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简称“产综研”)等公布了汇总制造新一代计算机——量子计算机所需零部件技术的报告。现有量子计算机大量采用日本制造的零部件。为进一步提升日本的影响力,报告明确了未来所需技术,以推动新企业加入产业供应链。

产综研研究基地引进的富士通量子计算机(位于茨城县筑波市)
该报告由产综研联合理化学研究所、NEC、富士通共同编制。产综研量子与AI融合技术商业开发全球研究中心(G-QuAT)的堀部雅弘副主任表示:“我们将通过分析日本的优势领域,预测未来重要的零部件及设备,以此实现量子计算机供应商群体的维系与扩大。”
报告重点分析了量子计算机实现方式之一“超导方式”所使用的零部件。超导方式目前已吸引富士通、美国谷歌、美国IBM等国内外众多企业投入研发。由于需要将元件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因此需要使用大型冷却装置。要实现量子计算机性能提升,需要配合冷却器实现大量设备和线缆的小型化与集成化等。
报告还分析了当前量子计算机零部件的生产国等情况,并预测了2030年前后面世的实用化量子计算机将采用的零部件及要素。未来产综研还将继续分析其他技术路线的量子计算机所需的零部件并编制相关报告。
原文:《日本经济新闻电子版》、2025/9/9
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参考资料】
技术报告书:面向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系统的供应链相关技术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