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东京大学等71年长期调查:日本太平洋海域的海洋塑料垃圾近10年再次激增

2025年04月17日 海洋宇宙

东京大学等的研究团队从1949年起长达71年间针对日本附近太平洋海域漂浮的塑料密度增减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从首次检测到塑料垃圾的1952年起,到1970年代间出现急剧增加,此后直到2010年左右保持平稳状态。而最近10年,受全球变暖等因素影响,塑料垃圾再次急剧增加。如果能长时间跨度地掌握海洋塑料的扩散规律,将有助于阐明对生物的影响。

title

通过海洋调查,对附着在渔网上的塑料密度进行了分析(供图:东京大学)

研究团队重点关注了过去71年间,在鱼卵和幼鱼海洋调查使用的拖网上附着的微塑料。每次调查从约400~800平方米的海域采集样本。研究人员利用保存在福尔马林中的9000多份样本,统计了塑料的数量并计算出密度,从而分析了长期的变化趋势。

从首次检测到塑料的1952年起,到1980年代左右,塑料的密度增长了约800倍。之后直到2010年代,大约维持了30年的平稳状态。

在此期间,直径5毫米以下的“微塑料”占比上升至7成以上。通过评估浮游植物量的指标与海面塑料密度的关系发现,随着塑料颗粒变小,更容易附着在浮游生物上,很可能不再漂浮在调查海域的海面而是沉降到更深的海域。

研究指出,进入2010年代后再次迎来急剧增加期,部分原因在于气候变化影响。海水温度上升会导致浮游植物减少。同时,暴雨增加也可能加剧了陆地塑料向海洋的流入。东京大学高桥一生教授指出:“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量已经超过了海面维持塑料密度的承载能力。”

塑料垃圾造成的海洋污染在1990年代后成为社会问题。此次研究中调查的近年数据,与以往针对其他海域的研究结果几乎呈现出相同的趋势。

另一方面,1970年以前由于统计数据较少,50年以上的长期变化情况此前一直不明确。研究团队利用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水产研究与教育机构(FRA,本部位于横滨市)位于宫城县的基地长期保存的其他海洋调查样本,成功填补了早期数据的空白。

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流入海洋后去向不明的塑料的动向。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美国科学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

原文:《日本经济新闻》、2025/4/1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论文信息】
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论文:Long-term changes in the abundance, size, and morphotype of marine plastics in North Pacific
DOI:doi.org/10.1021/acs.est.4c0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