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6日宣布,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调节性T细胞的大阪大学免疫学前沿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坂口志文(74岁)、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玛丽·E·布伦科(Mary E. Blankow)博士以及美国Sonoma生物治疗公司的弗雷德·拉姆斯戴尔(Fred Ramsdell)博士。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方面的功能有望在癌症治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发挥作用。坂口教授成为继2018年本庶佑之后第6位获得该奖项的日本科学家。

此次因免疫学成果而获的诺奖的三位科学家。左起:玛丽·E·布伦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戴尔(Fred Ramsdell)、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Nicholas Elmhirst绘,供图:诺贝尔财团)
人类身体的免疫系统每天都在抵御着大量微生物的入侵。但是,免疫系统是如何判定攻击目标与保护对象的,此前一直是个未解之谜。坂口教授等人发现的调节性T细胞如同免疫系统的警备员,调控着免疫功能。
人体内存在着一种名为T细胞的免疫细胞,其功能是能够检测出微生物并向其他免疫细胞发出警报。198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免疫系统是通过胸腺的“中枢性免疫耐受”机制,清除将自身抗原误认为异物的有害免疫细胞的。然而1995年,坂口教授在实验中发现,在切除了胸腺的小鼠体内注入其他小鼠培养的T细胞后,并未出现自身免疫疾病,从而证实免疫系统还存在其他未知的调控机制。

坂口教授实施的实验概要(供图:诺贝尔财团)
另一方面,布伦科博士和拉姆斯戴尔博士则在2001年发现,携带特定基因谱系的小鼠中,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率较高。通过对全基因组进行详细分析后发现了一种名为Foxp3的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在人类中会引发名为IPEX综合征的遗传性疾病。
随后,坂口教授发现了Foxp3基因负责调控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并揭示了调节性T细胞在清除异物后,能够抑制免疫系统“暴走”,恢复免疫系统稳态的一系列调控机制。
卡罗琳研究所评价称,“上述研究发现了免疫系统的调控与抑制的基础机制,为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路径”。其成果不仅推动了癌症免疫疗法的发展,还有助于确立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应对方案。
T细胞分为激活免疫反应的效应型T细胞与抑制反应的调控型T细胞两种类型。免疫反应过强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及过敏症状,抑制过强则可能引发癌症。此前一直难以区分这两类细胞,而随着前述免疫平衡机制的阐明,治疗方法的探索之路得以开启。基于此项成果,2016年以调节性T细胞英文名称命名的“RegCell公司”成立,坂口教授也作为公司成员参与新药的研发。

免除调节性T细胞外,免疫系统中还存在初始T细胞和效应T细胞。当这些细胞的平衡被打破时,便会引发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反应(供图:JST新闻稿)
10月6日,在大阪大学吹田校区举办的记者会上,坂口教授表示:“此次获奖深感荣幸。多亏了各位学生和共同研究者的关照,在此向他们表示谢意。虽然新冠疫情和疫苗成为热议话题,重要的是如何增强免疫反应以及如何抑制异常反应。我的研究一直聚焦于如何实现负向调控。此次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探索如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I型糖尿病,以及如何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在记者会上,现任日本首相石破茂也打来电话祝贺:“恭喜您!这是可以在世界骄傲的卓越研究。正是您40年的不懈努力才成就了今日。”

在记者会上表达获奖喜悦的坂口教授(图片出自YouTube“大阪大学官方频道”)
诺奖奖金总额为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833.5万元人民币),由三位获奖者平分,颁奖仪式将于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相关报道】
详讯:坂口志文等3人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奖科学家】免疫学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坂口志文(上)
【诺奖科学家】免疫学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坂口志文(下)
日文:JST Science Portal 编辑部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