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共同利用机关法人情报与系统研究机构国立极地研究所(简称,极地研)与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18日宣布,2024年冬季在北极观测到的海冰年最大面积已降至1379万平方千米,创下卫星观测史上的最小纪录。据称,北冰洋周边气温较常年偏高是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对今后气象和海洋环境的影响让人担忧。
作为“北极地区研究加速项目(ArCSII)”的一部分,极地研与JAXA目前正通过水循环变动观测卫星“Shizuku”等的微波辐射计进行观测,测量北极的海冰面积。海冰面积随季节变化,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扩大、4~9月缩小。
据极地研等介绍,2024年3月20日观测到了1379万平方千米的海冰面积,较此前观测到的最小值——2017年3月5日的1392万平方千米又减少了13万平方千米,创下自1979年以来卫星观测史上的最小纪录。此外,自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的月平均海冰面积也为观测史上的最小值。

北极海冰面积的年度最大值呈现长期递减趋势(供图:极地研/JAXA)
此外,将3月20日的海冰边缘与2010年代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后发现,除格陵兰岛东侧外,多数海域的海冰区都呈缩小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靠近海冰分布南界的鄂霍次克海,今年2月的海冰平均面积已确认是历史上第二小。

冬季最大面积创最小记录的今年3月20日的北极海冰区(白色部分)。黑点为北极点。白色与青色的边界为海冰边缘。橙色为2010年代同月同日的平均海冰边缘(供图:极地研/JAXA)
针对这些观测结果,极地研与JAXA认为,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间,北冰洋周边气温高于常年,海冰区持续处于难以扩展状态,是导致冬季海冰面积创纪录减少的原因之一。

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间北冰洋周边气温高于常年(供图:极地研/JAXA)
南极由巨大的冰盖构成,而北极点则位于薄且易变的海冰之上。据多项研究数据显示,北极正以超过地球平均速度3倍的速率变暖。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测,如果全球不采取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最坏情况下北冰洋的海冰可能在2050年消失。
此外,许多气象学专家指出,近年来北半球频繁发生的热浪、暴雨、干旱等“极端气象”,也受到北极变暖导致的西风带弯曲的显著影响。

温暖化急速加剧的北极地区(供图:极地研)
原文:JST Science Portal 编辑部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相关链接】
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北极的冬季海冰区面积创卫星观测史上最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