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青木保:“跨文化理解”的践行者

2020年12月22日 人物往来

困惑中的领路人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重启了人文学科的公派留学。1982年1月31日,我有幸成为通过日本文部省论文审查的第一名国费研究生,来到了我所向往的日本。因为日本同属“汉字文化圈”,我对这片土地的亲近之情油然而生。但自踏上这片土地,我却总是产生一种如影随形般的异样感受。与日本人相比,是认识问题的方法和角度有所不同?还是价值观的标准各异?这种疑问在我的心里不断地膨胀起来。

当然,那时的中国与日本由于发展阶段不同,较之日本而言,中国的生活水准至少差了三十年之多。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文革结束,全国上下探讨如何摆脱贫困的求索时期。号称经济大国日本的世风民情、以及反映其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之处时常令笔者震惊、疑惑继而迷惘。

一天,我在图书馆偶然看到了一本消解了我心中疑惑的著作——《在泰国的寺院》(青木保著,中公文库,1979年版)。从这时候起,这本书将我的研究视角从日本、日本文化,转移到了跨文化理解方面,也使我开始认识到文化的共性并不能取代文化的个性,更不能忽略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书中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儿子就要入寺修行,远游他乡,送别的母亲泪流满面。在作者眼中,母亲的泪水无疑是在诉说着无尽的伤感和悲戚,然而在泰国人看来,这泪水中饱含的却是一位母亲看到孩子终于长大成人,感到自己多年的含辛茹苦终有回报时的欣慰和喜悦。一样是泪洒衣襟,一样是舐犊情深,但日本人感受到的伤感和悲戚,转化到泰国人身上却变成了欣慰和喜悦,同样的现象演化出两种不同的相反情感。作者在书中形容自己从这种差异中,受到了“灵魂的震动”和“心灵的洗礼”,而作为读者的我则从作者笔下感受到了接触异文化、发现异文化进而理解异文化的意义和升华。

对母亲之泪的“跨文化”解读,成为启迪我发现异文化、研究并理解异文化的契机。同时,也使读到这些形象具体的比较的我,如同拨开了眼前的迷雾,感悟到在文化的根底,共性与各性本为并存的常态,通过对比考察和分析,可发现并存的背景,冷静沉着地正视现实,平衡自身的心态,寻觅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中肯之方。不言而喻,对于认识日本来说也如此,除了汉字文化的共通之处,还需要从个性,即地域文化、异文化的角度予以观察。该书所揭示的对待异邦文化的视角和姿态,基于作者全身心投入的实践,折射到读者身上时,就形成了一种启示。这部拨点迷津,引领我前行的著作的作者就是青木保先生。

出生于1938年的青木保是著名人类文化学者,有着40多年对亚洲文化进行调查研究的经历。曾担任大阪大学、东京大学、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早稻田大学、法政大学、青山学院大学等高校教授、日本民族学会会长,同时也出任过美国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客座教授。2007年4月至09年7月,他出任第18届日本文化厅长官,是第4位就任该职位的民间人士。卸任之后,又于2012~19年担任了日本国立新美术馆馆长。

title

2009年,本文作者获得日本文化长官表彰,由时任文化长官的青木保亲自颁奖。获奖理由为:作为长年活跃在中日文化交流事业的专家,为日本的文化传播做出了贡献。在宫泽贤治的作品中译方面尤为显著。

“米饭的香味

1972~73年,青木保选择了离开经济大国日本,来到泰国曼谷的一所寺院出家修行。他认为那是当时能过够脚踏实地认识亚洲的途径。于是,身高一米八五的异国青年出现在曼谷的街头。他身裹两件套在一起的袈裟,在瑟瑟寒风中赤脚托钵。在那些日子,无论是上智大学和东京大学的学历,还是身份、家世都全然无用,只有不畏风雨,埋头修行。而这所有的体验,都是青木保自己设计的对异文化的体验和研究,也是他通过全方位考察异乡,地域研究的凤凰涅槃。这一阶段用心血所凝集的成果,主要反映在《在泰国的寺院》与《礼仪的象征性》(岩波现代文库,2006年)这两本书中。后者于1985年获得三得利学艺奖。鉴于他取得的学术成就,青木保被大阪大学授予人类文化学博士学位。

