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制定的2030年量子战略目标包括量子技术的利用人数达到1000万人,相关产额达50万亿日元规模,打造量子独角兽风险投资企业等。而要达成这些目标,民间企业的参与不可或缺。在近期日本政府召开的有识者会议上,制定了一项量子未来产业打造战略,内容涉及量子技术的实用化与产业化方针以及实施计划。该战略除了强化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产综研)、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理研)、QST(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设置的据点,加强对新入企业的支持之外,还将东海国立大学机构定位为新的量子前沿产业创建基地(暂称),旨在通过化学、材料等学科与量子科学的融合,创造出新的量子产业。该战略计划于4月内正式确立,并在2024年度预算中计入相关费用。
到目前为止,谈到量子,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大多是以理学部物理学科为中心的高专业性研究领域,但实际上,其应用范围极其广泛,涉及材料、化学、健康、医疗、城市建设、制造、物流、交通、环境、能源、人工智能(AI)、信息通信、电子半导体等诸多领域。因此,不仅是谷歌和IBM公司,还有众多风险投资企业也投身其中,甚至收购整个研究室等,正在急剧推进实用化与产业化进程。
另一方面,日本国内的量子技术实用化与产业化则面临着5大课题。即运用量子的实际案例少;量子技术的门槛高;未来技术、市场不明朗导致行业高风险;风险投资企业的打造与成长环境不充分;产业人才不足等。
对此,此次的战略计划通过促进多种产业的参与、合作、共创,实现产学合作、国际合作,及产业界开放的量子技术利用环境,加强对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等,来应对这些课题。
具体来说,在量子计算机、量子安全网络、量子测量传感/量子材料等领域,将完善利用环境,提高用户支持,创造使用案例等。为此,需要强化产综研、理研、QST各个基地的职能。
首先,产综研-量子-AI融合技术商务开发全球基地将通过量子-AI混合-云端开发-有效利用,构建量子应用实际案例,提供开发、评估、试制零件、材料、设备、集成电路的环境及服务。理研量子推算开拓基地(暂称)将在整备提供量子计算机和日本超级计算机富岳等联合的最尖端的量子-经典混合计算环境的高级计算基地的同时,以此为基础开拓产业、化学的新领域。QST量子技术基础据点基地-量子生命基地(暂称)将构筑产业界使用、试验、评估量子传感等的环境,推进运用光科学技术的量子技术基础的研究开发和产业支持。
作为新基地,还将构筑东海国立大学机构的量子前沿产业创建基地(暂称)。东海国立大学机构已经组成了量子控制理论、测量、量子控制技术、新技术创造等多方面的研究团队,推进多元素利用的量子状态控制研究。另外,Q-LEAP、共创场所、与各企业的合作等也开始推进,在战略正式决定后将全面启动。
日本科学技术担当大臣高市早苗表示:“以爱知县名古屋市为中心的中京地区都市圏是多产业集聚的区域,希望通过与化学和材料等的融合,促进量子技术的实用化、产业化。”
原文:《科学新闻》
翻译编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