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实施了深海巡航探测器“浦岛8000”的试航,成功下潜至水下8000米处并获得了观测数据。这是日本国内开发的航行型自主无人探测器(AUV)所创下的最深纪录。该探测器有望应用于地震调查及海底资源勘探等领域。

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在深海巡航探测器“浦岛8000”的试航中,成功下潜至水深8000米处(供图:海洋研究开发机构)
7月21日,“浦岛8000”在伊豆小笠原海沟海域成功下潜至水深8015.8米处,机体经检查无异常。搭载“浦岛8000”的母船“横须贺”号于7月30日顺利停靠JAMSTEC横须贺本部。
此次航行中,“浦岛8000”在伊豆小笠原海沟海域水深8000米处获取了海底地形等相关数据。如果探测器能够实现水深8000米级的潜航,就能对日本98%的专属经济区(EEZ)进行勘探。试航中,探测器在“宫城冲”附近的日本海沟海域,成功实现了最长30小时的潜航。
JAMSTEC的中谷武志组长代理表示:“仅依靠引进国外技术无法提升日本的技术实力。必须推动自主开发并不断改进。”
此次潜航还获取了有助于掌握富含钴、镍等电池材料的海底矿物资源“富钴结壳”分布情况的相关数据。由于富钴结壳质地坚硬,可通过声波的反射来确定其分布位置。如果能掌握其分布情况,就能实现高效的样品采集。
探测器还有望应用于高精度海底地形图绘制、地震调查以及海底资源勘探等领域。JAMSTEC计划于11月再次进行试航,并将于2026年度启动针对地震调查、资源调查等正式研究的航海活动。
JAMSTEC的现役载人潜水调查船“深海6500”可下潜至水深6500米。其设计寿命将在2040年至2049年期间达到使用寿命,设备老化问题日益严重。“浦岛8000”不仅可以下潜至水深8000米,单次深海潜航时间可长达约30小时。
原文:《日本经济新闻》、2025/8/5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