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晶格钟”一种即使运行300亿年也只会产生1秒误差的时钟。开发光晶格钟的东京大学教授香取秀俊被誉为最接近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研究人员之一,他于2021年获得了被视为诺奖风向标的“突破奖”。目前,“利用云光晶格钟构建时空信息基础设施”项目正在推进与产业界的合作,为使其能够成为未来社会的“时间基础设施”,正在设法缩小光晶格钟的尺寸并提高其精度。
在东京晴空塔做实验的情景
光晶格钟通过将原子封闭在由激光产生的大量光晶格中并向其照射其他光来测量振动。因具有极高的精度,它是决定“秒”的新定义的最有力候选,并有可能会在2030年前后取代目前的铯原子钟。
研究团队于2018年10月开始在东京晴空塔实施实验,验证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否正确。香取教授与岛津制作所共同将原来有房间大小的光晶格钟缩小至可以收纳在19立方英寸空间中的尺寸,并搬上了晴空塔上。比较分别设置在底层和观景台上的2台光晶格钟的运行情况发现,观景台上的光晶格钟每天会快4纳秒(纳秒为10亿分之1秒)。这种差异是由爱因斯坦博士一个多世纪前就提出的引力造成时空扭曲所引起的。此前只在太空实验中验证过,而“此次在现实社会中也验证了相对论的成立”(香取教授)。
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位置信息迅速推动了数字社会的发展。同样,在世界各地设置光晶格钟可以监测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以及观测太空等,能实现将时钟用于时间以外的测量用途的“时间基础设施”。
项目概要 | |
名称 | 利用云光晶格钟构建时空信息基础设施 |
内容 | 推进光晶格钟的网络构建和社会应用 |
时间 | 2018年11月~2028年3月 |
预算 | 每年约3.5亿日元 |
参与机构 | 东京大学、理化学研究所、NTT、岛津制作所等 |
研究团队计划2年后利用光纤连接设置在首都圈内的东京大学、理化学研究所和NTT的各个基地以及在东日本大地震中发生地面沉降的岩手县奥州市的光晶格钟,由此可以观测地面每年隆起2~3厘米的具体情况。研究人员将尝试“利用时钟观察”地球的动态变化。
香取教授表示:“量子论随着电子学的发展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相对论进入现实社会的时代也一定会到来”。对时间的研究需要漫长的时间。香取教授表示,将着眼未来,挑战“时间的创新”。
日文:矢野寿彦、编辑委员,《日本经济新闻》,2021/11/08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