青木保赴泰修行20年之后,1992年,在大分市举办的日本国民文化节纪念仪式上,我应邀作为嘉宾参加,并被草柳大藏主持人安排坐在青木保身旁。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人生引路人。

那场会议的主题是《亚洲的色香味》,因为是现场电视直播,坐在舞台上的我倍感紧张。就在这时,面对主持人关于亚洲的香味的提问,青木保微笑着答道:“最香不过的是刚蒸熟的米饭的香味!”此言赢得会场一片掌声。这质朴却又充满哲理的发言让我的紧张顿时轻松下来,甚至仿佛闻到了稻米的飘香。

随后,沿着青木保的思路,我也在回答“亚洲的色彩”时,将瞬间闪现在脑海中的“红色”举例描述,并就亚洲各国对红色的价值共识作了介绍。

应该以何种心态来对待学问,又应该以何种方法来研究外国文化?这是我长期以来都在苦苦思索而又不得要领之处。青木保的发言开启了我:文化源于生活,那些看起来日常化、通俗化的事例中其实蕴藏着文化的精髓。而将日常生活中的感悟用万人共通的说法予以表达,如“米饭的香味”,实则指明了文化研究的最关键的方向和方法。

会议结束后,我突然收到了青木保的亲笔信,邀请我前往其所在的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文化政策课程担任客座教授。我了解到,开创该课程的初衷在于寄希望于用文化的力量克服对立,为亚洲的安定与和平提供参考。青木保主张,必须参照借助亚洲各国的智慧,尤其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睿智。在了解到青木保的良苦用心之后,我欣然接受了邀请。

在此后的岁月中,通过跟随青木保学习与工作,我目睹了青木保坚守初心,坚持亚洲共通的价值观的基点,以推进和平发展为目的并付诸于实践。他踏遍了亚洲各地,进行实地考察,著书论说,从未间断。随着对青木保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认识,我感到有必要也有责任将他的学术成果传播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

2008年,为纪念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祝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为了将青木保的研究成果分享给更多有志于跨文化理解事业的同仁,我与年轻的学子们共同翻译了青木保的三部代表作《日本文化论的变迁》、《异文化理解》以及《多文化世界》,并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付诸出版。

title

本文作者领衔翻译、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青木保三部著作

青木保的三部代表作

《日本文化论的变迁——战后日本文化与自我认同意识》1990年出版伊始便荣获吉野造作奖,1999年又改出文库本,是日本文化论专著中的长久畅销书,也是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推荐翻译书目。

迄今为止,从鲁思·本尼迪克特的名作《菊与刀》到赖肖尔的《当代日本人》,再到“间人主义”等等,日本文化论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果试图对这一论题展开新的论述,必须首先梳理此前日本文化论的展开轨迹和抵达点,并在对此进行批判性消化的前提下,构筑起崭新的论台。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该书为研究日本文化和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了一幅实用而又具有指南功能的新地图。

显然,该书的确将战后日本出现的“日本文化论”系统地绘制成一幅简洁明了的地图,同时又立足现状考察了相关理论的可取和偏颇之处,对于战后出现的日本文化论予以一一评说,赋予该书教材型特色。

该书的特点之一,就是把《菊与刀》作为战后日本文化论的起点,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加以探讨。论及了《菊与刀》在美国文化人类学界的变迁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并整理了战后日本文化论发展的起点、轨迹与现状,审视了日本国内对《菊与刀》的批判,并对日本国内学者对《菊与刀》的批判进行了再批判,对我们从更深层次上理解《菊与刀》的文化相对主义观点提供了一把标尺。

