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日本是我的祖国,中国则是我的故乡。
浮现在脑海里的童年回忆,也都是手握冰糖葫芦、穿梭在京城胡同巷子里的模样。19年的北京生活,着实地让一个来自东京的儿童,成长为地道的北京青年。
2000年的夏天,我随着父母的工作,离开了从出生后生活了5年的东京,与家人一同前往了新天地:北京。初到中国,一切都显得很陌生,就连树上的鸟儿,碧蓝的天空,本来与东京也没有多少区别的景象,也格外显得生疏。伫立窗前,眺望窗外时,看到的是络绎不绝地车流与骇人的高楼大厦;这与自己在日本电视中所看到的中国,也有天壤之别。
我们一家人在北京,落下了脚。可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一落,就是19年。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且在同年北京成功申办为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刚到北京的第二年,就恰好遇见了改变国家发展的两大事件。再加上改革开放的推进,整个国家不仅被喜气笼罩,还充满着发展的活力。彼时作为一个日本少年,能够亲眼目睹中国的飞速发展,我也和中国的小伙伴们一样欢欣鼓舞。
随着生活在北京的时间愈久,我也逐渐变得更像一个地道的北京人。爱吃卤煮,爱喝北冰洋,嘴里还操着带有儿化音的中文。夏天叼着大红果或绿舌头在南锣游荡;冬天前往后海坐上冰车享受冬日之乐。时间久了,我也爱上了北京,更是爱上了中国这个国家。虽然每逢暑假或寒假,我都会“回国”度假,与家人和朋友短暂的在日本叙旧,但毕竟生活的根在中国,该回的城市也并非是东京,而是北京。
当然,生活在异国他乡,多少会碰到些偏见或歧视。人终究摆脱不了自己的身份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即使你在这个国家长大,与当地人操着同样的语言。还记得高中时,与同学一同在商场购物时,一家路过的商户察觉到我与同学之间用日语沟通,于是叫了一声“日本鬼子”。这个单词,对我和我的同学并不陌生。但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当着面被别人这么称呼。也许对于这个商家而言,随口而出的这句话,也许并不包含太深刻的恶意,但对于我却是一种伤害。回到日本,也经常也会听见对故乡不切事实的描述,这些一次又一次地刺痛我的心灵,也更加体会到交流与理解的重要性。
面对这些,刚开始我选择了回避,希望将自己置身事外,用模棱两可的回答应付一下。毕竟一方是我的祖国,另一方则是我的故乡。上了大学后,我开始时常自问“我是谁?我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当然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或者说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答案的问题。于是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收拾起心中的疑问,继续生活下去。
其实现在想起来,这些问题根本不算什么。身份只是社会的产物,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受。上了研究生后,我多多少少摆脱了这些困扰,并在心中立下了重要的决定,就是要“从事中日交流的工作”。一个人,既然没有办法回答并解决问题本身,那就只有通过行动去改变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日本如何看待中国的问题,最好的方式也许就是:通过访问,了解中国的发展;通过文字,讲好中国故事。同样,对于中国如何看待日本的问题也是一样:通过访问,了解真实的日本;通过文字,介绍客观的日本。
虽然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历史关系源远流长,但又有多少人能够正确理解对方?寥寥可数。我们的长辈们,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前后,为两国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实质性工作的人们也早已退居二线。如今,能够真正意义上开创“中日新时代”的,正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一代,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生活在中日两国的年轻人。正是这种特殊的经历,使得我们肩负了责任与使命,要去播种中日友好种子。也只有我们,最适合接过中日友好的接力棒,将中日关系推到新的高度。
于是,在研究生期间,我便和几位同学举办了面向日本高中生的夏令营,带领日本学生游览北京,了解真实的中国。临近毕业时,我开始了写作方面的工作,在日本的媒体上传递有关中国的信息,在《日本经济新闻》旗下的《Nikkei Cross Trend》以及日本最大的经济新媒体NewsPicks上撰写了多篇稿件·。其中的一项,就是2020年3月1日出版了《清华大学学生眼中的前沿社会---真实的中国》。这本书讲述了日本青年眼中的中国,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介绍了中国的现状,希望日本的读者能通过这本书了解中国的当代发展,对中国有一些新的认识,更希望中日两国的青年能携手促进中日友好的发展,共创中日新时代。
去年毕业后,我选择回到日本,开始从事自己的第一份中日交流工作——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从事中日以及亚洲各国的青年交流工作。
南朝梁诗人何逊曾云“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今天,走在樱花如云的东京街头上,我更是感慨“樱花春意浓,牡丹香四海”。
文/照片:JST 中国研究与樱花科技中心 夏目英男
编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