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看:【日本学者在中国】专集
加藤靖浩:
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室长、基础医学院客座副教授
为什么去中国?
疫情之下,大家还好吗?
各位在中国的日本研究人员,好久不见。
今后计划到海外开展研究的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很高兴认识你们。
我于2015年至2020年的5年里,先后在北京(携家属)、天津和北京(单身赴任)进行了有关“未病”的研究。在中国生活的这五年,不仅仅是做研究,还是切身感受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并得到了很多人帮助的宝贵时光。
那么,我为什么会到中国去做研究呢?我研究的内容是生物对环境胁迫的反应机制,其中重点是研究对水胁迫的反应。
在东方医学中,把身体从健康状态转变为疾病状态的过程称为“未病”,引起未病的因素之一就是水循环的停滞(水滞/水胁迫)。中医和汉方(从中医发展而来的日本传统医学)将“气、血、水”的平衡定义为健康的晴雨表。
我之前一直研究的水通道蛋白也与水循环有关,在该领域关照过我的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安井正人教授的鼓励下,以及当时赴日来我们研究室做汉方和中医学讲座的韩晶岩教授的邀请下,我于2015年开始了在中国的研究生活。
研究环境如何?
第一年,我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学习了用实验动物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技术及其监测方法。这项技术最早是韩教授留学日本时学来的方法,一直在北京大学沿用至今(照片1)。
照片1:循环系统测量仪
作为日本人,我为日本开发的传统方法一直被传承至今而感到自豪,但同时也有遗憾,因为在日本没有继承人,这个技术并没有被传承下来。
而在中国,这个方法被很多研究人员传承,同时还在积极引进最新的分子生物分析仪器和电子显微镜等,提供了完善的研究环境。为学习这种方法,中国各地的研究人员纷纷前来做实验。得益于此,我结识了很多研究人员(照片2)。
照片2:北大实验室的年终聚会,与学生一起练习表演节目
与校内外的联合研究和合著论文会被纳入奖金考核,很多人不分昼夜地投入到研究中。另一方面,教授则强调休息也很重要,因此周末会与实验室的学生一起去北京郊外爬山、滑雪或参观古迹等,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到中国的第二年,北京大学在天津一家制药公司的厂区内成立了研究所,开始与企业推进联合研究。可以使体内的水循环情况(未病)可视化的近红外光谱仪和多变量分析软件(照片3)就是这个时候采购的。
照片3:水的可视化装置
利用该设备我启动了通过水循环的可视化来诊断未病状态的研究项目。目前,由后任者以临床应用为目标在继续这项研究。另外,对新引进的设备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和学生为分析茶和白酒的美味成分,也会来进行检测。
这家制药公司被指定为博士人才培养研究所,全国各地的研究生会来这里学习中医药研究。原则上由一名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指导一名学生,而且为了让学生专注于学业,研究期间(数年)会提供附带三餐的宿舍并支付工资。看到中国对博士人才的积极投资,更让我认识到日本亟需改善对博士人才的待遇。顺便说一句,这家企业的经营高管好像都必须要有博士学位。
2018年,我又从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区搬到了位于更加靠北的北大医疗产业园继续研究。这个园区里云集了多家生物领域的初创企业,我还为前来考察中国研究状况的日本的大学、企业和政府机构人员进行了介绍。另外,作为中日医学生交流协会的本地支援人员,我结识了很多人,扩大了人脉,同时还久违地用日语进行了交流。各位年轻的研究人员,一定要试着到能彻底钻研自己的研究的地方,无论哪个国家,都去挑战一下。
生活环境如何?
比起研究,每天的衣食住行对健康生活非常重要。在北京租1LDK的房子月租需要10,000元,双语幼儿园每月需4,000元,住房和教育的开销比较大,但在天津能以较低的价格租住研究所厂区内的新建公寓,房间也很大,有3LDK,我还邀请了住宿舍的学生来家里包了正宗的水饺(照片4)。
照片4:正宗的饺子派对
我则做了日本料理,日式土豆炖牛肉和什锦烧特别受欢迎。住处附近有永旺和伊势丹等日本超市,因此即使生活在海外,也可以购买到像在日本一样的食材。
另外,中国市面上有很多含中草药成分的茶饮。日本的“医食同源“就来自于中国的“药食同源“,意思是饮食和吃药一样重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煎药喝的传统,因此平时把药当茶喝也很常见。
我刚到中国时,街上有很多路边摊和地摊,但近来监管变严,昔日的风情逐渐消失,真是很遗憾。即便如此,在学校食堂或当地餐馆仍然可以20元吃一顿饭,手机费每月40元,公交车起步价2元,生活成本非常低。
我刚开始到中国生活的2015年正好是共享单车和电子支付(扫码支付)开始流行的时候,2018年,随着环保政策奏效,PM2.5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天空恢复了蓝色,2019年前后,美团外卖、滴滴出行、人脸识别支付、芝麻信用等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令人切身感受到了未来社会的生活样式(照片5)。
照片5:便利店的人脸识别支付
因为生活在城市里,还经常看到素食主义者、运动(跑步、瑜伽、羽毛球等)的人。篮球特别受欢迎,街上有很多篮球场,我也通过每周打篮球加深了与当地人的交流。其中好像很多人都是在看了日本的《灌篮高手》后开始打篮球的。
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爆发后的2020年1月下旬,我利用春节假期回了趟日本。之后回北京的航班很多被取消,2月中旬返回北京时,居家隔离了2周后才获准去研究所工作(照片6)。
照片6:研究所入口
但是,北京的街头却像是变了个样子,虽然春节已过但大部分店铺仍然关门谢客,往日繁忙的外卖员的身影也消失了,学生们还未被允许从家乡返回校园,城市像静止了一样。好不容易重新开张营业的餐饮店要么只做外卖,要么进店需要测体温并登记手机号和身份证号等,以便不测时可以追踪。
而在日本,这些数字工具的运用比较落后,不仅是疫情防控,即使作为解决少子化导致的人手不足的措施,也需要利用并接受数字技术,以建设出兼顾便利性和信息管理的社会。中国急剧变化的社会系统在疫情结束后会变成什么样呢?我很想近期再去一趟中国,到当地的餐馆边喝酒边体验一下。
最后我想借本文感谢“在华日本研究人员人脉网络”、JST北京代表处、JSPS北京代表处、日本驻华大使馆以及很多人对我的关照。各位一定要保重身体,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日文:JST Science Portal China 编辑部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