得中国河北省颁发的“燕赵友谊奖”。

2010年7月4日,新家宪铜像揭幕仪式在日本举行,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札幌总领事胡胜才应邀出席、揭幕,并在致词中提到,“新家宪先生20年来,27次踏上中国土地,为改良中国东北及内蒙古、河北省等地区广泛分布的白浆土、盐碱土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尊铜像是中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新家宪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的象征,也是纪念新家宪先生为中国土壤改良所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件宝贵礼物。”

title

新家宪铜像揭幕仪式现场(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札幌总领事馆官网)

时至今日,包括黑龙江在内的中国东北三省仍是中国供给大米、玉米、大豆、马铃薯、高粱等粮食的重要地区。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心系北大荒,成功改良了东北白浆土的新家宪,可以说为中国的老百姓撑起了一片天。

撰稿:中日双语杂志 《聴く中国語
编辑修改:JST 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