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邦大学讲师水野文月和东京大学教授大桥顺等人的研究团队成功解码了约2300年前弥生时代人类骨骼的DNA。研究分析称,他们携带东亚系和东北亚系两种血统DNA成分,在弥生时代通过朝鲜半岛迁徙至日本列岛,并与绳文人融合,成为现代日本人的祖先。
![title](../imgs/2025/01/20250128_3_01.jpg)
DNA被解码的约2300年前弥生时代的人类遗骸(供图:东京大学)
关于现代日本人的起源,广为接受的“双重结构模型”认为,居住于后旧石器时代日本列岛的绳文人,与弥生时代迁徙而来的渡来人相互融合,形成了现代日本人。然而,对于弥生时代渡来人来自何处,此前不太清楚。
研究团队从在日本山口县土井浜遗址出土的约2300年前的弥生时代人类骨骼中提取了DNA,并对其基因组(全部遗传信息)进行了解析。通过与绳文人和现代日本人的基因组进行详细比对,发现弥生人基因组包含绳文系、东亚系和东北亚系三种成分,与现代日本人高度相似。
此前认为,现代日本人中的东亚系成分主要来源于古坟时代以后的渡来人。然而,此次分析发现,在古坟时代之前的弥生人就已携带东亚系成分。东京大学的大桥教授指出:“弥生时代的渡来人本身便兼具东亚系和东北亚系,可以很好地解释日本人基因组来源。”
在现代人中,韩国人的基因组由东亚系和东北亚系两大成分构成,在遗传上与弥生时代的渡来人最为接近。研究团队在计算时,让现代韩国人与绳文人融合,结果可以很好地再现古坟时代及现代日本人的基因组特征。
本研究由上述研究团队与土井浜遗址和人类学博物馆(山口县下关市)等机构共同完成,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科学期刊《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上。
原文:《日本经济新闻》电子版、2025/1/10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论文信息】
期刊: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论文:Genetic Analysis of a Yayoi Individual from the Doigahama Sit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Origins of Immigrants to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DOI:10.1038/s10038-024-0129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