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宗一郎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企业经营者。他一生追逐梦想,精力充沛,善于激励周围的人努力奋斗,把本田公司打造成了一家国际性大企业。在本文中,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他的生平,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本田宗一郎(1906-1991年)是本田技研工业公司(简称本田)的创始人。创办于1948年的该公司,起初是一家摩托车制造商。15年之后的1963年,本田公司加入到汽车行业,成为日本成立最晚的汽车生产厂商,并大获成功。现在的本田公司,已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汽车厂商。
不过,本田宗一郎本人在1973年66岁的时候,从董事长位子上退了下来。而之后本田公司仍然持续不断地实现了世界性发展,这或许是本田宗一郎作为经营者和技术人员最值得骄傲的一枚勋章吧。他不仅在担任董事长期间领引公司事业蓬勃发展,而且还为公司留下了“DNA”和人才,使企业能够在自己退休后依旧得到继续发展,这可以说是他的最大功绩。
挑战F1方程式赛车
本田宗一郎出生于静冈县一个小村子的穷铁匠家庭,15岁即赴东京一家汽车修理厂当学徒工。可能是这个原因,他一直抱着制造汽车的梦想。22岁的时候,他回到故乡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汽修厂办得很成功,于是,他又创办了一家生产汽车发动机重要零件——活塞环的制造厂,从修理服务向汽车制造迈出了第一步,开始了汽车零部件的制造。
就在他事业上收获成功之时,日本战败了。在战后的混乱期,1948年,还是在故乡,他开始了摩托车的生产。从生产零部件起家,他开始了摩托车整车的制造,虽然那只是两轮的。那时本田宗一郎42岁,算来是他第三次创业了。
这个技术天才的摩托车事业也大获成功,终于他要加入汽车行业了。虽然实现了多年的梦想,但那时本田宗一郎已经57岁了。他在加入汽车行业的同时,就决定要参加世界最顶级的汽车赛事F1方程式赛车比赛。虽然当时公司业务还只是在制造轻型卡车。但凭借在摩托车领域称霸国际赛事的技术,1964年本田公司加入了F1赛事。第二年,车队在墨西哥大奖赛上获得冠军。
严厉与体贴并存的领导能力
作为公司经营者,本田宗一郎的领导力可谓是“瞻前”和“顾后”的高度完美结合。这里所谓的“瞻前”,是面向未来不断探索梦想和可能性的姿态。在他人看来是障碍和限制的地方,宗一郎总是试着从中去发现可能性。他以严谨乃至苛刻的态度对待工作,探索新的道路,所以才接连不断地发起挑战,从汽车修理开始,到制造活塞环、制造摩托车、参加摩托车赛事、挺进汽车行业、参加F1赛事等等。
研发“S系列”小型跑车时,宗一郎把想法直接写在地上讲给员工听。1962年于和光研究所
宗一郎领导力的另一面“顾后”,则是对跟随在自己身后的人们表现出的“关心、爱护和体贴”,这是他通过一言一行展示的。所以,虽然宗一郎对待工作极其严格,但人们还是想跟着他一起干。宗一郎总是面向未来探索可能,因此也很苛刻,从不妥协,甚至还会动手。但另一方面,他心胸宽广而温暖,充满关爱,却又是放眼未来没商量,温暖的内心和严厉的手法,看似矛盾的两种领导力,自然地并存融合于一体,这便是宗一郎。
化不可能为可能的挑战精神
本田宗一郎宣布参加摩托车顶级赛事曼岛摩托车大赛,是在1954年公司陷入巨大困境,濒临倒闭危机之时。正因为处于这样的状况之中,他才更加希望向员工们展现这一巨大的梦想。而宣布参加F1赛事时,则是1963年正面临着日本政府强烈反对本田公司加入汽车行业的严峻局面之中。宗一郎是在很多人不看好能够赢得比赛的状况下,做出参加这两项赛事之决定的。“试都没试,能知道个啥?”――这是他的口头禅。而实际进行尝试,历经一番艰辛困苦之后,会让所有努力变为成功。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得到锻炼和培养,技术也得以积累下来。他经营企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种不断的积累,实现更大的梦想。
