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看:【日本学者在中国】专集
我到上海工作之前,一直在东京大学理学系研究科的濡木理教授手下担任特任助教。濡木教授是我读研究生时的恩师,他的研究室研究环境非常好,但在美国做过一段时间博士后,看到当时的博士后同事们纷纷成立了自己的研究室,我也开始考虑以PI(Principal investigator、首席研究员)的身份推进研究。但在日本,30岁左右的年轻研究人员以PI身份运营研究室的机会非常少,而且我妻子是上海人,她希望回国,所以我以上海为中心,申请了几个PI职位,最终选择了复旦大学。
我的研究课题是被称为离子通道的蛋白质,它控制着经由细胞膜的离子运输。我主要对这种蛋白质实施立体结构解析,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其工作原理。包括离子通道在内的膜蛋白是很多疾病的新药开发标靶,我想通过结构解析和确定基于立体构造的功能性控制分子,从基础科学及其医学应用两方面进行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关于中日两国大学在研究环境及制度上存在的差异,其他教授已经从多个方面介绍过,所以我想从稍微不同的角度出发,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大学对“饮食”的讲究。
我到上海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迄今为止已招待过来自日本大学等的很多客人。这些人对中国大学的印象各不相同,但很多人都提到过的一点是“中国的大学食堂菜品非常丰富!”、“食堂数量也很多!”、“非常美味!”。对此我完全同意。不仅是我所在的大学,与日本相比,中国多数大学的食堂都做得非常好。
那么,中国大学的食堂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呢?我推测可能是因为中国大多数大学的学生基本都生活在校内宿舍的缘故。也就是说,有些大学甚至可能住着几万人,大学校园相当于一个能满足各种生活需求的“商城”。实际上,除了食堂以外,有些学校甚至还有电影院等娱乐设施。我妻子上学时有过整个学期一次也都没有出过校园的情况。我觉得,学生们都住在校园里,吃饭也基本全在校内解决的话,食堂应该就会做得非常好。也就是说,吃好了才能“研究”。
下面是我某天在食堂吃的三餐。
早餐: 生煎、包子、糯米烧麦、芝麻球、豆浆,合计5.2元(约80日元)
午餐:麻婆豆腐、番茄炒蛋、炒青菜、米饭,合计7.6元(约120日元)
晚餐:牛杂火锅、米饭。18元(约290日元)
大家觉得怎么样?看到这些,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好便宜!”、“看上去很美味!”。确实,与最近受到物价上涨影响的校外相比,食堂的价格非常便宜,在校内生活的话,餐费每天控制在300-500日元左右也不是难事。便宜的秘密是,上海市为学校食堂提供了补贴。因此,没有学生证和职工证的校外人员不能在学校食堂用餐。另外,学校食堂的饭菜主要以中餐为主,好在日本人非常能接受中国菜,而且食堂内的很多菜品也都符合日本人的口味。
上面介绍的饭菜只是食堂菜品中的一例,比如,我所在的大学的主校区还有其他国家的菜品窗口(意面、比萨、汉堡、日式拉面等)。另外,还有用来接待外部客人的高级餐厅,我也带日本等海外客人在涉外餐厅用过餐,均获得了一致好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食堂的基本营业时间为早上7点多到晚上9点多,覆盖了学生一整天的活动时间,周末也营业。另外,食堂的部分窗口在节假日和寒暑假也不休息,学生可以安心度过每一天。
如上所述,校内似乎能满足学生的一切生活需求,看重“饮食”也是中国大学的一大特点,更是学生力量的源泉。另外,除了对食堂的补贴外,中国学生的住宿环境也非常好,比如,研究生宿舍每年的住宿费用约为一千元(约一万六千日元),与日本相比非常便宜。而且研究生基本都能拿到补贴等,在衣食住方面为学生提供支援应该说是持续发展的中国大学的优势之一。
服部素之: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日文:JST Science Portal China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