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宇宙火箭发射失败的情况近来接连发生。2022年12月~2023年1月的大约在1个月内,美国、中国、欧洲的火箭就有4次未能发射成功。看好人造卫星需求增加,民企加入到低成本火箭的开发中。日本近期也计划发射火箭,其中最大的考验是如何做到兼顾发射成功率和低成本,以及拥有迅速克服困难的能力。
美国维珍轨道公司计划将大分机场作为飞机发射人造卫星业务的基地
“史上首次,从英国本土将人造卫星送上宇宙轨道”。1月上旬,喊出这个口号的美国维珍轨道公司的小型火箭“LauncherOne”最终以发射失败告终。
这是该公司的第6次发射。第1次发射失败后的第2~5次连续4次发射成功。作为初创企业开发的宇宙火箭,LauncherOne的发射成绩在世界上也算是领先其他公司的。
LauncherOne的特征是在空中飞行的改装飞机上发射,其优点是能将已有的机场灵活用于宇宙业务。此次发射地点是在没有卫星发射业绩的英国“康沃尔宇宙港”,政府也参与了机场的改修。维珍轨道公司还计划将日本大分机场也作为宇宙港,但由此此次英国的发射失败,原定于2023年实施的计划也开始变得不确定了。
美国ABL Space Systems也在1月首次发射了“RS1”火箭,结果失败。两家公司的火箭全长均为20米,与日本主力火箭H2A(全长53米)等各国使用的50米以上的机体相比,属于小型火箭。
这种小型火箭的发射能力虽然尚低,但近年来作为以低成本运输人造卫星的手段,吸引了多家企业的踊跃参与。这也是由于电子设备性能的提高,火箭搭载的人造卫星得以小型化的结果。美国将这种小型火箭视为“本家”,但无奈接连发射失败。
一连串的发射失败是从2022年末开始的。中国新兴企业蓝箭航天于2022年12月首次发射的“朱雀2号”也告失败。
不仅仅是初创企业,长期负责欧洲卫星发射的法国Arianespace也在2022年12月第二次发射“Vega C”时遭遇失败。“Vega C”是与大型“Ariane 5”一起使用的“Vega”的后续机型,在2022年夏刚完成首次宇宙飞行。
日本也有发射民企新型火箭的计划。佳能电子等出资的Space One(东京港区)将于2月末发射“KAIROS”首号机。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北海道大树町)也会继目前的“MOMO”后继续开发,以实现“ZERO”搭载卫星的首次飞行。
宇宙火箭发射失败多发于首次发射10次以内缺乏经验的阶段。而近1个月来,全球接连出现的4次发射失败,都出现在火箭准备开始投入稳定运行的时期。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查明一系列失败的原因,尽早进行下一次发射。
维珍轨道公司首席执行官(CEO)丹•哈特对本次发射失败表示:“我们会调查并应对失败的根本原因,为重新发射全力以赴。”ABL公司也表示:“在(失败原因)调查结束后,会计划恢复发射。”
新型火箭的发射失败并不罕见。但另一方面,在世界商业用火箭中,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率领的Space X的“猎鹰9号”,以每周一次的频率成功发射,逐渐呈现出该公司“一强独大”的局面。
Space X在开发初期也多次失败过,但经过坚持不懈地改善,终将事业推入了正轨。吸取失败的经验,迅速重振旗鼓是生存的关键。
日文:松添亮甫、《日经产业新闻》、2023/1/25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