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看:【日本学者在中国】专集
(1)到中国开展研究的契机
1)到北京大学做博士后
从台湾回到日本后,为了寻找下一份工作,我边开展研究边求职。当时阅读了北京大学的一篇论文,感到内容很有趣,便给主要作者写了一封邮件。在邮件中,我表达了希望去对方那里做与论文内容有关研究的想法。对方回信中表示,可以让我过去以博士后的身份做一份与论文内容不同的工作。抵达北京后,我乘坐出租车前往研究所,一路上看到了巨大的首都机场等大型现代化建筑和奥林匹克体育馆等。研究所的老师和研究生院的同学们对我都非常亲切,给了我很多照顾。北京大学分给我的研究主题是我以前没有做过的,最初很担心做不出成果,不过学校提供了非常方便工作的环境,能让我专心致力于研究,并度过了愉快的研究生活,而且还与中国的研究人员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2)到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做研究员
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活结束后,我重新回到日本找工作。期间给在北京大学照顾过我的领导写邮件介绍了当时的情况,领导在回信中告诉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刚好在寻找一起工作的人,于是我把自己的简历和论文用邮件发给他。幸运的是,我在北京大学做博士后时就和他认识了。他马上将我推荐给了山东大学研究院的院长,于是仅凭一份个人简历,没有面试也没有开听证会,我就去山东大学做研究了。
(2)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学
研究方向:地球是一块巨大的磁铁,其周围形成了名为地球磁层的磁屏障。太阳始终以每秒400km左右的速度向这个磁层喷射高能粒子(该现象被称为太阳风)。磁层会阻挡这些太阳风粒子,但在某些条件下,磁屏障可能会脱落,导致太阳风粒子进入地球。这样一来,地球磁层内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现象。典型的例子是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天空出现的绚丽“极光“,这是太阳风粒子与地球上空的大气粒子碰撞产生的发光现象。极光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及色彩取决于多大规模的太阳风能量与什么类型的大气粒子在多高的高度碰撞,因此,通过调查极光的形成机制,可以定性、定量地讨论通过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层内部的太阳风粒子是“如何“被运送到地球上空的,以及运送过来“多少“。
一般来说,从外太空看到的极光与在地球上看到的极光的整体感觉不同。如图1所示,在地球上看到的极光形状类似于窗帘,会大幅度沿纬度和经度方向移动,而在外太空看到的极光是环绕着极地地区的椭圆形(称为极光带(Aurora oval))。
图1:左起依次为在地面上(南极)看到的极光和利用人造卫星配备的特殊相机(可见光及极紫外光相机)拍摄的极光(第二、三张图)。后两张图拍摄的都是北半球出现的极光。暖色调越浓的地方,极光亮度越强。第一张图的极光照片是我们研究小组的博士生参加南极观测队时拍摄的。
不过,1980年代观测到了形状奇特的极光。图2左图是卫星配备的可见光相机拍摄的极光图像,与图1相比,观测到的极光多了一条贯穿圆圈内侧的“棒状“结构,根据形状,这种极光被命名为“Θ(Theta)极光“。发现Θ极光后,业界研究了其形成机制以及与太阳风波动的关系。
图2:左起依次为1980年代发现、用卫星配备的可见光相机拍摄的Θ极光 (从Frank+1986摘录,第一张图)和利用IMAGE卫星配备的极紫外光相机拍摄的“J“型(第二张图)及“L“型极光
此外,通过对利用卫星配备的相机拍摄的数据进行调查,如图2中间及右图所示,观测到了棒状极光发生扭曲的Θ极光。我们根据形状,将其新划分为“J“型及“L“型极光,目前正在研究这类极光的成因,以及太阳风粒子被运送到地球上空的路线,结果已经越来越清晰。
我们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的空间科学与物理研究学院由太阳物理、地球物理及理论物理等多个研究团队组成,包括我的研究主题在内,主要致力于研究与“宇宙天气“有关的问题。我们研究团队有PI(研究室运营代表)教授1人,副教授1人,外国研究员4人(日本、韩国、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此外还有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共20人左右。图3是我们研究院里的展板,上面介绍了研究院和我们团队的情况以及我的研究主题。
