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我们查找信息,与人交往,网上购物,消遣娱乐等等,都离不开一部智能手机。
然而,便捷的智能手机也产生了的一个庞大的族群,即“低头族”。在沉醉于智能手机的各种APP,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跟云端那边进行虚拟交流的同时,我们往往忽视身边的家人,引起很多不利健康的问题。
日本电信运营商之一的KDDI早在2019年就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情况做过问卷调查。回答问卷的智能手机用户9万余人中,约74%的人回答是,玩智能手机对身体产生了某种负面的影响,譬如 “睡眠时间的减少”、“视力下降”、以及“生活习惯的混乱”等等。
成年人尚且很难抵御智能手机的诱惑,做到有节制的使用手机。青少年则更容易陷入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日本称这一现象为“手机依赖症”。日本内阁府进行的调查显示,近年来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时间越来越长。因为玩手机与游戏上瘾而 “昼夜颠倒、不去学校、学习成绩下降,进而影响日常生活的孩子不在少数”。
网络上瘾已经成为青少年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防止孩子们对网络的依赖与上瘾,许多家长采取了各种措施,譬如限制或禁止使用智能手机。但是,这种单方面的措施不仅无效,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即越禁止,则孩子对家长的抵抗越强烈,越依赖智能手机。
因玩游戏上瘾而影响日常生活的现象,已经在2019年5月正式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疾病。但是,对智能手机过度依赖的诱因,尚缺乏科学的解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KDDI从2020年7月开始,与日本的国际电信基础技术研究所(ATR)共同开展了关于智能手机依赖的研究,除了对智能手机依赖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之外,还将利用脑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来解开人们对智能手机依赖的机制。
智能手机依赖症与大脑区域的关联(图片出自KDDI官网)
该研究对智能手机的使用特点和个人特征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对安静状态的大脑进行观察,并运用人工智能分析。调查发现,智能手机的使用特点和个人特征之间存在某种特定的关系。现在正进一步对相关性强的观察群体进行包括大脑特征在内的更详细的调查。
ATR还着手研究减轻对智能手机依赖的干预方法。即用MRI对智能手机使用时的大脑状态进行记录,并做AI分析。初步探明了与智能手机依赖相关的大脑区域以及关联性。通过比较智能手机依赖倾向较高和较低的人群的大脑反应的差异,发现智能手机依赖倾向高的人群在想要接触智能手机的欲望和抑制这种欲望的理性之间的平衡性较差。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监测到这些信息,就能够建立起改善大脑活动失衡的机制,减轻对智能手机的依赖。
俗话说,以毒攻毒。既然依赖智能手机,那么在手机里安装一个监测使用者大脑活动信息的APP的话,会不会对改善依赖智能手机有效呢?
现在日本已经有禁烟治疗的APP作为数码药得到厚生劳动省的认可。KDDI的尝试正是开发防治智能手机依赖的数码药。
基于这样的思路,KDDI和KDDI综合研究所、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于今年10月12日宣布,将发布一款改善智能手机依赖的应用程序APP“守护ZO”。该APP以网络依赖门诊的初高中生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进行特定的临床研究,并向父母提出与孩子沟通时机等建议,旨在让孩子合理使用智能手机。
对于网络上瘾与智能手机依赖的改善,很难指望患者本人的自觉。一天摸几次手机,玩多长时间的游戏合适,青少年和其家长之间也有很大的分歧。通过“守护ZO”APP记录患者一天的活动,这样的数据就是客观的,有说服力。对这些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就可掌握对智能手机依赖的实际情况,改善家人之间的沟通,得到适当的诊断与治疗。
供稿 / 戴维
编辑修改 / 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