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中国的黑碳排放,发生源主要来自家庭

2022年03月09日 能源环境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地球环境部门地球表层系统研究中心的金谷有刚主任率领的研究团队,与神户大学、国立环境研究所及信息系统研究机构国立极地研究所等合作,成功确认中国排放出来的黑碳(BC、煤烟)目前主要来自家庭。

title

福江岛大气环境设施的位置(红色)。2020年2~3月气流从中国流经福江岛上空的气流路径用不同颜色显示。黑线为两条代表性路径(2月10日12时和3月18日6时UTC)。网格表示黑碳排放量的分布(中国的中东部地区较多)。(供图:海洋研究开发机构)

要从根本上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不仅仅是CO2,所有可能导致地球变暖的物质都需要减少排放。BC粒子也是其中之一,所以作为巨大排放源的中国的减排措施非常重要。研究团队着眼于在新冠病毒防控措施下特定领域受控,排放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对比了疫情蔓延之前和之后的定量观测数据,并将排放源大致分为“家域”和“工业/运输”并进行了估算。

此前的研究表明,中国排放的BC量在截至2019年的10年里减少了40%。即便如此,人均排放量仍是日本的3倍左右。此次2020年2~3月观测的BC浓度,平均值为每立方米0.471μg。与新冠病毒爆发前的2015~2019年的观测结果(每立方米0.416~0.648μg)相比并无明显变化。

在长崎县福江岛大气环境观测设施观测到的浓度会受到从中国吹来的风的影响。对利用排除了风的影响的“模型浓度”计算的数值进行比较发现,假设中国的排放量不变,则2020年观测到的浓度高于2019年,但利用模型浓度计算的BC浓度在2020年比2019年降低了18%。这被认为是2020年2~3月为防控新冠病毒而采取封控措施所致。

研究团队对“工业领域”、汽车等“运输领域”和“家庭领域”等被视为中国主要排放源的领域进行了比较,已有研究报告过同期中国的“工业领域”和“运输领域”活动水平下降了50%,结合这个结果计算出来的结果显示,在疫情蔓延之前的2019年排放的BC量中,“工业/运输领域”占整体的36%,其余64%来自“家庭领域”;2020年的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仅减少18%,正是是因为家庭的煤炭消费量未受封控影响,“家庭领域”的排放在BC排放量中占比较高的原因所致。

金谷主任表示:“BC对全球变暖速度非常快的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有何影响是重要的课题之一。因此,此次能结合排放量和过程来评估影响是很大的进步。不过,BC要在大气中飘移几千公里,期间会被云和降水冲洗掉多少也尚不十分清楚。今后将结合海洋地球科考船‘未来号’的观测数据以及阿拉斯加和俄罗斯等广大北极地区的观测结果,评估BC飘移和清除的过程,并就全球整体的BC动向搞清楚从排放到影响的一系列问题。”

原文:《科学新闻》
翻译编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