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人物】古林恒雄:我工作的意义就是帮助更多日企在中国更好地发展

2019年10月17日 人物往来
上海通”古林恒雄先生

上海通”古林恒雄先生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翻看古林先生的简历,地道学霸一枚:196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之后进入日本钟纺株式会社。他与中国渊源颇深,是较早进入中国的日本专家。1975年开始他与上海有了正式的交集,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可谓是见证了上海改革开放40年巨变为数不多的日本人。也正是由于古林先生对上海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上海市政府先后授予他上海白玉兰纪念奖和白玉兰荣誉奖。2009年,素有“上海通”之称的古林先生取得了上海居住证。

我与古林先生相识于4年前的一次学术交流会。机缘巧合,当时他正好坐在我的旁边。时至今日,仍清晰地记得,那天他身着便装,背着一个黑色的双肩包。落座后,将背包放在脚边,再普通不过的一位长者……活动中,当主持人念出“古林恒雄”名字时,许多人将目光投向了他,之后他上台发言:我不认为我是一个日本人,也不是一个中国人,我就是我自己……这句彰显大格局的话,当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往后,是他在日本留学高端论坛上演讲。一个人,背着双肩包,早早地到了会场。演讲结束后,他甚至谢绝主办方送行,一个人背上双肩包独自离开……

2017年,拙作《日本留学之味》(日本名校50学子访谈录)出版前夕,我请他为此书作序。他欣然应允并在给我的邮件中鼓励我:你做的工作很有意义。他还告诉我:自己也曾为多名中国留学生做过在日“身元保证人”。

“为让更多的日本企业来华后,能够在中国顺利开展工作,我开始从事自愿者服务,自始自终我们没有从中国政府拿过一分钱,在这一层面上,我与陈小牧可谓是同道中人。”在《日本留学之味》推荐序中,古林先生称我是“同道中人”,实在受之有愧。与其相比,我所做的显得微不足道。他,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行事风格,更是值得敬佩。

“学理科”学生人数比例下降是个危险信号

除了关注在华日本企业的发展外,古林先生对教育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面对近年来日本学生学理科人数比例下降的趋势,他深表担忧:一个国家要保持持续发展,应该重视科学技术,特别是应重视对理科人才的培养。“日本的少子化,使学生数量减少,与之前相比,竞争小了,质量难免下滑。理科学习人数比例下降,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作为曾经的东大理科生,古林先生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学生学理科人数比例下降,主要是理科学习很苦,现在的孩子比较愿意玩,不愿意吃苦。中国似乎也有同样的趋势。

华钟集团在四川、云南等捐建6所希望小学。古林先生对那里的孩子寄予厚望。“我们的华钟奖学金分为进步奖、贫困奖等。学生为了得到奖学金,学习都很努力。学校的学习氛围很好。榜样的力量,让他们相互间鼓着劲儿学。或许他们中间能出优秀人才,也会有许多学生愿意将来选择学理科,因为他们肯吃苦。”

古林恒雄先生在日本留学高端论坛上演讲(资料图片)

古林恒雄先生在日本留学高端论坛上演讲(资料图片)

希望有更多的日本年轻人来中国看看

今年是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古林先生认为两国青少年应以此为契机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他特别希望有更多的日本年轻人能够来中国看看。“现在,中国学生去日本留学,还有旅游的人数很多。但反过来,日本学生,特别是一个人来中国的人数却并不多,有点不平衡。而早年来中国旅游的日本学生是比较多的。”在他看来,来华日本年轻人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的消费水平上升太快。比如上海,早年一个人一天的花费可能只有100元人民币,其中住宿可能只需要50元,但现在可能要花费500元。这对于普通的日本学生来讲难以承担。其次是日本学生的低欲望。他们似乎没有外出的心境,这对日本社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做公益”是不需要宣传的

今年是华钟成立25周年。6月,上海青少年基金会与华钟集团联合举办了《我与你》华钟16年希望工程摄影展。“慈心相济,大爱无疆”,迄今为止,古林先生和他所在的华钟集团相继在内蒙古、云南、四川等地总共捐建了六所“华钟希望小学”。1400余名学生就读其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中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华钟公司做出决定:取消当年度员工海外旅游,将结余下来的50万元资金全部用于建造希望小学,这就是2010年落成的华钟第六所希望小学(四川雅安)。

企业回馈社会,例来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但作为一名在华日本人,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公益,实属难能可贵。

我与你》华钟16年希望工程摄影展“剪彩仪式 我与你》华钟16年希望工程摄影展“剪彩仪式

“《我与你》华钟16年希望工程摄影展“剪彩仪式

尽管如此,对于“做公益”,古林先生同样选择了“低调”。对此,他有着自己的一份解读:这些事情无需宣传。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小学的学生懂得必须努力学习,他们都很努力,成绩也很好。我们发放奖学金,虽然数额不大,但对孩子鼓励很大。学校也很重视。访谈中,他出去了一趟。再进来时,手中多了一个装有厚厚一摞信笺的盒子——那是希望小学孩子们写给华钟的“心声”(感谢信)。虽然孩子们笔触稚嫩,但却字迹工整,一种自然流淌着的至情至真,让人为之动容。

《我与你》华钟希望工程16年摄影展作品 《我与你》华钟希望工程16年摄影展作品

“《我与你》华钟希望工程16年摄影展“作品

除了积极投身中国公益事业外,古林先生及他所在的华钟集团,对日本同样给予了极大的关心。2016年4月熊本发生大地震,华钟集团下的3家公司及其员工,通过上海日本国总领事馆,向熊本地震灾区共捐赠了8万余元人民币……

在采访稿即将付梓之际,我收到了第27届华钟秋季研讨会邀请邮件。这是古林先生所在的华钟集团向日本企业奉上的商业大餐。每年分春秋两季,在中国和日本举行。“我们希望通过该研讨会能够将中国最新的发展动态及时传递给日本的企业。”

右图:古林恒雄先生(左二) 笔者(左一)及与会企业代表在华钟研讨会上

左图:每年举办两次的华钟研讨会 ;右图:古林恒雄先生(左二)、笔者(左一)及与会企业代表在华钟研讨会上

从若干年前开始,每年定期参加古林先生的研讨会,已变成了我的一个习惯,但更多的则是期待。详尽的数据,横纵向细致的分析……一下午下来,中国近期经济动态尽在掌握之中,成就感爆棚。每每也会让我心生慨叹:日本企业和日本人持续不断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古林先生对中国的动态的适时把握和专业研究,让人折服。

笔者采访古林恒雄先生

笔者采访古林恒雄先生

“帮助更多的日企在中国更好地发展,这便是我工作的意义。”感谢他为上海所做的一切,他值得中国人尊敬。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华钟“当下中国经济状况和日企事例报告”研讨会即将在中日两国相继拉开帷幕。借此文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古林恒雄简介:
上海外商投资协会副会长。华钟咨询集团董事长、总经理。196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上世纪70年代中叶,他来到中国进行技术交流,随后参与了上海石化总厂年产20万吨PET(涤纶)成套装置引进项目。在此后40年间,他致力于中日友好交流。2000年获日本通商产业大臣颁发的海外经济协力贡献表彰。2003年和2007年荣获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和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堪称中日经济界的元老。他几乎见证了上海改革开放40年的全过程,中国人亲切地称他为“上海通”,他亦视上海为自己的第二故乡。2009年他取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外国人永久居住证”。

供稿:陈小牧
照片提供 古林恒雄、陈小牧
编辑修改: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