图3:研究院的入口及走廊里张贴的展板,上面介绍了空间科学研究院及我们团队的情况和研究内容。
(3)大学里尤其值得一提的设备和支援制度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为研究生提供留学奖学金。任何一个团队的博士生基本都可以到海外留学1年左右。虽然获得奖学金需要满足成绩优异及发表过论文等条件,但大部分研究生都利用该制度到海外积累了经验。
图4: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的校园全景,空间科学研究院所在的建筑(闻天楼)的近照及威海市国际海水浴场
威海校区所在的威海市在中国属于风景优美的地方。研究院所在的大楼位于校园最里面的小山丘上,后山的山顶还有2个天文台。另外,从图4的建筑出发,步行约5分钟就能到达威海市的国际海水浴场。夏季作为度假海滩非常受欢迎,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研究院所在的大楼内会举行各种暑期学习班和研讨会。我们团队在8月底也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研讨会,中国各地的研究人员纷纷赶来发表自己的研究内容,同时尽请欣赏威海的海岸风光。
(4)中国与日本的研究环境有何不同/对考虑到中国开展研究人员的建议
虽然也因研究领域而异,不过我认为中国与日本的研究风格存在两点明显差异。
1. 整个研究室能顺利沟通。无论平级还是上下级之间都非常团结。
2. 充分利用SNS。
在中国,整个研究室非常团结,在PI的带领下,学生和职员会迅速做好研究活动等的准备工作。为这种合作提供支持的是SNS。留言自不必说,教师之间的联络、团队内部的研究讨论、向其他团队成员传达学会的情况、个人沟通及团队内关于研究论文的讨论等平时都利用SNS(微信和QQ)进行。
在中国开展研究活动深切感受到的一点是,重视团队和小组,与所有成员相互合作能防止研究者个体被孤立,这样最终每个人都能取得成果,这种想法深深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实际上,我认为这种想法应该是现代中国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的基础。近年来,大家都认为中国的研究经费比日本充裕是中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这种看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但光凭这一点并不会提升高质量研究论文的发表率。因此,今后打算到中国开展研究的研究人员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研究能力“和“成就“,更要具备“通过与周围的人顺利沟通来召集盟友,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发展这种能力应该是在中国顺利推进研究活动,增加自己的研究成果的“捷径“。
此外,能丰富自己在中国的研究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另一项条件是“中文“能力。在中国,要想尽快融入学术界,学习中文非常重要。不要认为“能说英语就足够了“,稍微学一点简单的中文,肯定能让你在中国的研究和生活更顺利。我为了学中文,跟本科生和校内外的普通人交流时,即使说得不好也会敦促自己使用中文。
(5)结束语
近年来经常看到很多基础科学社区和推特等宣传“中国研究经费充裕,职位也很多,去中国吧!”的帖子,但这只不过是一种“幻觉”,甚至可以说完全不是这样。如果“研究内容缺乏新颖性“、“主要作者和责任作者近几年没有发表过论文“,就拿不到科研费,职位也不会得到保证。另外,作为研究成果的质量指标,最近中国各大学非常重视影响因子(IF)的数值。中国强烈鼓励发表IF达到3以上的论文以及在《自然》、《科学》和《细胞》(NSC)等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论文(顺便一提,在NSC上发表论文可以获得奖金),这逐渐加剧了中国国内的研究竞争。以前欧美各国处于研究的“最前沿“,日本的很多博士后和研究人员都以到欧美各国做研究为目标。但现在“中国“在很多领域走到了研究最前沿,期待愿意到邻国中国做研究的日本年轻研究人员和高级研究人员越来越多。
野和田 基晴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学院 空间科学研究院 空间天气物理与探计测研究中心 研究员
日文:Science Portal China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