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看:【日本学者在中国】专集
请问您在中国开展研究活动的契机是什么?
我第一次出国要追溯到90年代后期。从静冈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科)毕业后,先后进入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和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研究生院(取得PhD)继续深造,毕业后进入瑞士FMI和长寿医疗研究中心工作,然后赴美。在美国辗转于孟菲斯、哥伦布和圣安东尼奥3座城市之间,在北川克己先生的研究室里工作了16年,从事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着丝粒动粒蛋白和纺锤体检查点蛋白等的功能研究。
我20~30多岁的时候一直生活在国外,回过神来已经40多岁了。继续待在美国也只能做“千年博士后”(指在实验室中以博士后的职位工作多年而得不到晋升机会的科学家)。因此我向全球各地发了近1000封电子邮件,想应聘一个独立职位,其中一封发给了以前在瑞士时偶然结识的杨中州先生所在的研究所,也就是我目前工作的地方,于是2018年9月我来到了这里。也许去了以后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失败,但我想身边的人一定很乐意听我说起这段故事,就趁势去了(南京)。人生只有一次,何不快乐地生活呢。
请介绍一下您自己的研究主题和所在研究室的基本信息。
在这里我继续开展我在美国时做的研究(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着丝粒动粒蛋白和纺锤体检查点蛋白等的功能研究),还利用小鼠和斑马鱼模型研究癌症和脑神经疾病。细胞和染色体分裂、细胞内转运、细胞核内的无膜细胞器的功能与癌症、神经疾病、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分化以及代谢等很多现象都有关。我们通过一定程度缩小靶蛋白的范围,利用人体细胞和模式动物研究这些靶蛋白在疾病和治疗中的分子功能及调控机制。另外,还解析这些蛋白质在特定组织的干细胞分化中的功能。尤其是细胞核内结构和信号转导等处于分子水平和生命个体水平的中间水平的机制,存在很多谜团,我很感兴趣。除此之外,还打算以蛋白质纯化和结构解析等为主题,广泛开展合作研究。我们研究所拥有完善的环境和设备,以及世界一流水平的优秀研究生和人才。尤其是研究生,毫不逊色于美国和日本的一流研究机构,我也是带着这样的信任和理解来经营我的研究室的。
与研究室成员在研究所内拍的照片。所内还建有公司的设施,周围还有北京大学的超分解显微镜设施和正在建设中的医药及信息类公司。
包括我在内,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共有20多名PI利用动物模型(小鼠、斑马鱼、果蝇、线虫等)在核酸和蛋白质等分子及细胞水平上开展研究。PI与学生之间是对等关系,可以轻松地以极其开放的方式交流意见、技术和试剂。语言方面,会讲英语的话,专业的意见交流就没有问题。不过,为了长期在这里工作以及促进中日交流,我也在慢慢学习中文。
大学里是否有值得一提的设备和支援制度?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拥有先进的物理化学设备和动物设施,这里不做赘述。该研究所是中国政府指定的约250所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之一,每年能拿到数亿日元的预算,其中就包括各位PI获得的预算。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是一座目前仍在不断变化的新老交替的研究机构。关于南京这座历史上曾多次成为中国首都的城市,其深厚的历史就交给中国历史爱好者去研究吧。
南京所在的江苏省正在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因此研究资金的拨款力度仅次于NSFC(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MOST(中国科学技术部),位居第三。同时也传递出了为30~40多岁的年轻研究人员提供机会的意向。另外还有面向外国研究人员的基金,我也很幸运地入选了2019年度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的外专百人计划。江苏省有很多生命科学领域的初创企业,日资企业也很多。风光明媚的苏州市还举行了冷泉港亚洲会议(Cold Spring Harbor Meeting)。覆盖上海-南京-杭州三座城市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了铁路网。紧挨着江苏省的是上海的多所大学和杭州浙江大学的共享设施,还有一些建立合作关系的实验室。简而言之,江苏省南京市在地理位置上是一个方便开展科研成果和经济产业活动的“热土”和“鲜为人知的好地方”。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的全景。
请介绍一下日本与中国的研究环境有何不同。
中国的PI很多都会利用自己的发明成果等创业,经营公司。最近,利用这些专利等获得研究基金的机会大大增加,大学也会帮忙推荐。还有就是利用通过研究和发明获得的利润来补充之后的研究活动基金的说法。但听说在日本,开公司赚钱不是教授的本职工作,而且被视为“不良行为“,监管比较严格。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
日本敏感且细心,中国粗犷而勇猛。中国的研究人员以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为目标,但从人脉的建立方式以及生活习惯和文化上可以隐约看到90年代前后有儒家和道家特色的古老而美好的日本的影子。其实中国、日本和欧美都发挥各自的优点就好了。与日美相比,中国更注重如何提高研究人员和学生的积极性。自己主动思考的学生很多,演讲的提问时间比较长。我对快到截止日期时突然接到申请经费的通知还不太习惯。不过,我感觉机会和通过率都比日美高,很有成就感。
您对考虑到中国开展研究的研究人员有何建议?
我特别希望他们积极考虑到中国开展研究活动。凭借意料之外的的高工资和低物价,存钱速度也会翻倍。也希望把自己的健康作为头等大事。中国的医院人很多很拥挤,就诊过程中会有其他患者闯入,而且难以买到日本的处方药等,这些是今后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身边有能帮忙做中英翻译的学生或技术员,生活上就完全没有问题。中国是移动支付社会,智能手机的翻译功能今后应该会不断完善。在中国国内可以充分享受医疗保险,药品价格便宜,也足够有效。
2019年6月,在世界遗产明孝陵和中山陵所在的中山陵景区内的南京东郊国宾馆举行了第9届发育生物学金陵会议。
其他还有什么想告诉日本年轻研究人员的?
我想就日本出国留学学生不断减少这件事说几点。第一,留学是一种能强烈感受日本是什么样的国家,以及日本文化对科学研究产生了什么影响的手段。留学会让人意识到日本在世界上是一个多么独特的国家。第二,认为“自己已经是一流的,所以很安全”这种缺乏危机感的人和国家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被无情地淘汰。第三,如果对自己所处世界之外的世界感兴趣,出国应该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愿望。今后,无论是在职中还是退休后,在两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家园的研究人员应该会增加(尤其是中日)。
说点题外话,对有志从博士后这个职位独立的年轻人,如果感兴趣的话推荐看一看刘家辉主演的电影《少林三十六房》。电影中有很多特训和复仇的镜头,从医学和人权的角度而言是今天所无法想象的,可能会被认为是一部很老的二级英雄片。不过,要想完成一件事,首先必须有“静心蓄积的力量”。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危机以及毫无道理可言的疾病、事故和灾难与灾害。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该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敌人呢?我认为主要应该从静下心来面对自己开始一点一点解决。不要着急,不要勉强,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觉得又要去实验室很辛苦时,就想想“总比什么也不做强”。这股安静的力量最终将变得越来越强大。然后会化作无论被打倒多少次都能爬起来的顽强生命力和强大抗压能力,具备这样的能力后,技术、品质和结果就会自然一个跟一个地过来。一定要认真钻研每一“房”的技艺,然后为了社会和他人,走出“房门”。以上就是来自一个正处于过渡时期、尚未取得任何成就的研究人员的心声,感谢您的阅读。
2019年7月,新入学研究生举行夏令营。
新鞍 阳平: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Nanjing University, Model Animal Research Center: MARC),Principal Investigator
日文:Science Portal China
翻译编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