摩托车比赛,要求展开如何让发动机性能发挥到极限的研发工作。这就给了本田的年轻技术人员们磨练提高技术的大好机会。经历了这些历练的技术人员们,陆续进入到商业产品的开发中去。因此,本田汽车的小型高性能发动机,就成为了有别于他家同类产品的关键。特别是F1赛车的发动机,要求在极限条件下也能保持良好燃烧效率,有了F1的经验,本田积累了比其他汽车厂商更加先进的发动机燃烧技术,并且将这种积累有效地最大地加以应用,通过稀薄燃烧实现了划时代的低公害效果,促进了1972年CVCC发动机的成功开发,成为本田小轿车能够屹立于世界舞台的原动力。
体贴关怀幕后人员
本田宗一郎的口头禅之一,就是“将心比心”。这是他对研究所研发人员的要求。也就是要把自己摆到顾客心中去,认真思考顾客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商品。他很讨厌通过市场调查来决定应该开发的产品内容,“我们是技术专家,而顾客是外行。难道我们要听外行人的意见去决定产品吗?”
又或者说,他其实是想对管理层说“要与部下将心比心”吧,所以关爱之心便油然而生。他尤其看重那些做基础工作、在幕后出力的人。由此,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关爱部下的“顾后”领导力。
宗一郎还说过这样的话——“右手要像溺爱一般去体恤左手,那样才正好”。他从汽车修理工作开始,自己亲手制造零件、进行组装。动手工作的时候,日常惯用的右手是主角,表现突出,看上去好似只有右手在做事一般。但是,右手抡锤的时候,肯定是需要左手按着那个要捶打的东西的。如果左手没有按牢,就无法打造好。右手就如同站在明面干工作的人,而左手则像是在暗中出力支持的人——他这样说的意思,是想表明那些在幕后出力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他的左手有48处伤,并有两个手指头短缺了5毫米。那都是因为工作时不小心被削掉的。他就是想好好地对待伤痕累累的左手。
1960年前后,在公司食堂与员工一起用餐
爽爽快快退下来,成为流芳后世的佳话
本田宗一郎这个技术天才,使本田公司成长为一家国际性大企业,背后还少不了称得上是联合创始人的藤泽武夫的巨大贡献。本田曾两度濒临破产危机,两次都是藤泽武夫到处奔走,才使公司转危为安。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伙伴,在本田宗一郎巨大人格魅力的吸引下,两人自始至终默契配合,藤泽武夫的幕后贡献支持了公司的发展壮大。因为藤泽打心底里希望能给本田宗一郎这个天才提供充分发挥能力的场所。
不过,晚年的本田宗一郎已经无法完全吸收汽车技术进步的成果,并显现出作为技术天才的独裁性格,对公司的年轻一代来说,他已经开始成为一种障碍。藤泽察觉到这一点,提出自己要退休。本田宗一郎马上理解了藤泽的真实意图,说“要退咱俩一起退”。于是,他们在1973年一起从公司引退。作为接班人的,是本田公司招收的第一个拥有大学毕业文凭的员工河岛喜好,当时45岁。如此干脆利索的“引退”佳话流芳后世,尽早让年轻一代接班也成为了本田公司的传统。
身着工作服的本田宗一郎。1960年左右,于和光研究所
图片提供:本田技研工业公司
标题图片:1988年于本田公司青山总部展厅,本田宗一郎与迈凯伦本田车队的MP4/4赛车合影。该赛车曾在F1世界锦标赛上取得了16战15胜的佳绩,荣获赛车手和车辆制造商双冠王
作者:伊丹敬之
本文转载自日本网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