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日本产综研等确定月球钛铁矿富集地,可用作基地建设资源

2025年04月25日 海洋宇宙

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简称产综研)与立命馆大学、会津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从绕月卫星获取的数据中成功定位出了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的区域。据估算,其蕴藏量在1000亿吨以上。由于能够从钛铁矿中获取水、氧、铁以及钛,所以有望成为未来月球基地建设活动中就地取材的重要资源来源。

title

美国的载人月球探测计划“阿尔忒弥斯计划”也以资源探测为目标(示意图)(供图:NASA)

钛铁矿是以铁和钛为主要成分的黑色或褐色矿物。已知主要存在于月球内部岩浆喷出到月表形成“月海”的主要构成物质玄武岩中。

title

月球表面钛铁矿富集区(黄色标记区域)分布图。主要分布在黑色月海周边(供图:产综研)

但由于钛铁矿物反光性较其他月球表面矿物弱,因此遥感探测与识别较为困难,此前其详细的分布情况一直不清楚。

研究团队从2007年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发射的月球轨道卫星“辉夜姬”所获取的数据中,提取出了钛铁矿的特征数据。

经过分析,研究人员特定出51处钛铁矿富集区。这些区域都不在月海之中,而是分布在月海周边由火山活动喷出的细小岩屑等堆积形成的区域中。

这些细颗粒沉积物与玄武岩相比,能够更高效地提取出钛铁矿。研究团队在对被称为“澄海”区域的西南部发现的12个地点蕴藏量进行估算后发现,大约存在1000亿吨钛铁矿。

这是地球上存在约7亿吨蕴藏量的140倍,被认为足以支持基地建设和载人活动需求。

今后,研究人员将对钛铁矿的化学组成和纯度等详细信息展开调查。产综研遥感探测研究团队的山本聪组长表示:“希望能够完善月球资源的基础信息,为未来采矿选址提供必要依据。”

在月球探测方面,由美国主导、日本和欧洲参与的载人探测“阿尔忒弥斯计划”,目标是到2027年中期实现自阿波罗计划以来的再次载人登月。

此外,“阿尔忒弥斯计划”还提出了未来在被认为存在水资源的月球极地地区建设基地的构想。中俄也计划在2035年前共同完成月球基地的建设。

然而,向月球运输物资的成本高达每公斤约1亿日元,已成为基地建设的主要难题。如果能就地利用月球资源,就可大幅减少从地球运输的物资量,从而有望大幅降低运输成本。

在日本国内,株式会社大林组、清水建设株式会社等正在开发技术,将覆盖月球表面的“月壤”的沙子固化成建筑材料。

原文:《日本经济新闻》、2025/4/8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