此外,书中还客观的论述了当代日本文化的开放性,以及摆脱并超越脸谱化、情绪化的必然走势。该书还对战后日本文化论进行了独特的划分,比如从“否定的特殊性认识”、 “历史相对性的认识”、 “肯定性的特殊性认识”、 “从特殊到普遍”等。这些别具一格的角度引导读者对日本文化论的论述分期进行考察,联系日本社会历史的背景,探讨了其间与所谓常识大相径庭而又饶有兴味的问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读者自会发现,该书可谓具有开放性和客观性的范例,尤其对外国人认识日本文化大有裨益。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这样预测:在美苏对立的时代结束后,不同文化间的对立将愈发表面化。在这一背景下,2001年青木保出版了《异文化理解》(岩波新书)。

青木保认为,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不是用意识形态,而是以文化作为切入点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即文化的作用替代政治的效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加之全球化增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接触,互为渗透,使人们不得不关注文化的差异和融合。因此,如何与异文化接触,文明互鉴,业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修养。为此,青木保以自己所体验的丰富事例为材料,在书中浅显易懂地向读者讲授这一应时而生的当代课题。

他以在泰国修行托钵的体验为原点,指出:当代亚洲文化本身是在世界各个区域发生的相互渗透,互为交融的过程中而形成的,跨文化理解基本上从两个方向相向而行。其一是从理解异文化抵达对母体文化的深层认识,其二是从感悟母体文化抵达对异文化的理解。

该书还充满了对当今世界热点话题的思索,比如靖国神社和历史教科书等问题。因为青木保主张,文化差异甚至会导致转化成为纷争的导火索,对跨文化理解缺乏认识和行为,易于产生偏见、处理问题时容易陷入片面化、简单化。如当代日本便缺乏把近邻中国和韩国作为跨文化理解的对象来加以认识,从正面加以审视这两个邻国。反之,在中韩两国,也不无存在着表层解读日本的氛围。这种认识的误差时而导致对相互文化的不理解,甚至造成相互理解过程中的政治介入,将文化推向政治化的倾向不可无视。

全球化增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机会,也让原本人们关注不够的文化差异浮出水面。因此,跨文化理解相关的知识和体验,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新型教养之一。

《多文化世界》是青木保继《异文化理解》之后,于2003年出版的又一力作,也是对同一论题的扩展和深层阐述。书中再次强调了“文化的力量”,认为所谓“文化的力量”并不是施加压力,强迫同一化的力量,而是以开放为前提,推升各自文化魅力的推动力。这种力量能够支撑文化多样性,减少摩擦,消除误会,促进世界的多元发展与繁荣。这种观点已被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实和中日间的交流成果所验证。

青木保的这三部著作既独立成册,又不无关联,既富有理论性,又并不艰深晦涩,不仅对学者研究日本文化,也对一般读者理解日本文化,理解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都不乏启迪。它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自身,又提示读者以此方法去体察他人,开启了知己知彼、互为一体的认知窗口,为日本和亚洲提供了多元文化交融方面的宝贵智慧,为世界确立崭新的亚洲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方法。

这三部专著的问世自然基于青木保对日本文化三重构造的客观分析。这三重结构即日本本土固有的地域文化之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融入、近代以来欧美文化的移植。这三种实态互为混合,纵横交错,形成了日本文化的“混成”型态。据青木保解释,“混成”取自老子《道德经》中“万物混成”一词。

青木保集实地考察亚洲40年之经验而疾呼,亚洲文化“混成”交融的进展势不可挡。各行各业都需高度重视,以做出必不可少的调整和应对。

由于对当代亚洲的文化形态的准确把握,提出“混成文化”形态的定义,以及相关的验证考究的卓越成果,2000年青木保被授予紫绶褒章,2020年春天,荣获瑞宝重光章。

title

本文作者与青木保在其授勋纪念会上合影

文/图片:王敏
编辑修改: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