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的人工智能会话软件ChatGPT出台以后,引起了又一波人工智能(AI)热,社会上对人工智能的关注空前高涨。尤其是对以ChatGPT所代表的对话型“生成AI”的热议,已经走出AI业界,成为电视、报纸、社交软件等大众媒体的话题。
对ChatGPT的潜力欢呼的声音认为这是一场“崭新的产业革命”;对ChatGPT恐惧的声音则又一次唤起了“AI威胁论”,即AI会抢走本来属于人的工作等等。而对ChatGPT现有功能不以为然的声音,则认为ChatGPT充其量不过是“辅助专家的一种工具”,尚未能在现实生活中派上用场。
跟社会上的热议相比,日本AI业界反而是很平静的。这里看不到在别的国家(地区)出现的“类ChatGPT”产品,个人能够试用的ChatGPT服务,只有OpenAI官方提供的网站或APP。日本的各大AI厂商,基本都处于静观的状态。一家叫做Business Insider的媒体,针对日本企业对ChatGPT的态度做了一份问卷调查,反映了当前ChatGPT对日本企业的影响。
该问卷调查的对象为14家IT与数码公司,其中,有9家互联网服务公司(包括著名的乐天、雅虎日本、LINE等);有日本最大的3家通信服务公司(NTTDocomo、KDDI、Softbank); 两家制造业公司(Panasonic、日立制作所)。
对于是否在业务里应用了Chat GPT的设问,14家企业里只有数码内容制作公司note回答“是”,而note公司应用Chat GPT的场景,也仅仅局限在其举办营销活动以及发送电子邮件,或者构思新闻稿时,对该用什么标题,采用什么结构等内容。其它受访的13家企业,要么尚未应用,要么还在讨论。
日本大企业对应用ChatGPT踌躇的原因,不止局限于ChatGPT,而是对所谓“生成AI”的警惕,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因素。
1. 著作权问题:“生成AI”生成的输出有时会与他人的作品类似。生成文章的AI有时会复制已有文章,生成图像的AI有时也会复制已有作品、已有人物、角色的图像。如果轻易将这样的输出挪用到本公司的产品或服务上,不仅是“生成AI”提供方的问题,还可能被让本公司或客户以侵害第三方著作权等权利为由要求赔偿损失。
2. 信息外泄问题:“生成AI”的提供者(OpenAI等)将用户输入的信息用于人工智能的学习和强化,或者将一部分信息用于输出。如果将本公司和客户的秘密信息、个人信息输入到“生成AI”中,就会造成信息泄露给“生成AI”提供者和其他使用者的事故(AI翻译网站等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
3. 输出误差与偏颇问题:如果生成AI的学习数据中含有偏差或错误的信息,生成的内容也有可能会反映这些信息(譬如,生成的图像中只有特定的人种和性别等,会产生歧视性偏差)。另外,“ChatGPT”等对话型人工智能是通过统计处理来导出答案的,因此,不一定总是能导出正确的信息。也有“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完全是胡说八道”的情况。因此,对于“生成人工智能”的生成结果(输出),如果不进行确认和讨论就直接使用的话是非常危险的。在使用“生成AI”的输出时,需要使用者重新确认其内容是否正确,是否会引起歧视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本企业对应用ChatGPT等“生成AI”持审慎的态度,主要是基于安全、守法的原则,而不是注重创新。
AI是工具,使用工具是人类的特征,文明是通过使用新的强有力的工具而进步的。能否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就会产生差异。重要的是成为使用者或创造者。OpenAI创立成员之一的索尼(SONY)公司宣称,迟早会将“生成AI”应用到其业务中,也会开发用于生成AI的AI“基础模型”。同时,索尼也强调,在应用“生成AI”技术时,绝不能制造出践踏创作者权利的人工智能。建立公正、透明、负责任的人工智能非常重要。关键在于如何改良算法(计算方法)和学习方法,使其发挥出更高的性能。
与大公司的审慎相比,一些中小规模的初创公司对应用“生成AI”相对积极。
前述的note公司为创作者打造人气平台,日前发布了基于人工智能聊天的创作辅助工具“note人工智能助手”的第一款功能。在该功能中,AI会提出文章的切入点和标题,制作目录和新闻稿的结构。输入大致的故事,就会生成童话的雏文。这样就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创作原创童话。该功能不是采用了ChatGPT,而是采用了其基础模型GPT - 3。之所以能够提供比单纯的聊天人工智能更强大的功能,原因就在于此。
总部位于东京的“里昂战略株式会社”宣布,计划将ChatGPT应用于面向中小企业的补助金在线咨询窗口。输入过去数十万件的采纳事例,正在讨论能提供最适合申请公司情况的补助金应用服务。
Ketchup联合公司宣布推出了新闻应用程序“AI News”,可以将人工智能收集、归纳的最新新闻以类似TikTok(抖音国际版)的纵向滚动UI显示,并向人工智能提问。据说,“AI News”使用的不是ChatGPT,而是GPT-3.5。
为了在法律咨询聊天、法律相关的调查工具、合同咨询聊天等领域导入GPT-3等语言模式,“辩护士.com”株式会社宣布创设了研究部门和投资部门。不仅研究语言AI,还将继续研究智能合约等Web3相关技术。
Speakeasy Labs公司(美国旧金山)日前宣布,推出了日语版英语口语学习应用程序“speak”。该公司与ChatGPT的开发商Open AI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能够与人工智能进行与人类英语对话一样的口语学习。
此外,以下几家日本初创企业也在积极应用Chat GPT。
株式会社chipper宣布,将提供利用ChatGPT技术的Web媒体报道自动制作工具β版;株式会社imachika宣布,作为店铺自动揽客工具的可选功能,推出了利用ChatGPT的口碑自动回复服务;orion star机器人株式会社宣布,受理机器人mini可与ChatGPT联动。
OpenAI的ChatGPT引发的这一波“生成AI”热潮,令人想起互联网刚刚兴起之时的“.com热”。热潮过后真正能存活下来的企业是能够提供别的企业无法提供的价值。不管是对这波热潮持审慎态度的大企业,还是趋之若鹜的弄潮儿,重要的不仅仅是利用“生成AI”提供的界面(API),而是如何制定长远策略,针对增加本公司服务的价值进行定制化开发。
供稿 / 戴维
编辑修改 / 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